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普陀寺的碑刻與摩崖

■十 汀

南普陀寺位於福建省廈門市五老峰下,毗鄰廈門大學,坐北朝南,面向大海,規模宏大,氣勢莊嚴,是全國佛教重點寺院、福建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為廈門八大風景區之一。

南普陀寺的碑刻與摩崖

南普陀寺正門

南普陀寺大雄寶殿的石柱上有一副清舉人晉江曾遒撰書的對聯:“經始溯唐朝與開元而並古,普光被廈島對太武以增輝”,可知該寺始建於唐朝,至今有1000餘年了。南普陀寺在唐時稱泗洲寺,宋治平年間改名為普照寺,明朝初年,寺院荒蕪。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靖海侯施琅收復臺灣後駐廈門,就普照寺舊址復建殿宇,因其供奉觀世音菩薩,與浙江普陀山觀音道場類似,改稱為“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的碑刻與摩崖

4.2米×4米的大“佛”字

南普陀寺大門牌坊橫額“鷺島名山”由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1907-2000)先生題寫,兩邊門柱懸的是廈門大學教授虞愚(1909-1989)先生書寫的楹聯:廣廈島連滄海闊,大心量比五峰高。南普陀寺沿中軸線建有天王殿、大雄寶殿、樂途殿、大悲殿、藏經閣等;兩旁有鐘鼓樓、禪堂、客堂、庫房,另有閩南佛學院、佛教養正院,寺前有放生池,寺後近年新建“太虛大師紀念塔”。

南普陀寺的碑刻與摩崖

趙樸初題“閩南佛學院”

南普陀寺作為千年古剎,吸引不少高僧大德、文人雅士前來參拜。南普陀寺的殿堂、樓院、門廊等石柱上,均鐫有文書俱佳的楹聯,還有碑刻銘文及舍利塔銘20餘處,摩崖石刻60餘處,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其中既有佛家妙語,也有歷史記事,或託景物以抒懷,或寓禪機以寄悟。

南普陀寺的碑刻與摩崖

黃仲訓題“五老峰”

南普陀寺裡的碑刻大都保存完好,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林宗載立的碑記《田祖入寺記》嵌在大雄寶殿東側廊壁上。高1.8米,寬1.78米,楷書。乾隆御製平臺紀功四碑”包括《御製剿滅臺灣逆賊生擒林爽文紀事語》《御製平定臺灣告成熱河文廟碑文》《御製平定臺灣二十功臣像贊序》和《御製福康安奏報生擒莊大田紀事語》等滿、漢文字對照的碑記共8座。各碑均高3米,寬1.28米,碑額勒刻篆書“御製”二字。

南普陀寺的碑刻與摩崖

歡迎美國艦隊訪問廈門紀事刻石

南普陀寺背靠五老峰,“五老峰”三字由近代富商黃仲訓於1920年題寫。黃仲訓1916年春在鼓浪嶼日光巖建造瞰青別墅(今鄭成功紀念館裙樓)和“遠而亭”並定居,現廈門有多處他的題刻。南普陀寺院後山有一處刻在一面大石頭上的“佛”字,高4.2米,寬4米,是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由寺院弟子振慧和尚所書,筆畫凹進石壁,豐滿圓潤,施以紅漆,莊嚴肅穆,是來南普陀寺必看的景點。值得一提的是《歡迎美國艦隊訪問廈門紀事刻石》,刻石記述了宣統二年(1910年)美國艦隊訪問廈門的歷史事實,這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外事活動。從藏經閣到五老峰的路邊,有1934年吳邁楷書題刻的一首七絕:“心如此石復如鐵,備受千磨與百折。為誰辛苦為誰忙?欲把強權一掃滅。”表達了作者當時氣血高邁的愛國情懷。

南普陀寺的碑刻與摩崖

吳邁詩刻石

在南普陀寺,還有一處題刻——“洗心”,讓心如淨土,這正是到此給人留下的最深刻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