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虽有大才,却总任用刘备看不上的人,险些造成蜀中大乱!

要知道诸葛亮有天纵之资,未出隆中就知天下三分,更是通过他的规划方针,成功地让刘备得到南部四郡,随后又帮助刘备夺得益州,拿下汉中,成功割据一方,最终实现天下三分。可以说,诸葛亮在刘备登基称帝的道路上立下了汗马功劳。诸葛亮不仅谋划能力强,带兵征战能力也不差,后来刘备身死,诸葛亮率领蜀汉将士进行北伐,也曾逼的魏国方寸大乱。由此可见,诸葛亮确实是难得一见的人才。

诸葛亮虽有大才,却总任用刘备看不上的人,险些造成蜀中大乱!

然而这位蜀汉的丞相虽然在谋划与带兵上颇有建树,但他识人的眼光远不如先主刘备。如当年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临终前叮嘱诸葛亮不要重用马谡,只可惜诸葛亮没能将这句话听进去,最终导致街亭失守,第一次北伐无功而返。让人奇怪的是,重用马谡并不是诸葛亮第一次用人失误,而且论结果,街亭失守不过只是让蜀汉战略性计划受损,并没有伤及蜀汉根本,而诸葛亮另一次用人错误,差点就造成了蜀中大乱!

诸葛亮虽有大才,却总任用刘备看不上的人,险些造成蜀中大乱!

而这一次诸葛亮用错的人,就是长史杨仪。说起来,杨仪担任的这个长史虽然级别并不高,但实际上是一个实权很大的官职,更是后续升迁的关键所在,比如王连、向朗、张裔和蒋琬四人就曾先后出任长史,后来蒋琬可是在诸葛亮去世后成为了蜀汉丞相的。而这个职位升迁快,权利大,主要是因为它相当于诸葛亮身边的秘书长,有这样的待遇不足为奇。但实际上,杨仪和马谡一样,是当年刘备看不上的人,

诸葛亮虽有大才,却总任用刘备看不上的人,险些造成蜀中大乱!

在诸葛亮重用杨仪之前,杨仪的官职是弘农太守。看上去这是一方郡守,但实际上弘农郡压根就不在益州境内。杨仪之所以有如此待遇,是因为当时他顶撞了自己的上司,尚书郎刘巴,而原因也很简单,杨仪气量狭小,尖酸刻薄。也是不凑巧,刘巴本来就不太乐意在蜀汉做官,他正因此而闷闷不乐,杨仪还来找这位顶头上司的麻烦,这不是自己找罪受么?而刘备自然也不会去责罚坑蒙拐骗过来的刘巴,再加上刘备识人的眼光极强,或许他早已看出杨仪不堪重用,这才给了杨仪这么个虚职。

只可惜诸葛亮太相信杨仪的行政能力了,毕竟杨仪规划部署,筹集粮草等事情做起来极为得心应手,能帮助诸葛亮分忧,因此诸葛亮就将杨仪留在了身边,并且跟随自己北伐。只可惜诸葛亮在死的时候,将大权交给了气量狭小的杨仪,引起魏延的不满,最终两人几乎兵戎相见,差点导致了蜀中大乱!

诸葛亮虽有大才,却总任用刘备看不上的人,险些造成蜀中大乱!

笔者认为,杨仪也就能做做诸葛亮的秘书,官职一大,他就飘飘然了。只可惜诸葛亮不相信刘备的眼光,这才酿成大祸。可以说,诸葛亮识人的眼光确实不如刘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