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垂直起降艦載機揭開神祕面紗

對於現階段的中國海軍來說,殲15最大的問題始終是產能與裝備數量。人與裝備是同等重要的因素,如果沒有足夠經驗豐富、技能精湛的人員——不僅僅是飛行員,還包括甲板作業人員、技術維護人員在內,所有支撐起艦載機作戰任務的人員,裝備本身的性能又何從發揮?而且中國的航母體系正處於最初的萌芽期,高速擴張階段很快就要到來。現在雖然只有瓦良格一艘航母,但以中國現在的造艦能力來說,一旦接下來帶有驗證性質、設計製造和試驗上都小心翼翼,儘量求妥的第一艘國產航母順利形成戰鬥力;後面很快連續製造2-4艘航母,在工程技術上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中國垂直起降艦載機揭開神秘面紗

如果中國沒有按照“寧可人等裝備、不讓裝備等人”的方針,具有前瞻性的按照未來航母戰鬥群的數量規模來安排人員培訓,那就一定會導致航母上人手不足,無法形成戰鬥力。而航母運作對於人員的身體、心理和專業技能素質都要求極高,合格的培訓過程需要大量的時間與武器裝備的實際操作體驗,沒有取巧的速成辦法。因此,只有盡最大的能力,將殲15的裝備速度和數量擴大到國內產能的極限,才能為未來的數個航母作戰群規模的人員訓練提供足夠的物質基礎,為中國海軍的戰略轉型和未來的大規模艦載機部隊構架成型提供物質基礎。然而目前來看,困擾殲15裝備數量的,仍然還是老大難的發動機問題。

中國垂直起降艦載機揭開神秘面紗

尤其是對於艦載機來說,由於降落過程無論是對發動機的操作還是飛機著艦衝擊都非常粗暴,而且海上的鹽霧腐蝕非常厲害,因此對發動機的考驗比岸基飛機要嚴苛很多。目前殲15上裝備的發動機,既有俄羅斯的AL31F發動機,也有太行發動機;但目前能夠在遼寧號上進行較高強度使用的,仍然主要是俄製發動機。由於中國和俄羅斯蘇27引進合同的執行上發生了糾紛,俄羅斯現在拒絕向中國自行仿製改進的蘇27系型號,例如殲11B等提供發動機;其對中國出口的AL31F發動機,只能用於進口蘇27、蘇30與原合同範圍內組裝蘇27的發動機更換。因此目前殲15上雖然搞到了一些AL31F發動機作為應急,但並不是可持續的可靠裝備渠道。

中國垂直起降艦載機揭開神秘面紗

如果在不久的未來,我們能見到裝備太行發動機的殲15能夠大批量在航母上進行使用,那麼就證明太行發動機的心臟病已經基本治癒;不僅國內其他使用太行的戰機,比如殲11B、殲16在承擔實際戰備任務的能力會出現一個本質性的提高;就連殲10也將批量裝備太行,了卻30多年的歷史遺憾——畢竟太行最初就是殲10的配套發動機工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