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歐盟爲什麼簽署自貿協定?難道是日本和歐盟想聯合起來對抗美國的貿易保護政策嗎?

杜達特洛夫斯基


日歐用自貿協定的簽署,來對抗美的關稅貿易戰,雖然不全如此,但也有相當大因素在裡邊,至少在時間節點上是個關鍵要素。

本來雙方這項談判已經歷時有四年多,此前,這兩個工業技術強大的經濟體的談判過程也是十分艱難的,雙方斤斤計較,各不相讓,這本來也是這類談判的慣例,商人逐利,很正常。但這次這麼大的,函蓋眾多項目的自貿協定趕在這個時間節點完成,很難讓認相信與美國的關稅貿易政策無關。


事實上歐盟在這項協定的談判簽署進程中會起到主動的推進作用,大多數人會感覺應該是如此,因為在這場對抗美國貿易戰開始以來,一直都是歐盟態度最堅決,反應也最強烈,相比歐盟,日本的反應卻是低調的太多了,人們似乎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即使是在G7峰會美國與其他國家對抗那激烈的情況下,日本的反應就是個事不關己的旁觀者。假設這次與日本簽署協定的對方不是歐盟,人們有可能不會認為這與對抗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有關係。

然而,安倍政府在幾次不被美國關稅政策豁免的前提下,個人認為,他已經對美國網開一面的妄想死了心,不得不收拾心情認真應對了。但無論如何日歐自貿協定的簽署,都意味著是對美國關稅政策的制衡力量,產生了很大的增強作用,這一對佔世界1/3GDP的經濟體的相互市場吸收能力,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來自因美國關稅政策打擊,而不得不退出美國市場的各自出口商品的銷售壓力。雖然還不足以完全抵消,至少會為雙方出口企業減少相當大一部分損失。如果其能做到與俄羅斯、印度、兩桶油市場的相互協作,這種市場的消費能力的加入,對於抵消多方出口商品的銷售壓力至少可以做到平衡,讓美國發動對世界的這場貿易戰給世界帶來的損失降到微乎其微的程度。


隨著未來11月4日美國宣稱對伊朗石油貿易第三方制裁行動的啟動,其對世界貿易戰開始進入白熱化狀態後,歐日自貿市場必然被迫與這三個根本無懼美國貿易戰的大市場相互協作,共同對抗美國這場對全球的經濟挑戰。否則,僅憑歐日雙方的那個市場容量,顯然無力全部吸收消化掉被迫退出美國市場的出口商品,國內企業及整體國家經濟受損是不可避免的。

這也是任何一個政府都難以接受的重大戰略失誤,類似於二戰中的反法西斯同盟共同抵禦法西斯軸心的侵略戰爭那樣,與之相比,只有軍事與經濟的差別,和角色的互換而已,相信日本不會象當年那樣站在法西斯立場,也相信法國不會象當年那樣草包。世界會通力協作,徹底擊敗美國違反國際法,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向全世界發動的這場貿易戰爭。


鐵嶺鋒


日本和歐洲簽署自貿協定,其實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從時間點上來看,似乎是對美國保護主義的一個回應,但日歐自貿協定的談判,實際上已經持續很多年了。選在這個時機簽署,也可以說是偶然中的必然。這一次,安倍本來要親自去歐洲簽署,但由於水災無法前往。歐盟領導人轉而親自前往日本,與日本簽署該協議,足見雙方對這一事件的重視。

出口一直是日本經濟發展的重要環節,但數次經濟危機,尤其是2008年危機對日本的教訓是,日本的出口市場比較單一,蘊藏的風險很大,因此日本有必要拓展新的出口市場。積極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EPA戰略,就成了日本經濟外交的主要著力點之一,而歐洲則非常重要。


而對歐洲來說也是如此,英國的退出為歐盟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而美國對歐洲的貿易制裁和施壓也沒有鬆動的跡象。在這種情況下,日歐走在一起,也成為一個自然的選擇。日本最擔心的農業開放問題,歐洲這次也做了讓步,允許日本對部分農業部門繼續實行補貼和保護。可以說,日本和歐洲的領導人,都抓住了這個機遇,做成了一直想做卻沒做成的事。

對歐洲來說,他增添了下一步與美國談判的籌碼。對安倍來說,他在今年連任首相,繼續做到2022年,似乎也成了一個大概率的事件。這個貿易協定有望大幅提高日本的GDP增長率。對日歐兩國是雙贏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