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歷史故事 小白、楚莊王、晉文公、秦穆公、越王勾踐……

再讀春秋五霸歷史故事:齊桓公(小白
)、楚莊王、晉文公、秦穆公、越王勾踐……

春秋五霸裡,誰最厲害?(見文末網友評論)

春秋五霸歷史故事 小白、楚莊王、晉文公、秦穆公、越王勾踐……

春秋諸侯圖

東周前期又稱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全國性大分裂形成的時期。史家一般以“三家分晉”作為春秋時代的結束和戰國時代的開始。公元前770年平王東遷,建立了東周王朝。但此時周已衰弱到了極點,統治範圍方圓不足六百里,各諸侯國紛紛割據稱雄,不再朝見周王,其統率諸侯的權利也是名存實亡。此間,全國共分為一百四十多個大小諸侯國,而其中比較重要的有齊國、晉國、宋國、陳國、鄭國、衛國、魯國、曹國、楚國、秦國、吳國、越國、燕國等。

諸多諸侯國之間互相征伐,戰爭頻繁。小諸侯國紛紛被吞併,強大的諸侯國在局部地區逐步實現了統一。

歷史上關於春秋五霸的多個版本

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史記索隱》

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鄭莊公—《辭通》

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越王勾踐—《四子講德論》

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吳王闔閭—《白虎通·號篇》

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吳王夫差—《漢書注·諸侯王表》

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荀子·王霸》

齊桓公、晉文公、晉襄公、晉景公、晉悼公—《鮚崎亭集外編》

春秋五霸歷史故事 小白、楚莊王、晉文公、秦穆公、越王勾踐……

春秋稱霸勢力範圍圖

關於春秋五霸,各類史家、學者的看法也不盡相同,但可以肯定的是,齊桓公、晉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的兩位標準霸主。

春秋時期以孔子著《春秋》而聞名,而孔子著《春秋》的目的之一,是為了破除“禮樂崩壞”局面,讓“亂臣賊子俱”,所以,“春秋五霸”的定位就應該是為了呼應孔子對道德傳承的一種重視。所以,這“五霸”,說白了就是在這個春秋時期,在“德”方面做得最好的五位王、公,在他們身上體現出了不同“道德”閃光點。

按史蹟出現的次數多少,本篇暫定春秋五霸為齊桓公、楚莊王、晉文公、秦穆公、越王勾踐,下面我們來讀讀春秋五霸的精彩故事吧。

齊桓公

春秋五霸歷史故事 小白、楚莊王、晉文公、秦穆公、越王勾踐……

齊桓公最早實現稱霸!

齊桓公(-前643年10月7日),姜姓,呂氏,名小白,春秋時齊國第十五位國君(公元前685-前643年),春秋五霸之首、先秦五霸之一。

齊桓公是春秋戰國時期有名的國君,他最先實現了稱霸,引領了春秋時期的時勢變化,對於當時社會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他的崛起稱霸也是中國歷史上經典的一幕,受到了後來無數能臣的讚歎。齊桓公的奮鬥讓齊國從混亂的內鬥之中崛起,成為了當時最強大的國家,他自己也被稱為春秋五霸之首。

早在齊桓公還沒有上位的時候,他的父親齊襄公在位的時候,齊國內政混亂,齊桓公的師傅感覺到當時齊國可能會發生大亂,就帶著他先逃到了一個小國裡。後來齊襄公被殺,齊國陷入到混亂之中,齊桓公受到了別人的邀請回國,他的哥哥同時也回到了國內,當時他哥哥公子糾讓管仲帶人堵截齊桓公,管仲一箭射去,齊桓公假裝出事身亡,於是公子糾就放心了,慢慢回去。

在公子糾慢慢悠悠回國的時候,齊桓公裝死騙過別人,匆匆忙忙的回國,在齊國內部的支持下,成為了國君,並且討伐公子糾所在的魯國,讓魯國人畏懼殺死了公子糾,之後不計前嫌的任用管仲,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讓齊國的國力提到了巨大的提升。他積極增強中央集權,削弱貴族的實力,並且重視農業的發展,鼓勵生育,減少稅收,使得齊國的人口數大大增加,同時頒佈法律縮小貧富差距,保證私田農的生產利益,吸引了很多的別國人民來到齊國定居,增加了齊國的國力。

同時齊國大肆徵兵,規定每家每戶都得有人服役,所以齊國的軍事力量大大增強,使得齊國崛起成為了當世霸主。

話說,齊桓公有三個特別寵信的近臣:易牙、開方、豎刀。

後來齊桓公也病了,諸位王子,還有大臣為了繼位的事情大打出手。

易牙、開方、豎刀帶著王子,天天在皇宮裡打群架,而對病重的齊桓公完全不聞不問。

最後,齊桓公被活活餓死。死後,長達六十七天無人收屍,以至於屍體長滿了蛆蟲,都從窗戶、門口爬出來了。

齊桓公不僅自己落得如此下場,齊國也在易牙等三人的折騰下大亂,就連太子也不得不逃到他國去避難。

一代雄傑,春秋第一霸,落得如此下場。

齊桓公有不少的成語典故流傳後世,其中比較有名的有老馬識途、管鮑之交、一鼓作氣、風牛馬不相及等。

《老馬識途》故事:公元前663年,齊桓公應燕國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國的山戎,相國管仲和大夫隰朋隨同前往。齊軍是春天出征的,到凱旋而歸時已是冬天,草木變了樣。大軍在崇山峻嶺的一個山谷裡轉來轉去,最後迷了路,再也找不到歸路;雖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該從哪裡走出山谷。時間一長,軍隊的給養髮生困難。情況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軍就會困死在這裡。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個設想:既然狗離家很遠也能尋回家去,那麼軍中的馬尤其是老馬,也會有認識路途的本領。於是他對齊桓公說:“大王,我認為老馬有認路的本領,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領路,帶引大軍出山谷。”齊桓公同意試試看。管仲立即挑出幾匹老馬,解開韁繩,讓它們在大軍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這些老馬都毫不猶豫地朝一個方向行進。大軍就緊跟著它們東走西走、最後終於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齊國的大路。

晉文公

春秋五霸歷史故事 小白、楚莊王、晉文公、秦穆公、越王勾踐……

晉文公

整個春秋時期基本都是姬姓晉國在替周天子行使王道,晉國在整個春秋歷史上維持了百年之久的霸業(公元前632年—公元前597年,公元前589年—公元前506年),這段時間晉國基本享有領導諸侯之權。在晉文公稱霸之後還經歷晉襄公接霸、晉景公失霸、最後晉悼公復霸中原。

晉文公是春秋時期一位偉大的霸主,他忍受著流亡的艱辛,在國外過了19年忍辱負重的日子,沒有人知道他是怎麼堅持下來的。他的流亡各國卻屢被驅逐,遭受了多少冷眼與嘲笑,沒人知道他是怎麼強裝鎮定面對一起的,晉文公能夠成就霸業不是沒有道理的。他有耐心有毅力,他能夠吃得苦中苦,最後才成為萬人之上,傲視群雄。

晉文公最大的功績是抵抗了楚國對中原的進攻,在城濮之戰打敗了楚國,那時候楚國可是第一強國,晉文公有再造華夏之功,所以成為霸主是眾望所歸。而且晉國由此強盛了近200年,而且後來三家分晉後,趙魏韓三國仍然很強大,都是由晉文公開了個好頭。

退避三舍: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楚成王收留並款待他,他許諾如晉楚發生戰爭晉軍將退避三舍(一舍為三十里)。後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政。晉國支持宋國與楚國發生矛盾,兩軍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誘敵深入而大勝。

楚莊王

春秋五霸歷史故事 小白、楚莊王、晉文公、秦穆公、越王勾踐……

楚莊王

能將楚國從內亂中解救出來,平定了局勢,穩固了政權,最後一步步坐上了中原的霸主,不用多說,楚莊王必定得是一個十分有勇有謀的人,不然的話楚國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成長的這麼迅速,而且還能夠稱霸中原。而且從另一個方面來講,楚莊王死了之後,短短几十年的時間裡,楚國的國力就迅速後退,被晉國給超越了,這也足夠能看出楚莊王的能力。

楚莊王的政治生涯充滿了智慧,在他執政的前三年,他沒有任何的政績,沒有頒佈過法令也沒有處理過政事,以至於楚國的大臣們都開始擔心起楚國的未來。但是後人就都知道了,這個是楚莊公的大智慧所在,他之所以這麼做,一方面是為了讓周邊各國對他放鬆警惕,因為他剛上位政權不穩定,這樣做可以先穩住自己的政權。另外因為楚莊公的不作為,所以國內的許多問題也都顯現了出來,這樣也更有利於他今後的治理。這就說明楚莊王是個有大智慧,懂得厚積薄發,而且還是非常能夠隱忍的人。

一鳴驚人:

相傳楚莊王臨政三年終日作樂,不理朝政。一臣下對莊王說:“聽說國中有一隻大鳥,三年不飛,三年不鳴,是怎麼回事?”莊王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然後整頓朝政,富國強兵,短短數年形成大治局面。

後人稱之曰:“楚有大鳥,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熄燈摘纓:

楚莊王戰勝鄰國後大宴群臣,席間叫妃子們代他向大臣們敬酒,其中有一將軍酒後失態,趁楚王年輕貌美的寵妃敬酒之機撫摸其手臂,恰巧一陣大風吹熄了所有的燈,黑暗中寵妃機智地摘下了那人頭盔上的紅纓以為憑證。後來寵妃哭著請求大王處理非禮者,並交上紅纓為據。可是楚王經與相國商量,決定不予追究,並命妃子後宮歇息,還命頭盔上有紅纓者一律摘下,隨後掌燈繼續歌舞酒宴。不久下人來報,寵妃自縊身亡,楚王聽後面色依舊。酒宴畢,行了非禮之事的將軍自知錯誤,向楚王認罪,楚王依舊沒有發怒,而是好言安慰,勉勵他繼續為國立功。

7年後,楚莊王伐鄭。一名戰將主動率領部下先行開路。這員戰將所到之處拼力死戰,大敗敵軍,直殺到鄭國國都之前。

戰後楚莊王論功行賞,才知其名叫唐狡。他表示不要賞賜,坦承7年前宴會上無禮之人就是自己,今日此舉全為報7年前不究之恩。

問鼎中原:

春秋時楚莊王北伐,並向周天子的使者詢問九鼎的重量,大有奪取周朝天下之勢。

公元前606年,楚莊王熊旅借伐陸渾之戎(今河南嵩縣東北)之機,把楚國大軍開至東周的首府洛陽南郊,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即位不久的周定王忐忑不安,派善於應對的王孫滿去慰勞。莊王見了王孫滿,劈頭就問道:“周天子的鼎有多大?有多重?”言外之意,要與周天子比權量力。王孫滿委婉地說:“一個國家的興亡在德義的有無,不在乎鼎的大小輕重。”莊王見王孫滿拿話擋他,就直接說道:“你不要自持有九鼎,楚國折下戟鉤的鋒刃,足以鑄成九鼎。”面對雄視北方的莊王,善辯的王孫滿先繞開莊王的話鋒,大談九鼎製作的年代和傳承的經過,最後才說:“周室雖然衰微,但是天命未改.寶鼎的輕重,還不能過問啊。”

莊王不再強求,揮師伐鄭,以問鄭背叛楚國投靠晉國之罪。

秦穆公

春秋五霸歷史故事 小白、楚莊王、晉文公、秦穆公、越王勾踐……

秦穆公

秦穆公的一生經歷了幾度大起大落,舉國上下經過漫長的努力終於完成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也就是稱霸一方。

秦穆公稱霸的過程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收復西戎小國,第二個則是幾經努力終於消滅了晉國,這兩件事的合一完成才達到了最終的稱霸一方。我們首先來談談穆公如何收復西戎的。

其實當時穆公本身並不是一心去攻打西戎的,他自始自終都只有一個目的,消滅晉國,只是奈何雙方實力懸殊巨大,秦國當時歷史之低,連當時的周國都瞧不起,所以穆公有心但無力,至此之後,秦國將槍口掉轉了方向,轉攻西方,收復了20來個小國,史稱西戎。

那麼穆公為何堅持一定要消滅晉國呢?是因為他的野心,穆公並不滿足於西戎的收復,還是更加想將晉國收為自己的領土,經歷了三度失敗,折損了不少兵馬,初心未改,穆公將所有的過錯都歸咎於自己,不讓孟明視有任何的負疚感,孟明視深深的感到了愧對君主,於是下定決心潛心研究如何戰勝晉國,在齊心努力之下,秦國終於攻克了晉國,消滅並佔據了它,史稱秦穆公稱霸的時代終於來臨!

越王勾踐

春秋五霸歷史故事 小白、楚莊王、晉文公、秦穆公、越王勾踐……

春秋最後一位霸主越王勾踐!

越王勾踐,我國春秋時期最後一位霸主。

越王勾踐,姒姓,夏禹後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期越國國君。越王勾踐剛即位時,在槜李(今浙江嘉興南)大敗吳國,使得吳王闔閭重傷而死。兩年後,又被吳王夫差擊敗於夫椒(無錫太湖馬山),帶領5千殘兵退守越國都城會稽(今浙江紹興),被迫向吳求和,一度為夫差服役三年。被釋放回國後,勾踐重用范蠡、文種等能臣,養精蓄銳,厲兵秣馬,使越國國力迅速增強。終於在勾踐24年(前473年),一舉吞併吳國,進而遷都琅琊,窺視中原,會晉、齊、魯等諸侯于徐州,並致貢周室,成為春秋最後一個霸主。

臥薪嚐膽:形容一個人忍辱負重,發憤圖強,最終苦盡甘來。

另,蒲松齡有勵志對聯一副留世: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歸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網友評論:大家覺得春秋五霸哪個更厲害?

“五霸之首當然是齊桓公了,任用管仲、鮑牙,運用法制,強齊四百年,任何一個版本的春秋五霸齊桓公都排在首位,非他莫屬。”

“齊桓公最先稱霸,為五霸之首,但不見得是最厲害的吧!”

“楚莊王當排第一,其他四霸不及!”

“呃,我沒讀過書;我認為最厲害的是楚莊王。不信你看嘛,別人都是公,他是王。”

“論霸業範圍和霸業程度,是楚莊王最高。”

“楚莊王的霸業最終落定而幾近無敵,另齊桓晉文且有楚成王強勢制衡。”

“一鳴驚人,絕纓之宴,問鼎中原,止戈為武,一諾千乘。楚莊王近似完美。”

“晉文公重耳更令人尊重,畢竟年輕時候顛沛流離,最終老而彌堅稱霸中原,他的人生經歷相比楚莊王更顯得豐富多彩。”

……

小編看了下,數千年過去,楚莊王的鐵粉依然不少,不禁感概楚莊王有跨越時空的魅力。

朋友,你覺得呢?

本篇僅收錄了齊桓公、楚莊王、晉文公、秦穆公、越王勾踐的稱霸故事,歡迎您補充有關宋襄公、鄭莊公、吳王闔閭、吳王夫差、晉襄公、晉景公、晉悼公的故事,感謝您的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