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養活了全國人的農民沒有退休金?只能靠兒女照顧?公平嗎?

在跟一位河南安陽的老農聊天時,他問了源味君一個問題:為啥農民就沒有退休金的概念呢?農民哪怕七老八十,只要還能動都要下地幹活。農民為國家生產糧食、上繳提留款,也想像工人一樣退休,領一筆退休金安安穩穩養老。為什麼就沒這個政策呢?

他的問題讓我一時語塞,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01

關於農民退休是個讓人很無奈的問題,不少農民為自己的遭遇鳴不平:

辛苦大半輩子,和工人一樣為國家做貢獻,而且工人一般都是八小時工作制,農民頂烈日冒嚴寒,出了多少力,流了多少汗,為什麼到老了,就不能和工人一樣待遇呢?

為什麼養活了全國人的農民沒有退休金?只能靠兒女照顧?公平嗎?

有這麼一個段子,在中老年同志的朋友圈裡可謂風靡一時。

我跟一位退休幹部聊天:

他說:“現在農民不錯了,每月還有幾十塊錢的養老金拿著,過去什麼都沒有。”

我說:“你退休拿多少錢?”

“六千不到。”

“你憑什麼拿這麼多?”

“我是退休啊!”

“難道農民就不是退休了嗎?”

“農民退什麼休 ,也沒參加工作!”

我看著他說:“難道農民種地不是工作?農民辛苦生產糧食,養活全國人民,農民才是真正的為人民工作。沒有農民種地,你們吃什麼,你們喝風活著嗎?對一個國家來說,農民是不可缺少的,而你們這些人,才真正應該減少,甚至沒有你們,社會更和諧!”

“你怎麼淨替農民說話?”

“不,我是在替自己說話。因為,我就是農民!”

農民和退休工人都應該享受到平等的待遇,農民其實比工人更辛苦,為啥老年得不到應有的退休金呢?

面對不公平社會現狀,農民就有看法,工、農、商、學、兵、政、黨,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為啥不一樣待遇呢!

為什麼養活了全國人的農民沒有退休金?只能靠兒女照顧?公平嗎?

對這樣的問題,很多人持下面這一種觀點:

退休金主要針對的是國企人員、公務員、國家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編制內的,而非勞務派遣制的)等群體,是不用個人單獨繳費的,由國家或者地方財政一次性或者按月按年支付。

所以農民以及其他不在上述群體範圍內的就業人員都是沒有資格領退休金的。

02

農民領不上養老金,一方面理由是政府財力不足,另一方面理由是農民沒交養老保險,所以沒有資格領取養老金。

國家財力的事我們本文暫且不表,我想重點聊聊農民是否有資格領養老金的問題。

農民到底夠不夠格領養老金?

夠,完全夠,絕對夠。

1998年的時候,中國稻穀價格約為每擔120元上下,2017年,中國稻穀仍然徘徊在每擔133元左右(晚稻約140元/擔),二十年,近乎可以看成是原地踏步,中國的商品中,還有價格這麼穩定,數十年如一的東西嗎?

房價漲10倍甚至20倍以上,漲10倍左右的商品類別數不勝數,農藥化肥也漲了幾倍,為什麼糧價就非得原地不動?

為什麼養活了全國人的農民沒有退休金?只能靠兒女照顧?公平嗎?

有人講,國家給了最低收購價,已經夠保護農民了。

什麼叫最低收購價?本質上不就是最高收購價嗎?糧食稍微漲一點,進口糧發瘋似地往國內傾銷,時間推到2016年,中國糧食進口量接近1億噸,可供兩成中國人消費。

換個角度看,在糧食缺口變大的情況下,在土地資源被嚴重耗損的情況下,如果不進口那麼多糧食,中國農民的勞動商品完全可以賣個更好的價錢,20年漲個5倍有問題嗎?至少漲2倍總沒問題吧?

還有人講,政府不是給農民每畝100元的種糧補貼嗎?不是給農村修路修水利設施了嗎?憑什麼農民還要更多?

為什麼養活了全國人的農民沒有退休金?只能靠兒女照顧?公平嗎?

照我講,如果你不壓低農民的糧價,如果你不讓美糧在中國傾銷,農民根本不需要這100元補貼,只要每擔糧食每年提高10元錢,農民所得就遠超這100元。

至於修路和修水利,世界各國都是這麼搞的,是善政,是民生工程,但不能說成是恩惠。

還有人講:糧食價格是漲不得的,一漲就會牽一髮而動全身,所有物價都會瘋漲,要顧大局。說得太好了!

我當然知道國家懂這個理,我個人也懂這個理,大家都懂這個理。既然糧食價格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巨大效應,不就正好說明了農民的重要性嗎?不就正好說明了糧食價格穩定前提下農民做出了重大犧牲嗎?

為什麼養活了全國人的農民沒有退休金?只能靠兒女照顧?公平嗎?

特別有意思的是,這些年來,大家一直都在強調說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反哺農村。

我並不認可這個說法,農民手上控制了那麼多糧食,而且20年不漲價地供給全國人吃,為了不讓“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被動局面出現,農民啥都不說,就是甘心供糧,不正是在反哺工業嗎?不正是在反哺非農人員嗎?

別搞錯了,農業一直還在反哺工業,農民一直在反哺全國兄弟姐妹,農民不欠誰的人情。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就一句話:農民所做出的“糧價犧牲”就是農民交納的養老保險金,他們有足夠的資格領取養老金。

03

談完資格,我們再來談可行性。對此,源味君卻樂觀不起來。

要說農民完全沒有退休金,也是不對的,農民現在就有退休金,也叫養老保險,已執行七八年了,最初超過60歲的老人,每月可以得到55元,現在漲到90元以上,超80歲到民政局每月再加30元,超100歲,再加錢!

但是一對比目前的物價,你就會明白,這壓根不能算是退休金,只能是聊表慰藉的物價補貼金。

為什麼養活了全國人的農民沒有退休金?只能靠兒女照顧?公平嗎?

農民難以領到一份合理的退休金,難點在這:

其一,國家還沒有規定農民必須退休,因為我國農民的用工性質是集體所有制加承包經營的方式,如果真有退休金,就應該是國企、事業單位職工。而農民的職業是種地。

其二,農民的收入是與土地掛鉤的,無法實現量化考核。企事業單位職工,他們付出的勞動,收益及為單位創造的利益及貢獻,是有據可依,並根據這些具體數據來核定和發放退休金;農民的職業是種地,土地又是承包經營的,收入和支出是自己的事,都是自負盈虧,也就是說很難實現量化,也就無法核定“退休”金。

其三,我國老齡化現象嚴重,有一半老齡人口在農村,想要給這麼多人同時發放退休金,國家的資金缺口肯定會很大。

為什麼養活了全國人的農民沒有退休金?只能靠兒女照顧?公平嗎?

不過農民是一種職業,是和其他職業平等的。這種職業也並非個人選擇的,而是國家統籌安排的。

現在仍健在的是四、五十年代出生的農民,都是大集體時人民公社的社員,這些老人面朝黃土背朝天辛辛苦苦一輩子,況且在2005年之前農民種地給國家繳納公購糧。如今,他們年齡大了,地種不了,也該退休了。

04

有首歌歌名叫做《父親》,裡面這樣唱道:都說養兒為防老,可山高水遠他鄉流。

農民為什麼要生兒子?很多人都是衝著自己老了以後能夠有人照顧自己,給自己養老送終。

在農村,農民辛辛苦苦忙碌一輩子,農村的老人養老從來沒想指望過別人,唯一的想法就是我老了有兒子能夠給點吃的就好。

為什麼養活了全國人的農民沒有退休金?只能靠兒女照顧?公平嗎?

小編的爺爺奶奶快90高齡,以前經常對我爸爸叔叔姑姑們說,我們老了不會找你們要,你們給就給,不給我們也不怪你們。

為什麼?

其實大家心裡都清楚,家裡條件並不好,孩子們供養自己的小家庭都吃力,哪裡還有那麼多能力供養父母?所以,每次想到這裡自己心裡五味雜陳,翻江倒海不是滋味。

為什麼養活了全國人的農民沒有退休金?只能靠兒女照顧?公平嗎?

老人家說不怪後輩,那怪誰?作為農民一輩子和田地打交道,種田豐收了可以掙點錢,如果賠了本那也得自己吞。

因為農民種田交糧納稅那是天經地義,農民向來都是自己養活自己。農民,也從未享受過類似於城裡的養老醫療保險福利。

到老了,只能省吃儉用剋扣自己,指望著孩子能盡一點孝心,如果孩子顧不上自己,也只能在貧困中一天天老去……

農民,就是這麼苦。

總結:

一直以來,農民的養老問題確實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農民所做出的“糧價犧牲”就是農民交納的養老保險金,他們有足夠的資格領取養老金。

但現實情況是農民若要領取養老金,既無法實現量化考核,也存在巨大的資金缺口。你有更好的提議嗎?

守著一畝三分地,兼職種地總監,歡迎做農業的朋友來交流。

唯恆農業(weihengn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