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弗逊、双叉臂、多连杆,到底谁最厉害?

悬架从大类上分为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 麦弗逊、双叉臂和多连杆悬架都是属于独立悬架,话不多说,先给大家按从性能从高到低成本从高到低排个序,双叉臂>多连杆>麦弗逊。按照这个顺序给大家说说。

麦弗逊、双叉臂、多连杆,到底谁最厉害?

从根源上说,哪种对车轮的定位最好哪种就最厉害。因为汽车在运动过程中,车轮因为转弯、弹跳、等等原因都会发生位移,而越是能保证车轮与地面的接地持续稳定,理论上说悬架也就越好。

麦弗逊、双叉臂、多连杆,到底谁最厉害?

按这个理论来说,双叉臂是最好的,上下两个平行的V字形摆臂来固定车轮,也就意味着当车轮发生上下的位移时,车轮的接地面不会发生变化。但缺点就是非常非常的浪费空间,在日常的轿车上市很难布置的,或者需要车厂下很大决心,去牺牲空间来布置它。所以一般都是运动型车,或者车型本身很大的轿车在用。举一个非常鲜明的例子,E90一代的M3,因为使用了V8的自然吸气,他的发动机舱非常的挤,所以只好放弃了双叉臂的设计,改为麦弗逊式。

麦弗逊、双叉臂、多连杆,到底谁最厉害?

而麦弗逊,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前悬架形式,是这三种悬架里结构最简单、成本最低也是相对最弱鸡的一种,普遍应用于一些中小型家用车。就由三部分组成:弹簧、减震器、三角横臂。你可以简单的把它理解为一个双叉臂的简化版本,他没有上面那个横臂,所以当车轮发生跳动的时候,轮胎接地的角度就发生了变化,无法始终垂直于地面,这势必导致稳定性、附着力的降低。

麦弗逊、双叉臂、多连杆,到底谁最厉害?

麦弗逊悬挂结构简单所以它轻量、响应速度快。并且在一个下摇臂和支柱的几何结构下能自动调整车轮外倾角,让他能在过弯时自适应路面,让轮胎的接地面积最大化。不过他对左右方向的冲击缺乏阻挡力,抗刹车点头作用较差,悬挂刚度较弱,稳定性差,转弯侧倾明显。

麦弗逊、双叉臂、多连杆,到底谁最厉害?

至于多连杆,其实是一个很笼统的说法。理论上讲,三根、四根、五根你都可以叫他多连杆, 简单的来说,就是通过很多组连杆来传递力和各种震动。通过各种受力杆的精确的布置,可以实现很多很精确的参数(主销后倾,外倾角之类的感兴趣自行百度吼吼)来达到最好的减震效果。

怎么判断他的好坏呢?还是我说的那个原则,谁定位车轮定的好,谁就nb。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绝对不是说多连杆就一定好,甚至一些结构很简单的三两杆相比扭力梁都没有绝对优势。

麦弗逊、双叉臂、多连杆,到底谁最厉害?

中国消费者对技术有热情,喜欢了解技术,并且作为消费决策的依据,但往往这种了解是浅尝辄止。绝大部分人没有能力,也没有耐心去弄懂到底独立、非独立悬挂都是什么,都怎么样。也没有机会真的去体会他们的差异(事实上却是也是非常难以去体会),这就导致厂家在做宣传,甚至产品设计的时候,不是根据实际性能、成本的需求去选择技术,而是顺应消费者的喜好。所以厂家很喜欢在悬架形式里写多连杆,这样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就觉得他更高级。。。。

你可以像一个极端的例子,911和伊兰特都是多连杆后悬,能一样吗…………

麦弗逊、双叉臂、多连杆,到底谁最厉害?

最后在强调一下,悬挂只是决定底盘表现的一方面。理论上说,确实双叉臂比麦弗逊好,但这只是理论。影响底盘表现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连杆的材料,链接件的设计,悬挂几何本身的水平等等等等。做一个类比,理论上说,自由泳游的最快,蛙泳游的最慢。但是,你不能因此就说小明游自由泳,一定比小红游蛙泳快,主要还得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