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閱讀」一本《論語》抵得了十萬大軍!

鮑鵬山:一本《論語》抵得了十萬大軍!文明,才是一個民族真正的強大。

總有人問:我們為什麼要讀《論語》?

兩千年以前的東西了。這麼問的,實際他已經預設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讀《論語》有用嗎?考試有用嗎?找工作有用嗎?對比一個信仰基督教的人,他為什麼不會問為什麼要讀《聖經》這樣的問題?

首先,他讀《聖經》不會想到有用的問題。其次,他即使想到《聖經》的功能, 也會明白《聖經》在幫助他建立一個信仰體系,給他一個人生依據。

但是在中國,為什麼要讀《論語》,仍然會被作為一個問題,不斷被提出來,把不是問題的問題變成了問題。既然一定要回答,那我就來試著回答。

《論語》作為基礎教育教材的價值,在於有三個體系。

「经典阅读」一本《论语》抵得了十万大军!

第一,《論語》是知識體系。

《論語》包含豐富的、密集的、精練的、非常純粹的文化知識,文化含量非常高。舉例說,一本《論語》五百則,一萬六千字,有一百多個成語,成語是最原始的出處,最原始的本意,不是成語字典裡的教條。

《論語》裡幾百則終生可以引用的格言,包含了大量的人生智慧。這種知識體系,跟今天的教材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讀《論語》一年的孩子,與其他孩子差距有多大,不用考試證明。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往山上走,走得有點吃力,才有提升。每一步走得很輕鬆,一定是在往山下走。教育也是一樣的道理,往上走還是往下走,結果不一樣,一個在山上,一個在山下。

現在的孩子,甚至讀到博士、博士後了,工作了,還是心智不成熟。心智成熟需要做到三個方面:一,正確認識自己;二,正確認識他人和環境;三,正確處理自己和他人和環境之間的關係。

真正的成熟很正派很規矩,同時溫良恭儉讓。

「经典阅读」一本《论语》抵得了十万大军!

第二,《論語》是價值體系。

《論語》可以告訴我們:什麼樣的社會是理想的社會?什麼樣的政治是理想的政治?什麼樣的人是理想的人?概括起來,一句話:什麼樣的人生是理想的人生。第二個體系,教會孩子做價值的判斷,比第一個知識體系更重要。

《論語》,是一部關於理想的書,是一部幫助我們建立信仰的書。前面談到,信是對不確定的東西信,基本的價值觀不需要驗證,需要認同。那麼,什麼叫仰?是相信一個比你高的東西,相信一個引你向上提升的東西。它不叫信服,它叫信仰,要往上看。所以,信,就是相信一個不確定的東西;但是這個不確定的東西,必須是讓你想向上走的。不是什麼不確定的東西都能信。讓人墮落的東西不能信。信一個不確定的但引領你往上走的,才叫信仰。

人類是高貴的,但一定要記住一點:人類的高貴,並不是體現在所有的個體身上,人性的偉大和光榮也不是體現在所有的個體的人性上;人性的偉大和光榮,

人類的高貴,往往體現在某一些非常特殊的偉人身上,他們代表著人性的光輝,人類的高貴,而我們絕大多數的人,要仰望這樣的光輝,這就叫仰,信仰!

「经典阅读」一本《论语》抵得了十万大军!

論語》,就是給我們提供一個信仰。人活在現實世界裡,但是現實的世界只是“實然的”世界,人追求的是“應然的”世界。

人類世界和動物世界不一樣,動物總是被動地適應環境,而人類會改變環境,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人類嚮往的更美好的世界,便是應然的世界。

人類失去了對應然世界的嚮往,人類將會怎樣?我們不僅生活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還生活在想象世界中。構成我們活下去的理由,不是此刻的世界,而是想象的世界,一個比今天的世界更美好的世界。

人生各有缺憾,但活下去,不就是為了能有一個更好的人生嗎?教育,不就是讓人建立一個更好的自己嗎?一個孩子降臨到你家,就是要讓他的人生變得更美好。教育就是讓人生變得更美好。沒有對這個應然世界的想象,搞什麼教育呢?

讀《聖經》,在於獲得人生依據,懂得為什麼要這樣做人。正如《論語》也在告訴我們要做什麼樣的人,也是給我們一生的依據。《論語》關乎理想、關乎價值判斷,不理解這一點,永遠不會明白文化是什麼。

「经典阅读」一本《论语》抵得了十万大军!

《論語》能給我們什麼樣的人生依據呢?《論語》記載,有人問孔子,以德報怨,可以嗎?孔子先反問那人:何以報德?然後,孔子給出瞭如何對待“怨”的答案: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孔子的話很簡單,但是裡面包含了他對種種價值之間的不斷評估以及最終的價值判斷。先看“以德報怨”,可以嗎?具體到某一個人,就是我傷害你了, 你不計較,你“以德報怨”,作為個體的人,這樣選擇沒有問題。但是,孔子不是在回答一個人的問題,他要回答所有人在所有時間裡能不能這樣做的問題。孔子考慮的,是一個國家甚至整個人類的道德體系標準能不能夠“以德報怨”。

放在這個角度來看,馬上有問題了。如果一個國家的道德體系的標準是“以德報怨”或者提倡、鼓勵“以德報怨”,那會導致什麼結果呢?

所以,孔子要反問:何以報德?一個人做了壞事,還要對他好,那一個人做了好事,怎麼對待他呢?一個人做了好事,對他當然要“以德報德”,那麼,對一個人做了壞事也“以德報怨”,最後合併同類項便是,不管做好事還是做壞事,都有好報。

如此,既不能制止人做壞事,也不能鼓勵人做好事。對壞人好,意味著對好人的不公平。所以,看上去“以德報怨”是道德很高,是絕對的好標準,但到最後,不但沒有促進社會道德的進步,反而會促退社會道德。

「经典阅读」一本《论语》抵得了十万大军!

人是理性的動物,理性跟道德是兩碼事。所謂理性,是從個人利益最大化來自我考慮問題。道德不是要去改變人的理性,而是去引導人的理性,讓做好事的人感覺有好報,讓做壞事的人感覺有壓力,引導其理性選擇做好事而不做壞事。這不是在改變人性,而是在順應人性。所以從建立道德體系的角度說,不能“以德報怨”。

那能不能“以怨報怨”呢?不能。“冤冤相報何時了”?最嚴重的是,“以怨報怨”會導致好人墮落得跟壞人一樣。當一個社會提倡“以怨報怨”,實際上就在放任全社會的墮落,甚至鼓勵全社會的墮落。所以,在如何對待“怨”的問題上,不能“以怨報怨”,也不能提倡“以德報怨”,所以,孔子講“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對做好事的,以德報德,給予鼓勵,讓更多人做好事;對做壞事的,既然不“以怨報怨”,也不“以德報怨”,而是“以直報怨”。直是什麼?是公正。對做壞事的人,該受什麼懲罰,就給予什麼懲罰,不特別寬恕他,也不刻意報復他,報之以公正的審判。

看,這麼簡短一段對話裡,就包含著孔子對三種價值判斷的考量。一部《論語》五百多則,幾乎全是這樣的價值選擇題。讀《論語》,獲得的不僅僅是知識系統,更重要的是價值系統,學會做價值判斷,提升價值判斷能力,成熟心智,明辨是非,懂得善惡美醜,一生進退有依據。

今天講素質教育,搞素質教育,為什麼那麼多年搞得不理想?因為把增長知識誤解為提高素質了,把技能教育誤解為素質教育了。會彈鋼琴,會寫書法, 會跳舞表演,是素質高嗎?不是。把孩子累死了,素質也提不高。

因為素質不是技能,不是知識性的考分,不是卷子上的標準答案。素質,是價值判斷力。孟子講是非之心,智也。是非,是一個人智慧的本質。懂得判斷是非,能夠做價值的選擇,才是素質。

「经典阅读」一本《论语》抵得了十万大军!

素質,就是孟子講的“四心”:惻隱之心、羞恥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一個人,有同情心;一個人,知道羞恥,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一個人,知道辭讓,人間總有爭奪,有爭奪總要有辭讓,這才叫文明;一個人,能懂是非,能判斷是非,這四心,合起來就是四個字:仁義禮智,這才是素質。

這四個字,我們的教育都在強調,都在提倡,但是效果一般。為什麼?因為沒有落實在基礎教育的教材上,不會幫助被教育者形成知識體系、價值體系,不會建立人生的信仰與精神依據。文化落到實處,就是文化經典;文化經典落到實處,就是進入基礎教育教材。

第三,《論語》是文化體系。

有人問過我一個問題:既然讀《聖經》也可以成為好人,為什麼一定要讀《論語》?我當時有點生氣。我說,讀《論語》讀《聖經》都可以讓人成為一個好人,區別在於,學《論語》認同的是中國文化。

一個民族的教育,一定要讓這個民族的孩子有民族文化的認同感,然後才有民族的凝聚力。教育不是還有一個基本功能,就是培養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培養民族的凝聚力嗎?為什麼今天孩子那麼喜歡過洋人的節日?我們的教育有沒有讓孩子們從小就從文化經典裡獲得文化認同感?

雲南建水有一個孔廟。我在那裡講過一句話:在這樣的邊疆地區,一座孔廟抵得十萬大軍。那裡離越南很近,離北京很遠,為什麼那裡歷史上認同北京不認同越南?因為文化的認同感。

中國為什麼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個沒有中斷過歷史的民族?因為有文化認同感。歷史是否中斷,看文化的認同有沒有中斷。國家幅員如此遼闊,人口如此眾多,地理環境、物產資源差距極大,為什麼能夠保持長久的統一?這就是文化凝聚的力量。

中國幾千年維護國家統一的最偉大、最恆久的力量,不是秦朝的軍隊,而是那些在鄉村拿著一本線裝《論語》,帶領學生們朗讀“子曰學而時習之”的私塾老秀才。

當雲南的孩子打開《論語》讀“子曰學而時習之”的時候,北京、四川、青海的孩子同樣在讀,最後,他們心中都有一個共同的老師,孔子;他們的人生,都有一個共同的依據。《論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經典,是元典。元者何?始者也,經典中的“源代碼”。

中國人有中國人生活的美。從基礎教育開始,教包括《論語》在內的傳統文化經典,然後再把中國傳統的琴棋書畫教給孩子,那麼無論在精神層面上還是在形而下的生活層次上,就會形成屬於中國人真正的精神和氣質。

文明,才是一個民族真正的強大。

本文源自《鮑鵬山講論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