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興義 就像回到了心靈的故鄉

“三天的行程,我感受到了興義的秀美風景和濃郁的民族風情。行走其中,就像回到了心靈的故鄉。”7月18日下午,廣東作協副主席、魯迅文學獎獲得者熊育群說,這是他十年後再次來到興義,與十年前相比,興義已完全變了一個模樣。在這片土地上,他被深深震撼。

7月16日上午,為期三天的“中國作家看興義”採風創作活動啟動,來自全國各地40餘名著名作家開始走進萬峰林、馬嶺河峽谷、萬峰湖、何應欽故居、劉氏莊園、貴州龍博物館等地,實地瞭解興義的自然資源、風土人情、歷史文化。

七月的萬峰林,青山蒼翠,大地繁茂,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7月16日上午,《中國作家》雜誌社興義創作基地揭牌儀式後,作家們走進這片恬靜的田園風光中,感受這裡的俊美風光。一路上,身邊響起的,是各位作家相機快門的聲音,是人們對風景讚不絕口的聲音。

“如此氣勢磅礴的群山,在全國都是少見的,來興義前,雖然也聽說過萬峰林,但沒想到真正見到是如此氣勢磅礴。”報告文學作家鄭萬里說,他到過很多地方,但萬峰林這樣的風景,卻是第一次見到。

熊育群則感嘆:“萬峰林是一個完美的組合,有逶迤的群山,有秀美的田園,有星羅棋佈的村莊,還有蜿蜒的河流,這些元素隨便少了一樣,萬峰林的風景都會大打折扣。”

在馬嶺河峽谷,與會作家驚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被峽谷懸崖上層層疊疊、連續不斷的鈣化景觀所吸引。“從天而降”的瀑布分散的水滴打溼了作家們的衣物,但作家們不斷前行,期待著前方的風景。

參觀完馬嶺河峽谷後,衡陽作協主席、詩人陳群洲在詩歌裡寫道:“坐一整天火車,轉幾趟飛機,在馬嶺河峽谷,驚驚惶惶走上一小段,人生不再有遺憾。”表達了自己對這片土地的喜愛之情。

《中國作家》雜誌社文學編輯部主任方文身體不太好,需要經常走路鍛練,在家裡經常在跑步機上走路。

“在馬嶺河峽谷這樣的地方行走,簡直是一種享受,這一上一下之間,身體不知不覺中就得到了鍛練,雖然會有一些疲憊,但這裡的空氣很清新溼潤,富含負氧離子,對自己的身體有很多的好處。”方文感嘆著說,要是自己家附近有這樣的一個峽谷,那就太好了。

在興義市灑金易地扶貧搬遷新市民居住區,當聽到介紹說興義市拿出最好的土地、最大的努力、最貼心的服務、最堅決的執行力、最快的速度來建設易地扶貧搬遷居住區時,與會作家紛紛感嘆,興義市能拿出最好的土地建設扶貧搬遷居住區,實是為老百姓做實事,這兒的老百姓真幸福。

報告文學作家們對這個題材非常感興趣,聽完彙報之後,報告文學作家紫金留下了當地負責人的聯繫電話,為之後的採訪做準備。

“作為一個寫扶貧的報告文學作家,曾經看過不少大大小小的安置區,但興義的這個安置區,卻給人一種很溫暖的感覺,政府不僅是把人們搬遷到這裡,還為老百姓尋找工作,把周邊的服務設施都考慮得很周全。”報告文學作家紀紅建說,對搬遷工作來說,搬遷雖然很難,但管理更難,興義市在這方面,做得很好。

“興義除了有秀美的風景,還有著非常深厚的人文底蘊。”《中國作家》雜誌社主編王山說,之前到過幾次興義,每次都讓人有一種初戀的感覺,城市無論怎麼發展,最終都離不開文化內涵,這次走進興義,看到的則是當地政府對文化的重視。

“沒到興義之前,全身腰痠背痛,到興義後,看了三天的絕美風景,呼吸了三天的清新空氣、喝了三天興義的美景,現在身上簡直說神清氣爽。”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吳治由如是說。

在7月18日下午的座談會上,與會作家紛紛建議,興義市一定要加大宣傳的力度,把這長在深山人未識的風景與濃郁的民族風情宣傳出去,吸引更多的人到這裡遊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