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催越磨蹭,真相讓人心疼

「我不要做你的媽媽啦,再去找一個更年輕、更漂亮、更耐心的媽媽吧。」

「媽媽說這個話的時候,我的心在流血……」

這是怎樣一對「相愛相殺」的母女對話啊。孩子的話真是一針見血,哪疼扎哪。

原來是主持人李小萌因為女兒的拖延症而生氣呢。

孩子越催越磨蹭,真相讓人心疼

講真,誰家的孩子沒犯過拖延症,哪個媽媽沒有充當過「加速器」?誰家沒上演過「日常四大催」——催起床、催吃飯、催作業、催睡覺?提起催孩子,真是一把心酸一把淚,不但傷了肝肺脾腎,更重要的是還傷感情,既傷了我們的心,也涼了孩子的心。

孩子越催越磨蹭,真相讓人心疼

起床了,快!

洗臉了,快!

吃飯了,快!

上學了,gogogo!

……

每天早晨,我就像個復讀機一樣,音量由小到大,語速由慢到快,開啟了一天的「催娃」程序。

我這邊已然「疾風驟雨」,兒子那邊依然「閒庭信步」

孩子越催越磨蹭,真相讓人心疼

一看到他那磨嘰樣,我就忍不住吼:「能不能快點,要遲到了!」可無論我怎麼喊,兒子那邊就是一副「皇帝不急太監急」的陣勢,磨磨蹭蹭地穿外套、換鞋子。我一催,他有時候還不耐煩,懟一句:「媽媽,你發脾氣的時候最不漂亮了。」哎,回望天涯路,道不盡催兒路上辛酸淚啊

孩子越催越磨蹭,真相讓人心疼

有專業人士調查:在「孩子問題排行榜」中,「孩子磨蹭」多次榮登榜首。

磨蹭,如同頑固腫瘤,讓多少家長傷透腦筋愁斷腸,卻總是找不到一把鋒利的手術刀,摘了它。更讓人鬱悶的是:你越催,他越慢;你再催,他直接「嘎嘣」熄火,制動失靈。

孩子越催越磨蹭,真相讓人心疼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越催越慢呢?指令太多,孩子接收受困擾研究發現,孩子的大腦發育還不健全,記憶力和理解力都有待提升,很難消化太長太複雜的指令。

我們常常會生氣,這邊都催了半天了,孩子還杵在那不動。

《不可思議的媽媽》節目中,有這樣一個片段讓人印象深刻。面對凌亂不堪的房間,葉一茜一遍遍地催促小亮仔:「快,自己收!」「快,把這些沒用的垃圾全扔了。」「快去把這些不要的垃圾扔了。」

孩子越催越磨蹭,真相讓人心疼

孩子越催越磨蹭,真相讓人心疼

媽媽的三連「催」,完全讓小亮仔失去了判斷力。他為難地說:「我不知道怎麼弄。」

孩子越催越磨蹭,真相讓人心疼

如果我們能換位思考,很多問題就容易多了。孩子磨蹭,可能是因為你一次性給的指令太多,他的接收系統受到了「干擾」,無法消化這些指令。故意「磨蹭」求關注

朋友說,自從她生了二胎,8歲的女兒突然間變得不聽話了,真是傷透了她的心:早晨賴床,任憑你催了一遍又一遍,不到發脾氣開吼,她就是不起來;晚上寫作業磨磨蹭蹭,一道很簡單的數學題,講解了一遍又一遍還是不會,結果,都10點了還在那吭哧吭哧地驗算。女兒的變化讓朋友很是惱火。還沒想到治女兒拖延症的好方法,女兒倒先將了她一軍:媽媽你每天陪弟弟那麼久,給我多講一會作業,就這麼煩嗎?

是不是我學習不好,你就更不愛我了?

孩子越催越磨蹭,真相讓人心疼

原來,女兒是在故意用「磨蹭」求關注!那一刻,她心如刀絞,眼淚嘩嘩地往下流。催太多,孩子耳朵會自動「關閉」前兩天,閨蜜苦惱地說,3歲半的女兒上了幼兒園後,自理能力反而消失了。原先可以自己吃飯、自己穿褲子、洗自己的小襪子,即使做不好,也會去嘗試。現在可好,飯也不自己吃了,每天磨磨蹭蹭地撒著嬌要媽媽喂。原來,閨蜜因為要送孩子上學,嫌棄起床慢,吃飯磨蹭,開始每天催催催。小傢伙在反覆的催叫模式下,好像被「催眠」了,有一天居然說:「媽媽,我的耳朵瞎了,聽不見!」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孩子越催越磨蹭,真相讓人心疼

在心理學上,這種現象叫做超限效應,指的是當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時,就會引起極不耐煩或逆反的現象。過猶不及,事緩則圓。催孩子也是一樣,提醒一遍就可以了,切莫反覆催。其實,孩子不是生來就磨蹭,也不是故意和我們作對,只要我們多些耐心,讀懂孩子行為背後的小秘密,磨蹭這「病」也並非「無藥可救」。

那麼,該怎麼做才能避免孩子越催越磨蹭?

遵循孩子的發育規律孩子的「慢」並不代表停滯不前。其實他一直在「動」,只是沒有達到我們想要的那個「速度」而已。比如我們和孩子一起走路,不一會就把他落好遠,於是催促他。不是孩子跟你較勁,而是他根本就快不了。我們邁一步,相當於孩子的兩三步,他怎麼可能跟得上我們的速度?

孩子越催越磨蹭,真相讓人心疼

事實上,絕大多數孩子都不是故意磨蹭,而是他們特定年齡段無意識的正常表現。

發展心理學認為:0-6歲的孩子,正處在各種敏感期。這一時期的孩子,有時候會不厭其煩地去做一件事,比如,盯著一隻螞蟻看半天,拿一個玩具反覆拆解幾個小時,這些其實都是敏感期的一個正常表現。

也就是說:6歲之前的孩子,是沒有能力掌控「快慢」節奏的,我們眼裡所謂的「拖延」,對於他們而言,本是一種正常表現。孩子的成長,本就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比賽,開頭真的沒有必要太著急。慢工才能出細活,請把孩子的節奏還給孩子,讓他們按照自己的節奏慢慢往前走。

孩子越催越磨蹭,真相讓人心疼

把時間「視覺化」研究發現,6歲之前的孩子是沒有「時間」概念的。

而隨著年齡增長,他們能雖然能夠分得清「過去、現在、昨天、今天」,但如果精確到幾小時、幾分鐘,他們還是做不到。兒子4歲剛上幼兒園時,也因為磨蹭而遲到,付出過「慘痛代價」——連續1個月沒有拿到幼兒園的「小紅花獎」。他變得很不開心。

孩子越催越磨蹭,真相讓人心疼

於是,我藉此機會買了個帶指針的兒童鬧鐘,嘗試著教他認識時間,告訴他:指針指到哪裡就該起床了,指針指到哪裡是該出門了,指針指到哪裡就得上床睡覺了。如果你保證在指針指到這裡就起床,指到這裡開始吃早餐,還是有希望獲得小紅花的。

這可比單純的說教管用多了。

現在,每天早上7點半,兒子都會催著我出門,想要早早到幼兒園。其實,這是個慢慢引導的過程,過程的關鍵點必須把握好,就是家長一定不能先急。你一急,全廢。

孩子越催越磨蹭,真相讓人心疼

不催促,把自由還給孩子

曾在朋友圈看到,一個朋友竟然把女兒的拖延症治好了,小女孩特別自律。於是特地前往取經。那個媽媽說,我哪有什麼竅門啊,無非是不催促。有一天我趕著開早會,吃完早飯,收拾好,女兒卻突然說要上廁所,結果一上就是10分鐘。

我沒好氣地吼道:「你磨蹭什麼呢,不知道媽媽要遲到了啊?」

女兒慢吞吞回懟:「你不知道我們小孩子就是行動比較慢嗎!」

真正讓她改變的是,有一次實在是催得煩了,就賭氣想看看一整天不催促女兒,她到底能慢多久。

結果呢,女兒起床的時間只是比平時晚了8分鐘,吃飯慢了5分鐘,睡覺晚了15分鐘而已。與其每天催催催讓彼此生氣,為何不把這不到30分鐘的自由還給女兒呢?

從此不催了,女兒也因此變得自律。

孩子越催越磨蹭,真相讓人心疼

養育孩子,就像牽著蝸牛去散步。與其牽著它費力往前走,不如換個心態,讓蝸牛牽著我們來散步。你終會發現,這世間萬物,孩子才是那道最亮麗的風景線。我的孩子,我願和你一起,慢下來,一起聆聽這大自然的鳥語花香,看山川河流,數繁星點點。

雖然你現在是一隻毛毛蟲,但我知道爬行不是你永遠的姿態。我願意等,等你慢慢破繭成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