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沿海海盗活动猖獗,很多头目接受安南国王封赏

明朝中期开始,南部沿海地区的海盗活动就很猖獗。到了清朝中后期,广东和福建沿海的海盗活动更加肆无忌惮。

1793年,乾隆皇帝曾得意地说:“广东现无紧要事件,其海洋盗匪,节经福康安搜拿整顿,渐已敛迹。”然而经过其后数十年的发展,广东海盗却喊出了“红(蓝)旗飘飘,好汉任招,海外天子,不怕天朝”的口号。

由此可见,广东海盗已经由乾隆末期的小打小闹发展成为危及清王朝生死存亡的汪洋大盗。

清朝沿海海盗活动猖獗,很多头目接受安南国王封赏

广东地区海盗盛行,沿海社会的平民摸索出了一种与海盗相处的独特模式,并逐渐形成一种习惯或信仰。如临海县元宵节改在正月十四,中秋节改在八月十六,就和元末的海盗方国珍有关。

据说,方国珍对母亲极为孝敬,是当地有名的孝子。方老夫人每逢初一、十五都要吃斋念佛。为让母亲能够享受这两个节日的口福,方国珍在得势后,就把元宵节和中秋节分别提前和推迟了一天。当地人沿袭下来,成了当地的习俗。

清朝沿海海盗活动猖獗,很多头目接受安南国王封赏

有清一代,在海上,商人与海盗频繁相遇。雍正年间,徐宗干搭乘商船途经普陀山,遭遇风暴,被迫暂泊普陀山下。远远看到一只船“外悬牌刀如林”,众人明知是海盗船,船老大却说是官军的巡哨船,附船过去。

一人跳入海盗船,与海盗头目用闽语交谈。两人相谈甚欢,海盗头目杀鸡设宴款待船老大。不一会,又有一只海盗船接近商船,意图行劫,船老大面露难色。海盗头目说:“无畏也,我等送之出,彼不敢近。”然后陪同商船离去,果然平安无事。

清朝沿海海盗活动猖獗,很多头目接受安南国王封赏

船老大极为感激,盛邀海盗头目登上商船,指着船舱的货物说:“此糖包,销售非易”。船上附载一名奔丧的小官员,行囊空空可以想见。海盗头目唯唯而退回海盗船,再次与船老大“醉饱而散”。直到第二天,商船才扬帆离去。

嘉庆年间海盗活动的猖撅,其实源自于安南国主阮光平父子的支持、怂恿和操纵。

乾隆末年,阮光平、阮光瓒父子在安南以兵篡国后,因国用虚耗,商船不至,乃派遣乌槽船百余艘,总兵官12名,以采办军饷为名,多招中国海盗为向导,频频入寇于闽、粤、江、浙各省。

清朝沿海海盗活动猖獗,很多头目接受安南国王封赏

在嘉庆初年捕获的盗首中,有的就接受过安南国王的封授,如嘉庆元年(1796年)捕获的海盗陈天保等,有安南总兵及宝玉侯救印;嘉庆五年(1800年)捕获的盗首黄胜长,被封授总戎将军伪职等。

嘉庆十五年(1810年),两广总督百龄发动一场剿毁海盗的战役,歼灭了乌石二、乌石大、程粗章等各帮,至此,广东全省洋面得以平息。这对于广东来说,确实是件幸事,因而,有人称“粤东海盗尽灭,实为海上第一功”。

事实上,广东海面未能平静多长时间,海盗活动死灰复燃。整个19世纪是一个盗匪蔓延、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它成为清由盛转衰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参考文献:郑广南《中国海盗史》,柳亚平《清中叶浙江海盗问题研究》, 曾小全《清代嘉庆时期的海盗与广东沿海社会》, 李金明《清嘉庆年间的海盗及其性质试析》

(“小历史”作者申向洋)

最近支付宝有给大家发福利了,而且福利还很丰厚,话不多说,看看也大家能领多少!

清朝沿海海盗活动猖獗,很多头目接受安南国王封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