周中亮:十九载深耕教育 硕果累累

周中亮:十九载深耕教育 硕果累累

课间时候,周中亮经常和学生聊聊天,谈谈最近的学习和生活

从教十九载,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热爱的教育事业中,他把全部的爱奉献给了学生,他用全部的热情探索,他就是38岁的周中亮,沂南县铜井镇中心小学老师。他是一个用爱默默耕耘、坚持创新的老师。

充当“万金油”,辅导、教研、督导啥都干“保温桶老师”心系每一个学生

1999年10月,刚过完19岁生日的周中亮,怀揣着自己的梦想,来到离家20多里路的偏远山区杜山联小,包班教3年级。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冰天雪地,骑自行车的他总第一个来到学校。虽然身处偏远山区教学,但是周中亮每天都感受着山区孩子的那份纯真和美好。很多时候,他的嗓子会因为劳累而沙哑疼痛,讲课的时候都带着沙哑的声音。那段时间,每次他走进教室,讲桌上都会放着的是一杯泡好的“苦菜茶”,贫瘠的山里随处可见的苦菜,入口是苦的,回味却是清凉和甘甜。

有一次,周中亮去一个成绩比较差的孩子家里做家访,得知他母亲有重病,父亲在外打工。于是,周老师每天在家多做一份早饭装入保温桶带给他。村里的家长见周老师每天早上拿着保温桶,都亲切地称他为“保温桶老师”。在周老师感召下,孩子学习成绩稳步提升。如今,这个学生也已考入大学。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中亮从杜山联小到了灵山联小、朝阳联小,他用心工作,所教班级年年都是全镇第一,这也带动着联小其他工作。当时中心校校长臧成玉就说:“中亮就是厉害,带哪个班,哪个班第一。到哪个联小,哪个联小有提高!”2004年,他被提拔为教研员。

自2004年以来,周中亮除了讲课之外,还同时担任着少先队辅导、教研、学籍管理、职称、督导、宣传、助学、校园文化、特色建设、课程开发等十几项工作。

一心扑在工作上,放弃进城教学面对家心中有愧

2006年,周中亮结婚。2007年,他可爱的儿子出生了。由于妻子当时在兰山半程镇工作,工作又繁忙。孩子满月后,妻子就回到了工作岗位。周中亮也开始了新工作生涯。自2004年开始,周中亮的工作开始越来越多,其中仅仅是学籍管理这一项,就要让他忙上两三个月。“铜井镇中心小学处于沂南县的城乡接合部,因此每年开学两个月办理转入转出的学生特别多,所以我这段时间常常加班。”周中亮对记者说,特别是那时候儿子才一两岁,经常是加班回家儿子就已经半躺在沙发等到睡着了,手里握着的晚饭是一个馒头……

2014年,70多岁的老母亲身患脑梗,有一天突然在家摔倒,住院一个多星期。周中亮始终没有抽出一天,甚至几个小时的时间陪伴在身边。出院后,母亲有一次到县医院查体,周中亮推着轮椅上的母亲乘坐电梯,母亲说:“你老是推我到一个箱子里干什么?”周中亮听后,眼里含着热泪。只顾着没白没黑地工作,周中亮没有带母亲去检查过一次,更没有陪母亲坐过一次电梯。周中亮那夜的陪护无眠,他趴在床边写下了这样的诗:母亲/第一次住在县城/不是住在家里/母亲/第一次上高楼/不是上家里/母亲/第一次坐电梯/不是去家里/母亲/第一次陪伴/还不是一个人……

随着儿子一天天长大,嘴里最思念的人是妈妈,为了不耽误工作,周中亮都是周五下午放学后带着儿子坐客车到半程,一家人才能团聚。2015年,周中亮的工作有机会调整,可以到离妻子更近的一所学校任教。可是看看家里的老小,再看看学校里一张张天真可爱的笑脸,周中亮放弃了进城上班的机会。2016年3月,妻子辞掉了半程的工作,结束了两地分居的生活。儿子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我不再是留守儿童了,我也有妈妈了!”

而此时,周中亮更开心。因为,他终于结束了又当爹又当妈的生活,“妻子回来了,我现在就算在学校里加班到凌晨,也不用担心家里人了,真是太幸福啦!”

成立文学社、利用微信办校刊……探索创新是脚下的路

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创新。周中亮在杜山联小、灵山联小、朝阳联小、新王联小都领着学生相继成立了“山里红”文学社。如今,他又创立校刊《善行》,在全县首家利用微信公众号做校刊。期间,指导学生在杂志媒体上发表习作40多篇,指导学生在全国省市县学生征文、书法等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12次获各级别的辅导奖。

近年来,周老师分管的十几项工作均受到县教育局的表彰,主持参与省市课题10余项。先后成为县十佳教学创新奖获得者,县十佳少先队辅导员、县最美教师,县教科研专家团队成员、团代表、市基综改中心组成员、市教学能手、市教学新秀、市教学质量奖获得者、市书协会员、省研修小数市级专家、省研修优秀指导教师、中国教育报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省创新教育研究院学术秘书、教育博览特邀编辑、省青作协会员、省硬笔书协会员……2015年,他被沂南教育通讯专题介绍,中国教育学会官方网站、微信平台作为优秀会员风采展示,评为“风采之星”。

2015年,他参与沂南县《党史国史教育读本》编写工作,并担任执行主编之一;2016年1月,他作为第一副主编出版《教师专业成长的幸福路径探微》;4月,他承担《向善教育的实践与探索》的执行主编工作;2017年他负责的《“八礼四仪”礼善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成为全市少先队工作创新项目15个奖项中唯一一个农村小学获奖;2017年,他编写了《沂蒙精神红色研学旅行课程(小学版)》;2018年4月,他参与研究的成果《沂蒙精神红色研学旅行课程一体化开发与实施》获得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著作《教育信仰与情怀》亦成初稿,即将年底付梓出版。

“回首清晖来时路,古月依旧照今人。”自古就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为师准则,从教19年的周中亮用无私奉献的师德陶冶人,用高风亮节的师表鼓舞人。荣誉和证书是对周中亮工作的认可,在教育的路上,周中亮走得一直坚定而有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