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陽:「溝域經濟」給力鄉村振興

汝陽:“溝域經濟”給力鄉村振興

養殖肉羊

汝陽:“溝域經濟”給力鄉村振興

日光溫室

“溝域經濟”是集生態治理、高效農業、觀光旅遊及新農村建設於一體的山區經濟新模式,是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我市對“溝域經濟”的謀劃和發展高度重視,汝陽縣的“溝域經濟”正在興起,讓我們去看一看。

汝陽:“溝域經濟”給力鄉村振興

洛陽龍鬚坡農牧有限公司

生態優先 打造綠色山溝


春季,走在汝陽縣大虎嶺北側的景觀大道上,抬眼便是翠色慾滴的春山輪廓,路邊各色野花競相開放,微風拂面,平添幾分愜意。一路前行,農業觀光園、戶外運動基地、森林公園等依地形而建,成為旅遊觀光的好去處。

然而,在六七年前,這裡還只是一片荒地和薄田。由於土層薄,導致漏水漏肥、抗旱能力弱,加上交通不便,附近不少農民過的是靠天吃飯的日子。

時代在發展,農民增收致富的願望也越來越強烈。“靠山吃山”拼資源顯然行不通,“養山富山”發展“溝域經濟”才是好出路。從2011年起,汝陽縣通過大力發展生態林與經濟林等措施,將亂石裸露的山坡改造為綠樹成蔭的公園。隨後,大虎嶺戶外運動基地、雅文虎山溫泉等相繼建成,吸引了大批遊客。

汝陽縣並沒有就此止步,而是推進“溝域經濟”向縱深發展。以生態保護與建設為基礎,2017年啟動“大虎嶺農業長廊”和2018年發展炎黃文化谷溝域經濟帶建設,並取得了明顯成效。

汝陽縣副縣長陳勝展表示,發展“溝域經濟”必須守好生態紅線,以綠帶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不負青山才能得到金山。”他說,汝陽已經將生態優先原則貫穿溝域發展的全過程、各環節。

在蔡店鄉山上村,順著青石鋪就的石板路入村,石房、石屋、石院、石牆掩映在綠樹中,隨處可見,給人以古樸、幽靜的感覺。以該村為藍本建設的“石頭部落”度假村即將開業迎客。

度假村經理範傑介紹,在整個村莊改建之前,工作人員先對村子周圍的荒地荒坡進行了綠化,種植了3000棵銀杏樹。目前已改造的25套石頭屋,僅進行了室內的裝修和固定,屋子的外觀仍然維持原貌,儘量與周邊環境保持和諧。此外,該度假村還專門配備有垃圾車,每天都將生活垃圾外運,以保護村莊和周邊環境。

汝陽:“溝域經濟”給力鄉村振興

觀光園內種蔬菜

融合發展 培育農業新業態

發展溝域經濟,並不是簡單地將與農業有關的工業和服務業搬到農村,而是要實現產業、區域、佈局融合發展。在“大虎嶺農業長廊”,一產、二產、三產融合發展的道路越走越寬闊。

“以前種玉米、小麥,刨去種子、化肥等成本,一畝地一年掙不了1000元,如果再扣掉人工成本,就基本啥也不剩了。”日前,在陶營鎮洛陽中農富源農業觀光園內,員工梁月茹正在打理溫室內無土栽培的蔬菜,她以前是陶營鎮的農民,現在觀光園內工作,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

洛陽中農富源農業觀光園建有日光溫室和露天採摘區,溫室內種植時令瓜果、蔬菜、花卉,室外種植桃、杏、葡萄等果樹,遊客四季都可在此體驗採摘的樂趣。在今年春節該園舉辦的“農業嘉年華”中,20多萬人次走進日光溫室參觀。

園區內還建有精品生產區,結合水果和有機蔬菜種植,進行高品質的農產品加工、保鮮冷藏、物流配送等,開闢農業增效的新天地。

汝陽縣農業經濟服務站站長陳軍戰認為,當前農產品生產已從傳統生產向深度加工、品牌銷售轉移,汝陽縣在發展溝域經濟的過程中,通過“扶龍頭”與“帶農民”,著力提升農產品加工水平。

“扶龍頭”就是重點扶持競爭力強的龍頭企業,帶動農業企業集群式發展;“帶農民”即通過政府的牽線搭橋,讓企業與農戶形成良性合作,讓農民的腰包鼓起來。

位於陶營鎮的洛陽佳嘉樂農業產品開發有限公司大型真菌生產基地,就得到了汝陽縣政府的重點扶持。去年,該基地在產出食用菌5300噸的同時,帶動附近3760戶貧困戶共同參與到菌菇種植的行列中,實現了企業與農戶的雙贏。

汝陽:“溝域經濟”給力鄉村振興

佳嘉樂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溫室大棚內的香菇

科技進山 助力智慧農業

近日,在小店鎮龍泉村的洛陽龍鬚坡農牧有限公司內,4000多隻肉羊正在食用飼料。工人們一邊喂草料,一邊抓起一把把暗綠色、圓粒狀的配料撒進食槽。“這是杜仲,是一種中藥。”工人們說。

這群羊生病了嗎?不是。這是該公司與河南農業大學合作研發的杜仲葉生態飼料,能顯著降低羊肉中脂肪含量,提高羊肉嫩度。在產品展示區,切好的羊肉晶瑩剔透,格外引人注目。由於品質好,前些年全國羊肉市場低迷時,該公司的羊肉價格卻保持堅挺,甚至還開拓了更大的市場。

董事長杜營輝介紹,龍鬚坡農牧有限公司成立以來,一直將科技創新放在重要的位置,除了研發出杜仲葉生態飼料,還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生產過程的智能化、精準化。其生產的每份杜仲羊肉都有獨立的二維碼,消費者掃描二維碼即可瞭解產品從養殖到屠宰、加工、運輸的全部信息,吃起來更放心。

陳軍戰說,汝陽縣在發展“溝域經濟”時,通過整合優化科技扶持資金,支持企業科技研發,推動了科技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

洛陽中農富源農業觀光園的日光溫室,利用物聯網技術對光照、二氧化碳濃度、溫度、溼度等進行實時監控、調節,節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作物品質。舒爾康艾製品科研基地研發的艾絨、艾香皂、艾精油等遠銷全國19個省市,今年該基地還將研發純手工石磨低溫制絨分離技術,並建立無塵成裝生產線,為其全球網絡經營模式打下基礎……

“智慧農業將是未來農業發展的主要方向。”陳勝展說,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將使農業實現“高效、精細、智慧”和可持續發展。在汝陽,越來越多的農民正在告別傳統辛苦勞作,利用高科技,走在“溝域經濟”的陽光大道上。

汝陽:“溝域經濟”給力鄉村振興

洛陽中農富源農業觀光園日光溫室

各具特色 創造廣闊發展空間

汝陽縣付店鎮西坪村位於深山區,經濟相對落後。去年,西坪村不少村民集體搬出大山,開起了農家樂。

44歲的村民程建偉是其中之一。他說,附近牌路村的村民依靠西泰山景區做農家樂生意,每年能有十幾萬元收入,很讓人羨慕。現在,縣裡對西坪村境內的龍隱景區進行了深度開發,他想辦法籌錢建起了農家賓館,待4月景區開放,生意指定會很紅火。

隨著“大虎嶺農業長廊”的日漸成形,今年,汝陽縣將“炎黃文化谷”定為重點發展的溝域經濟帶之一,龍隱景區即在其中。

見到效益就“一哄而上”,難免會出現“穀賤傷農”的情況。陳勝展說,為了避免同質化,在發展“炎黃文化谷”時,汝陽縣制定了不同的策略。

“炎黃文化谷”內風景秀麗,除了西泰山景區和龍隱景區,還有恐龍谷漂流景區等。因此,依託風景秀麗、吸引力強的景區,帶動周邊發展農村休閒旅遊,成為該經濟帶的主題。其中,西泰山景區發展較為成熟,在海拔1488米的山體上,中華人文始祖炎黃二帝的天然石像一峰擎天,五峰拱衛;萬山環抱之中,高達108米、酷似一對戀人相擁相偎的情侶峰亦靜亦動,直入雲端。陽春三月,千頃野生杜鵑競相開放,燦若朝霞,中原地區有了“洛陽看牡丹,汝陽賞杜鵑”的文化概念;金秋十月,層林盡染,“霜紅勝於二月花”的漫山紅葉成為大中原的賞秋典範。

龍隱景區則以水見長。海拔800米以上的山間盆地之中,三條河流縱橫流淌,最後在盆地正中央彙集成一條清澈的大河,滾滾而去。此外,還有罕見的崩塌奇峽景觀及宛如神話般的奇石王國,經過深度開發,遊人見到之後無不讚嘆。

恐龍谷漂流更注重參與性。這裡山水環繞,巨石巨崖造就出一條天然的河道。河道全長約8公里,總落差168米,落差6米以上的有6處,最大落差達8米,連續落差可持續300多米,吸引了無數喜歡刺激漂流的遊客。

不同的特色,同樣的目的。西泰山景區與附近牌樓村村民共建的“風情小鎮”在高峰期入住率可達100%,一戶戶農家人通過農家賓館致了富;龍隱景區附近已新建了上百家農家賓館,將於近期開業;恐龍谷漂流景區更是通過各種措施使附近靳村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800人達到脫貧標準。2018年,洛陽佳嘉樂農業產品開發有限公司又在炎黃文化谷溝域經濟帶內建設2個香菇標準化生產基地,帶動群眾100戶,種植香菇300萬袋,戶均增加收入5萬元。汝陽縣探索各具特色的鄉村業態,無疑為未來“溝域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