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书生据理力争,夺回大清不在意的国土,却没人感激他

1860年冬,乘着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危,沙俄装扮成调停人,推推搡搡逼迫清政府签署了《中俄北京条约》,

像切西瓜一样切走了乌苏里江以东4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相当于今天黑龙江全省的面积,并且还利用条约的模糊性,给下一步蚕食打下了伏笔。

一介书生据理力争,夺回大清不在意的国土,却没人感激他

珲春原来出门就是日本海,现在却失去了出海口,吉林由沿海地区,一下子变成了看得见海的内陆省;

本来中俄在珲春图们江一带并不接壤,现在却有了共同疆界。

一介书生据理力争,夺回大清不在意的国土,却没人感激他

清朝朝廷和俄方达成了协议:双方约定第二年夏天双方勘界立碑。中方勘界代表团团长是户部侍郎-成琦

在清代,户部掌管仓场和内务府分掌皇室钱粮,是最有油水的两个机构,干部地位高、权力大、来钱快,吃喝玩乐样样在行,工作上扶个油瓶都怕累着。果然,成琦既不专业又不可靠。

成琦到达现场后,嫌边境地区路不好走,根本不实地勘察,整天躲在宿舍喝酒泡妞抽大烟。

勘界谈判时,俄国人拿出私制的地图,指哪里、说什么,成琦只管连连点头。

俄国人摸清了成琦的底细,开始坑他。签约之前,俄国勘界负责人说,这是两国大事,咱俩实地走一遍为宜。

半天下来,成琦已经累得不行,加上烟瘾发作涕泗横流,早早就回去了。

一介书生据理力争,夺回大清不在意的国土,却没人感激他

俄国人乘机拿出单方面准备的协议文本,成琦看都没看就签了字。不仅如此埋设界碑这样的两国大事,他居然随意派遣了手下,跟俄方人员一起去立碑。结果,中方一共8根界桩,俄国人帮着立了6根,每根都向中方境内拼命偏移。

最要命的是,最具战略意义的编号为“乌”字的一根,本应距日本海仅一箭之地,后来死活找不着!俄国地盘扩大了不说,中国离大海更远了……

一介书生据理力争,夺回大清不在意的国土,却没人感激他

吴大澂

与成琦恰恰相反,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其职责相当于今天的监察部副部长)吴大澂,却是一位奇异卓绝的民族英雄,其成就直到今天也令人难以置信。可惜我们如此健忘,几乎记不起他的名字。

1886年,在成琦草草了事的勘界工程25年后,吴大澂过来检查边防工作。这个瘦弱的苏州人一天也不肯歇,踏遍了边境的每一寸土地,入夜秉烛疾书,给光绪皇帝打了一份充满民族义愤和责任意识的报告:

图们江出海口看不到乌字牌影子,土字牌距海达44公里,远远大于议定距离;由于风吹雪打和俄方肆意挪动,我方木质界桩早就毁损不堪,俄国的界碑则被当地群众称作“马驮界碑”,不知向中国境内流动了多少回;从珲春河到图们江500多里,竟然一根界桩也没有,黑顶子山一带早已变成俄国兵营,中国一只兔子也进不去。

如此下去,整个东北不保,北京将成为前线!

朝廷的意思是死马当活马医,成琦之流兴奋地等着看笑话,朋友和同志则捏着一把汗。而吴大澂,早已横下了一条心,决计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一介书生据理力争,夺回大清不在意的国土,却没人感激他

吴大澂据理力争,要求重立土字碑,他说按照你们俄罗斯的道理,哪天海水倒灌到长白山,那长白山也是俄国的?由于依据的是正式条约,俄方又讲不出新鲜道理,很不情愿地让了步。

一介书生据理力争,夺回大清不在意的国土,却没人感激他

位于吉林省珲春防川中俄边界土字碑

接着,吴大澂提议中俄两国共享图们江出海权。

俄国人非常吃惊:这位中国代表与他的北京同僚不同,竟然具备了现代海权意识,于是极为敏感地断然拒绝。吴大澂不依不饶不放手,最终达成了这样的妥协:出海权虽不能共享,但中国船只可以借道出海,俄国不得阻止。

一介书生据理力争,夺回大清不在意的国土,却没人感激他

从此,中国在法理上有权顺江而下,只要一杯茶的功夫就能驶入日本海。从这里到日本的新潟港只有400多公里,比从大连出发要近600公里。

在19世纪的中国能具有如此远大的目光,吴大澂实在不同凡响!

值得一提的是,128年后,中俄两国在上海亚信会议期间,签署了共建共享扎鲁比诺海港的协议。海港离中国珲春只有18公里,建成后将是东北亚最大的港口,也是中国与欧亚之间新的海上丝绸之路。

这个协议的前提条件正是吴大澂当年给我们预留的。

一介书生据理力争,夺回大清不在意的国土,却没人感激他

今天珲春的敬信镇就是当年俄罗斯吐出的一块肉。仅从土地面积上看,吴大澂为国家争得的总共不过百十平方公里,似乎并不起眼。

一介书生据理力争,夺回大清不在意的国土,却没人感激他

然而,自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与外国的每一次谈判,无不以割地赔款告终,从谈判桌上拿回土地、争得权利这还是第一回,直到清朝灭亡都是唯一的一次。

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贪官懒官,但这艘老旧大船还能够往前走,吴大澂这样的民族脊梁是重要的支撑。

一介书生据理力争,夺回大清不在意的国土,却没人感激他

在顺利结束对俄维权谈判后,吴大澂一鼓作气,更换了成琦的所有破烂牌牌,加上补立的,总共36块厚重石碑巍然矗立。

此外,更有一尊金光闪闪的铸铜界碑,高达4米多,直径1米多,镌刻着他自撰自书的铮铮誓言:疆域有表国有维,此柱可立不可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