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曾國藩的一生:人生中絕大多數的事,都沒到要拼智商的程度

其實,調查研究的數據展示出,在我們的生活中,大部分人在智商上是沒有很大區別的。所以說,一件事的的成功與否,並不能從一個人的智商上來體現。我們從小就聽過傷仲永,這樣的天才即便沒有後天的培養也是會泯然成眾人。因此,我們一生中的很多事情都不需要讓我們去跟別人拼智商才能獲取成功。

淺談曾國藩的一生:人生中絕大多數的事,都沒到要拼智商的程度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除了仲永的例子還有很多例子。就拿曾國藩來舉例,他是我們都很熟悉的人,他的一生也可以用成功二字來概括。曾國藩小的時候,比起他同齡的小朋友可以說是屬於中等偏下的,因為左宗棠,李鴻章等人都比他更早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所以曾國藩妥妥就是用來陪襯“別人家孩子”的。

淺談曾國藩的一生:人生中絕大多數的事,都沒到要拼智商的程度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資質偏下的孩子,卻取得了這些所有孩子中最高的成就,這全部都要歸功於他的勤奮與努力。即使到了三十一歲的他都不忘了給自己定一個條律,每天每刻都有要完成的事情,而且這些條律他堅持了有半生之久,完全超出了我們以為的堅持一年甚至5年。而書法他更是堅持的一生,就憑藉這樣的韌性于堅持,你要說他不會成功,這根本就不可能讓人信服。

淺談曾國藩的一生:人生中絕大多數的事,都沒到要拼智商的程度

一個來自美國的被人稱作留學生之父的容閎,在清末的時候,也是做了幾件大事情而被人記進了歷史,即便這樣,他後來還會跟曾國藩抱怨。曾國藩聽了之後,跟他說了這樣一段話,遇到自己覺得困難的事,不要想著逃,要逼著自己去挑戰他,這樣方能成功。正是因為這樣一段話,每每容閎在處理公務上想放棄的時候,就拿出來逼自己一下,這樣就能把事情做得很好。

淺談曾國藩的一生:人生中絕大多數的事,都沒到要拼智商的程度

曾國藩就用著這樣的人生行事準則,本就是文人的他,硬生生的把自己逼成了政治軍事家。可見人的潛力不是考智商來決定的,而是被逼出來的。那時洽逢他母親去世,他要回家辦葬禮,然而卻遇上了太平軍攻打,在給母親處理完後事之後,沒有辦法的他只能逼著自己,就這樣他學會了軍事作戰。

淺談曾國藩的一生:人生中絕大多數的事,都沒到要拼智商的程度

曾國藩的一生取得的成就,可以看出不是他的智商決定的,沒有他的勤奮和逼迫,哪裡能造就當時的他。若果不這樣,沒準曾國藩在歷史上就會是一個普通的老百姓,隨著年齡的增大,最終化成一抔黃土,不被人所知道。

淺談曾國藩的一生:人生中絕大多數的事,都沒到要拼智商的程度

​所以,我們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突破智商的限制。要相信,這世界的事,還沒有難道要靠智商間的差距去取得勝利。先天因素不足,我們就後天培養,逼著自己成功。只有逼著自己,我們才能為所謂一切的往前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