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請來一位看球20年的重量大咖,他想吐槽爲什麼如今足球老且無聊|懶熊三缺一完結篇

我们请来一位看球20年的重量大咖,他想吐槽为什么如今足球老且无聊|懒熊三缺一完结篇

四年一度的世界盃火辣來襲,又到了球迷狂歡的節日。躬逢其盛,懶熊體育音頻節目組也願叨陪末位,共襄樂事。經過升級改版,懶熊體育的世界盃周播清談節目《懶熊三缺一》正式上線推出。談天說地聊足球,講古論今話人生,這個盛夏,就讓懶熊三缺一陪伴你一起度過這個無與倫比的30天吧!還等什麼?很戳下方音頻按鈕,懶熊三缺一,等你開聊!

寫在開頭:本期節目,就是懶熊體育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系列音頻節目《懶熊三缺一》的最後一期了。在這裡,《懶熊三缺一》節目組的全體成員,再次對大家這一個月的陪伴表示最由衷的感謝。

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我們聊了看球的瘋狂,聊了足球和姑娘,聊了洗腦的廣告,聊了人生的告別,也聊了足球的本質,如果三缺一能給您的2018世界盃之旅留下一抹不一樣的色彩,那就是我們最大的心願。

最後也請各位聽眾朋友稍安勿躁,我們節目組的成員需要一點時間做一下調整和緩衝,懶熊早聲音的節目可能也有一些新的變化和構思。我們一定會盡快回歸,請大家耐心等候!

廣告:懶熊體育商業課的音頻以及視頻產品即將推出,歡迎大家繼續關注懶熊體育的各媒體平臺!

陪聊:

張兵(懶熊體育智庫業務合夥人,球齡20+,以下簡稱兵)

孫嶽(懶熊體育設計總監,以下簡稱嶽)

王帥(懶熊體育足球記者,以下簡稱帥)

狂熱?

那是小年輕們玩的把戲了!

兵:現在呢,基本上過去的這一個月,後半夜就看不了了,首先生理上不允許了。

而且我覺得最主要的是,自己不太想看了,我現在覺得足球很無聊。當然說這話呢容易被罵啊。但是我自己是有那麼一個突然的感覺,覺得足球沒什麼意思了。也不是不看,比如說週六的話有英超啊什麼的,我還是會開著視頻。但是呢,基本上不那麼看了。

不看足球的過渡的時間段,大概是2014-2016年吧。在這之前其實是從非常小的時候就看球的,大概是1996年開始就已經正兒八經看了,一直這麼多年,像週末的歐洲聯賽、尤其像中國國家隊的比賽,必須要看的。從2000年開始,歐洲盃、世界盃這樣的國際大賽,全部64場我基本上沒落過,基本不會落下一場說不看了。

但是2014年的時候開始,就有幾場覺得沒勁了,突然覺得沒什麼意思了。現在感覺我看一場球賽,跟看一期《創造101》、看一集美劇、看一個韓綜都是一樣的。都只是娛樂的一種形式,並不是不可替換的所謂“愛好”。

我们请来一位看球20年的重量大咖,他想吐槽为什么如今足球老且无聊|懒熊三缺一完结篇

足球和小姐姐本質上都是娛樂內容(圖片來自網絡)

嶽:我跟院長其實有同樣的感觸,我們倆看球的時間都差不多,都是1995-96年之間開始的。而且我倆都是看國安起步的。時間長了,就好像有點“看煩了”,但也不能說煩,因為其實並不煩,其實現在仍然有看球的激情,是願意看的。但是可能就是淡了,也可能像院長說的有其它的娛樂啊別的看得更多了。

而且,我孩子從出生到現在兩年多的時間,因為孩子自己看球的時間少了這種感覺是最明顯的,尤其是去現場看北京國安的比賽。因為我是北京國安的球迷,而且我年年買季票。沒有女朋友之前,那幾乎是主場必須去、全都去,有女朋友之後這次數就會減少。這幾年呢,尤其是有孩子了,一年可能就變成個兩三場了。孩子、家人的優先級一定是要放在最前面的,足球就只能往後排了。

我们请来一位看球20年的重量大咖,他想吐槽为什么如今足球老且无聊|懒熊三缺一完结篇

多少球迷因為家庭不得已“疏遠”了足球(圖片來自網絡)

兵:其實從個人來講,我吧,就挺不能理解,一個人在人生的某一個階段,把足球這個東西當作一個特別的部分,當成生活的主要內容來關心和投入的。即使我過去非常喜歡看球,但我也沒覺得需要那種特別特別狂熱的感覺。

有一部分人的狂熱我可以理解,因為他們的那個狂熱是反映出來的,有一個明顯的表象。比如就拿孫嶽來說,其實你去看國安的球,就是自然而然地買張票去看了,看了就回來了,既不會發朋友圈,也不會天天討論國安的陣型怎麼樣、某個球星怎麼樣,這是自然而然的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只不過在別人看來,這個人每個禮拜都買票去看國安的球啊,那真是挺狂熱的。

但是有的人就天天在朋友圈裡曬、天天講,“我出發了”、“我要去工體了!”、“我到場地了”。就比如像王帥這樣的,啊我是C羅球迷、我就對C羅各種狂熱啊,我挺難理解這個狀態的。

我们请来一位看球20年的重量大咖,他想吐槽为什么如今足球老且无聊|懒熊三缺一完结篇

狂熱?那是年輕人的事了(圖片來自網絡)

當然我自己對這個事情有一個分析,就是很多人現在其實把體育或者足球這個事,當做自己個人身份的一個標籤,我覺得他們天天在朋友圈裡議論足球啊,好像自己特別懂球。他這個心態呢,就比如說,今天我要點評一下姜文的《邪不壓正》,這個電影姜文拍得好不好,故事性好不好,點在哪裡梗在哪裡,我看出了什麼隱喻了。我覺得這兩種人雖然好像是評論的不同領域,但其實本質上,我是覺得他們沒有多麼喜歡足球或者電影本身,他們更多是拿這個當作自己的標籤,我懂。可你說他們懂嗎?

我覺得也沒多懂。

這麼多年了,

你們除了煽情沒有新玩意兒了嗎?

兵:另外你會發現,我國的體育媒體,描述體育,尤其是足球,就是情懷梗。在我印象中比較清晰的過去三四屆世界盃,尤其是自媒體發達以後,從06年世界盃開始就是:啊,歲月啊!我當年年輕的時候、19歲那年的操場、17歲那年的雨季,什麼風裡雨裡我操場等你。你發現每年這些體育媒體的表現形式都是這一套,一聊足球就聊過去跟情懷跟歲月,十幾年沒變!起碼我在這個環境裡,就覺得越來越沒意思,媒體呈現足球的形式就是那點套路。

後來我也分析這個現象,為什麼呢?你要說是有人做得太好了,那就不得不說到《天下足球》和《足球之夜》了。他們太直接地影響了體育媒體,尤其是足球媒體表述足球這項運動的語言體系。

你想一下,天下足球出來之後,回顧退役球星,大羅啊什麼因扎吉啊卡卡啊,再往前小羅啊什麼的,等其他人退役的時候,媒體就一窩蜂全都整一些抒情的像散文一樣的東西。當然了,他們寫的文案聽著好像是挺感人,可問題是每次一寫大家都覺得好,結果這種寫法和表述一下子從那時候延續到現在,以至於感染了中國全部的體育媒體。

我们请来一位看球20年的重量大咖,他想吐槽为什么如今足球老且无聊|懒熊三缺一完结篇

《天下足球》的語言體系影響了幾代中國球迷乃至中國足球媒體(圖片來自網絡)

你看到現在這麼多年了,形成的那幾套大的節目,基本上都是煽情、回憶。其實你想想,有那麼多好的玩法,技術分析的,甚至於偏娛樂一點的結合,都會讓年輕人感興趣的。但最終呈現出來不同風格的很少。所以我現在一看騰訊體育,文章裡面一排感懷。

嶽:院長這方面我對他有一些瞭解,他喜歡打破舊的格局、推陳出新,但是中國足球媒體的標杆也只有《天下足球》和《足球之夜》。

兵:確實是,所以說他們描述足球的方式一直持續了這麼久,十幾年沒變,我看也看累了。

帥:但是院長您不覺得為什麼說只能往前做呢,因為只有前面過往的東西可以寫出來,往後你再怎麼去預測也不一定是準的,你只能去從既有的事實裡找故事。

兵:

舉個例子,往前的東西,老外在體育裡喜歡特別用一個詞叫legacy,就是“遺產”。他們特別喜歡圍繞這個legacy做非常多的延伸。

最好的一個範例就是NBA。從NBA在中國普及到現在,也就不到30年吧,你會看到NBA呈現比賽和籃球運動的方式已經迭代了很多次。尤其是關於這個legacy的,他們會用各種方式,有數據、有名人堂、有球衣退役,所謂傳承。也就是說,如果你把NBA當成一個娛樂產品的話,你會覺得特別有意思。懶熊體育其實總的來說也是一家NBA基因特別重的公司,你會看到我們自己圍繞NBA做的產品,它要比足球豐富太多了。

我们请来一位看球20年的重量大咖,他想吐槽为什么如今足球老且无聊|懒熊三缺一完结篇

NBA對於體育文化的挖掘值得學習(圖片來自網絡)

我覺得NBA之所以是NBA,就是因為開發“遺產”legacy的能力特別強。今天你想討論NBA的時候,討論著討論著,你就會跟過去的球星做對比,然後跟過去的戰績做對比,然後想到什麼上古神獸啊,包括球員模板——最佳和最差,這全是遺產,全是跟過去要來的東西,但是拿過來之後他玩得就不一樣,而不是“我又想起02年,我當時上初中,跟兄弟在寢室裡看球”,拉倒。變個時間四年之後又是這套。

我們老了?

錯,是足球老了!

兵:而且我覺得也不只是中國吧,可能足球領域相對來講都是如此。其實你如果做對立的話,你會發現一個NBA可以對立整個足球世界——當然這是我個人觀點——就在於這種產品和衍生物的開發,無論是有形還是無形的。其實像歐洲最發達的英超,它在這一方面做的可能已經是頂級的了,像曼聯、利物浦、阿森納,可能有些部分能跟NBA媲美了,但是其實他們做的也並不是十全十美的,他們自己雖然也有那種阿森納TV、切爾西TV、曼聯TV,但這種TV的影響力是極度有限的,足球和NBA的內容輸出相差非常大。

我覺得這是整個足球領域的通病,我感覺這個項目太容易賺錢了,因為看得人多,所以不需要去花什麼心思,反正有一堆人看。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中國在本屆世界盃的收視群體報告——當然這可能是一個必然趨勢吧——主要收視群體還是80後。90後呢,其實只是拿足球當一個談資,世界盃僅僅佔據了他們的注意力的一部分。前段時間網上有張瘋傳的照片,電視上放著世界盃,電腦上放著《創造101》,平板還是手機上放著LPL的比賽。對於年輕人來講,世界盃或者說足球早就不是唯一一個消費項目了。

我们请来一位看球20年的重量大咖,他想吐槽为什么如今足球老且无聊|懒熊三缺一完结篇

電競等更符合年輕人潮流的娛樂內容已經在爭搶年輕一代消費者方面對足球構成了巨大的威脅(圖片來自網絡)

其實在國外,這種觀賽群體的老齡化已經非常明顯的了,我也問過英超的人,當然他不見得承認,但我覺得這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趨勢。就是因為現在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整個娛樂消費的產品供給是非常豐富的,不一定非要看足球嘛。

帥:院長說的我特別同意,之前顏強在足球週刊上寫過一篇專欄,叫做“你現在是看球還是看比賽?”大意就是,流媒體時代大家的注意力都在無限碎片化的過程當中,很難有人再用90分鐘去全神貫注地看一場比賽,年輕人就是看集錦、看明星的發揮、看那幾個進球,看到了就夠了,剩下那些過程他們是不care的。他們要把這些時間花到他們覺得更有效率的東西上,比如說,去看小姐姐、去看電競。我們也可以發現大家對集錦的消費越來越高,但是反而對整場足球比賽的關注是越來越少的,他們覺得90分鐘的時間成本太高了。

現在甚至國際足聯內部也有一些討論:我們是不是要把比賽壓縮?想辦法讓比賽的節奏更快?他們希望用這樣的方式去吸引年輕人。

兵:起碼你從NBA來看,懶熊體育也報道過,NBA在媒體端推出了新的付費包,你可以來購買最後是三分鐘或者五分鐘的比賽,只看最後嘛。這是一個不可阻擋的。

但是你想一下,咱們這個國家從有電視、開始直播球賽,從那時候到現在,呈現方式有改變嗎?無非就是屏幕信號更清楚了、從模擬的到數字的、從360的到現在變成4K了,然後這個攝像技術更清楚了,球員的慢動作啊臉部表情啊都表現出來了,但是整體的表現形式並沒有太大改變。所以不得不說,你能從各種跡象來察覺,足球這個運動正在老化。當然了,足球的魅力就是變化多端,它老化的速度是非常非常慢的,但變化慢不代表沒有。

我前段時間真跟一個電競領域的人聊過。你看電競這些選手,他們經常會直播,他們跟粉絲——對應過來是足球迷——的關係特別近。我就說為什麼我看不到太多足球運動員去做呢,哪怕頻次低一點,比如說我有一天訓練的時候,這個訓練屬於放鬆類型的,不演練什麼戰術,不是需要我集中精力的那種訓練,我是不是能跟球迷一邊直播一邊互動,在場邊架兩臺手機直播一下嘛。我不知道為什麼沒有這種東西。

我们请来一位看球20年的重量大咖,他想吐槽为什么如今足球老且无聊|懒熊三缺一完结篇

電競選手通過直播收穫了大量人氣(圖片來自網絡)

當然,我跟那個電競口的聊的時候,他也提出了傳統體育一些比較固化的地方,有些結構性、框架性的東西本質是不一樣的。但是我總覺得,為什麼不呢?

現在無論籃球、足球,乃至整個體育運動的趨勢都是非常個人化的。比如說有很多球迷就是隻喜歡C羅而對皇馬無感,對吧?舉個例子,如果C羅說我願意每兩個禮拜做一次直播,訓練的時候做,你肯定也會看嘛,是吧?為什麼這不能成為一個好產品?

其實無論什麼領域,很多時候需要參考行業外的東西。也不僅僅是中國,國外也應該想想如何豐富足球運動的體現形式。正是因為這個運動它的魅力足夠大、也足夠複雜,對應的應該有足夠的延展性、足夠的承載能力讓它去承載更多的形式,這是未來我希望看到的。

音頻製作:高士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