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百姓富生态美”和谐曲

“海雀村,作坊河,罩子遮齐门槛脚。要想扯尺遮羞布,肩膀当作地皮磨。”

30年前的赫章县恒底区四方乡(现河镇乡)海雀村森林覆盖率不到5%,耕地只有193.33公顷,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33元,恶劣生态和极度贫困导致海雀“苦甲天下”。时任海雀村党支部书记的文朝荣带领群众连年造林护林,海雀30多个风沙四起的“和尚坡”变成了万亩林海。

种下青山,收获金山。2016年,海雀村成功摘掉了贫困“帽子”。如今的海雀村林茂粮丰,靓丽的“贵州民居”掩映在绿树丛中,荒山秃岭变成了“绿色银行”,成为毕节试验区狠抓生态建设、引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一个生动典范。

“森林覆盖率仅为14.94%,三分之二以上面积的国土水土流失,四分之一以上面积的国土石漠化严重。”上世纪八十年代,生态环境的恶化加重了毕节经济的贫困。

破解贫困难题,路在何方?1988年6月,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建立,自此开启了治山治水、治穷治愚探索实践的新征程。

奏响“百姓富生态美”和谐曲

毕节市七星关区拱拢坪国家森林公园(黎万钊 摄)

难题:破解深度贫困“怪圈”

“开荒开到山尖尖,种地种到天边边。”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方县羊场镇穿岩村土地瘠薄,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为了生活,老百姓大量毁林毁草开荒,土地垦殖率超过90%。农业生态失调,每逢汛期,当地水土流失严重,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群众陷入生存困境。

在面积为26853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每平方公里所承载人口超过200人;贫困人口高达345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仅有182元;土地垦殖指数高达46.2%,水土流失面积达16725平方公里。这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就是1987年毕节地区的真实写照。

毕节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生态脆弱。加上历史和自然的原因,地处贵州省西北隅的毕节,曾被联合国有关机构专家认定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

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上山开荒”和“多子多福”被视作解决生计问题的最佳出路,当地农民把斧头、锄头、镰刀等生产工具挥向荒凉的大山和瘠薄的土地。持续垦荒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导致毕节生态恶化,陷入了“越穷越生、越生越垦、越垦越荒、越荒越穷”的深度贫困恶性循环怪圈。

但是,毕节仍然有光彩的一面。毕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境内蕴藏着煤、磷、硫等30多种矿产,享有“西南煤海”之美誉,“家底”相当殷实。守着金山挨饿,毕节人急需破解这道难题。

破题:念活生态产业“真经”

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建立带来了曙光,毕节开始了破解喀斯特地区的世界性生存发展难题,走出了绝处求生的突围之路。

生态建设是治穷脱贫的突破口。毕节试验区建立以来,毕节定准生态建设“指南针”,把开发扶贫寓于生态建设之中,让林业生态产业点面开花,以生态建设促进开发扶贫和经济发展。

治山治水,治穷治愚。毕节各族人民放下斧头、扛起锄头,从砍树人变为栽树护林人、从粮农变为林农,30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坚持绿化不动摇,变荒山为绿山,展开了波澜壮阔的生态接力赛,破除生态恶化魔咒,戮力同心走出生存困境。

黔西县林泉镇山海村积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发展林业生态产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我们引导群众选择水西红宝石软籽石榴作为造林树种,利用退耕地实施林下套种香洋菊,保障群众近期经济收益,实现减耕不减收。”山海村党支部书记曾祥荣介绍说,山海村已种植水西红宝石软籽石榴超过90公顷,在石榴林下套种药用植物香洋菊,在石榴进入丰产期前套种的香洋菊每公顷产值超过5.25万元,石榴进入丰产期后每公顷产值可达22.5万元。

毕节充分利用山地资源等诸多优势,念活生态产业真经。破解生态难题,毕节采取“五子登科”建设立体生态,“五种模式”推进毕节绿化,“五轮驱动”发展林下经济,“五开治石”防控石漠化,“五度法则”防控森林火灾,“五改五推”深化林场改革,毕节走上绿色发展之路,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丰收。

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我们充分念好‘山字经’、打好‘特色牌’,将林业生态产业作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助推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产业来抓,着力发展以特色经果林、森林旅游、林下经济为‘三大支撑’的林业生态产业。”毕节市林业局负责人如是说。

截至2017年底,毕节市已发展核桃、樱桃、刺梨、皂角等特色经果林26.23万公顷;累计接待游客944.2万人次,森林旅游收入达65.9亿元;发展林下经济面积10万公顷,实现产值34亿元;全市林业产值达246亿元。

30年来,毕节试验区大力实施“中国3356”、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10多项生态建设工程,下硬功夫治山治水,生态产业全面开花,森林覆盖率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毕节被列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念活生态产业真经,毕节促使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共融共生。

解题:“绿色银行”施惠于民

盛夏时节,蓝天白云下的毕节金海湖新区梨树镇车坝村,一幢幢青瓦白墙的民居被青山绿水环绕。谁曾想,20年前,这里被称作“背篼村”。车坝村走绿色发展之路,开发旅游资源,在荒山薄土种下蜂糖李、杨梅、板栗等经果林,发展“农家乐”,打造村美民富的新农村。

梨树镇努力做好“生态文章”,跳好“生态富民”舞步。近年来,该镇在保河、车坝、上小河、小屯4个村种上梨树、板栗树、核桃树,形成可以赏花、品果、游园的乡村旅游景点。

“都是享生态的福。”在保河生活了几十年的孙善伦老人激动地说,“好生态产好梨,畅销的保河梨让荷包鼓起来了,我们翻身走上了富裕路。”

绿了荒山富了民。这是毕节试验区发展林业生态经济、为群众打造“绿色银行”的一个生动样本。

30年来,毕节试验区紧紧围绕“生态立市”的发展战略,把发展林业生态产业作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着力建设“生态保护、绿色发展”高地,让生态成为富民“资本”。

数据显示,1988年至2017年,毕节市森林面积从40.12万公顷增加到141.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从14.94%增长到52.8%、森林蓄积量从872万立方米增加到4798万立方米,筑牢了生态屏障。

让美丽生态成为富民“香饽饽”,毕节强劲地奏响生态美百姓富的和谐乐曲:到2020年,力争森林覆盖率达60%、林业产值达400亿元。

编审:陈方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