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多地遭禁,大批药企要出局

限制输液、限制抗生素、限制辅助用药,最终一定会极大影响现有医药市场的产品结构。赛柏蓝在首届“2018青海医药工商业发展论坛”上了解到。

就限制输液来说,涉及不少抗生素、大输液产品。随之,一批药企业绩承压。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医药市场产品结构的调整,一批大输液企业将面临转型或出局。

▍14省份大三甲停止门诊输液

限制甚至停止输液在我国已经是常态化动作。

2016年8月25日,原卫生计生委官网发布了《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其中提到,要实现到2020年零售药店凭处方销售抗菌药物的比例基本达到全覆盖,省(区、市)凭兽医处方销售抗菌药物的比例达到50%的目标。

几乎与此同时,为改变我国“吊瓶大国”现状,我国多地开始取消门诊输液。

2016年,河南省人民医院、湖北黄石市中心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云南个旧市人民医院、福田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恩泽医院等宣布取消成人普通门诊输液。

此外,浙江湖州所有三级医院、叫停门诊抗菌输液;乌海市全面取消三级医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福建三明全面停止患者门诊静脉输液(儿科除外)。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至少有广东、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等14个省份明确限制门诊输液。

▍11省份限制基层输液

进入2018年,5月10日,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发布《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8〕9号,要求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限制输液进一步向基层蔓延。

7月4日,广西卫计委发布“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办公室关于征求《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关于规范医疗机构门诊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据统计,一旦意见稿最终确认落地,总计超21000家医疗机构要被禁止输液。

截至目前,至少有11个省市已经出台相应政策,对于基层输液进行限制。

▍大输液企业输液营收占比下降

有评论指出,门诊输液被严管,对抗菌药产品生产企业而言无疑影响巨大,有行业观察人士认为,包括不少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都大受打击,一些中小型企业或生存难以为继,不得不考虑转型或被收购兼并等出路。

据了解,不少输液产品“大户”都在加快转型步伐。科伦药业试图实现向药物创新型企业进行战略转型;济民制药也在大输液以外跨界涉足人寿保险行业;华润双鹤借外延式扩张,构建心脑血管全品类的产品群,进行新的战略产品布局;华仁药业则表示正在积极调整产品销售结构,并考虑未来形成公司医药+投资两大战略板块。

一些企业转型效果初显。比如,公开资料显示,以大输液起家的华润双鹤经过三年转型,该公司非输液营收占总营收的比重已经从2014年的39.03%提升至2017年的62.97%。

必须看到,政策应对能力较强的大企业尚且要谋取转型,一批中小输液企业处境恐怕更不容乐观。

  • 声明:此公众号属纯公益性。我们注重分享, 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 来源:转载自赛柏蓝 / 凯西,请注明来源

获取每日最新医药资讯文章,关注公众号:药房人(yaofangre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