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的感染防不勝防,到底該怎麼辦呢?

糖尿病患者存在多種易合併感染的相關因素,細菌在高血糖和尿糖環境中具有良好的生長繁殖傾向,血糖越高細菌感染幾率越高。如果患者合併了各種糖尿病的慢性併發症,如糖尿病性外周神經病變、微血管病變、神經性膀胱、視網膜病變或皮膚病變等,利於細菌人侵及生長繁殖。

糖友的感染防不勝防,到底該怎麼辦呢?

接下來我們一一列舉糖尿病會引起哪些感染?

1、呼吸系統感染

呼吸系統感染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感染部位,長期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血管病變使肺部氧彌散功能受損,肺間質病變氧交換減低,呼吸功能及肺部的抗感染能力下降。

糖尿病肺結核的患病率是非糖尿病人的數倍,多見於年輕的糖尿病患者,結核中毒症狀多不典型,缺少發熱、咯血、盜汗等特異性臨床表現,有些只表現為糖尿病的症狀比較重,血糖波動大不易控制,甚至無臨床症狀。老年糖尿病患者和長期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可以表現為全身狀況衰竭。老年糖尿病患者結核感染的危險因素增加,長期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結核發病率更高,陳舊結核病複發率增高,症狀隱匿,對感染的反應能力更差,易導致結核播散或形成慢性纖維空洞。

糖友的感染防不勝防,到底該怎麼辦呢?

2、泌尿系統感染

泌尿系統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感染部位之一。由於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和尿糖、蛋白尿,特別是在糖尿病合併神經性膀胱、尿瀦留、腎功能不全、男性糖尿病患者合併前列腺增生、女性糖尿病患者合併陰道炎等,細菌易於在泌尿系統生長繁殖。糖尿病合併泌尿系統感染以膀胱炎、腎盂腎炎多見,重症可以腎膿腫、腎周圍膿腫、腎乳頭壞死等。糖尿病患者的多飲、多尿、外陰瘙癢症狀,部分掩蓋泌尿系感染時的尿頻、尿急、尿痛症狀,部分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長期無症狀性菌尿、膿尿。

糖友的感染防不勝防,到底該怎麼辦呢?

3、膽道系統感染

膽道系統感染是糖尿病患者感染好發部位之一,以慢性膽囊炎和膽管炎最多見,平時無症狀或僅有上腹不適,急性感染或膽道梗阻時可表現為上腹疼痛伴噁心、嘔吐、發熱黃疸等,部分糖尿病患者早期只有上腹不適,食慾下降,發熱、黃疸症狀並不明顯,容易合併化膿性感染,肝膿腫、感染性休克等。

4、皮膚感染

皮膚感染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感染部位,部分患者因為反覆皮膚感染或女性患者外陰瘙癢而獲診糖尿病。各種類型感染都很常見,如毛囊炎、癤、癰、蜂窩織炎、膿腫、丹毒、甲溝炎、肛痿、足感染等,真菌感染如體癬、甲癬、手癬、足癬、女性患者真菌性陰道炎等發病率很高。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感染髮生時感染灶不易侷限,病變進展快,感染遷延或反覆感染,修復困難,易形成化膿性感染,菌血症、敗血症等。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嚴重併發症,感染和缺血是糖尿病足患者致殘致死的最主要原因。

糖友的感染防不勝防,到底該怎麼辦呢?

糖尿病患者出現感染情況後,處理起來會非常的麻煩,所以大家一定要防微杜漸。 平衡飲食、適當運動,嚴格控制血糖,積極治療糖尿病的慢性併發症。糖尿病患者各部位均可發生感染,發生感染時病原體種類繁雜,因此,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很重要,增強體質,學會保持皮膚、口腔、外陰、肛周的清潔衛生,注意飲食衛生、多飲水、定時排便排尿。注意足部護理,每天自我檢查足部,預防外傷。

糖尿病患者要提高對感染的認識,出現感染的早期症狀就應該及時就診,不要自己“抗病”,也不要自己濫用抗生藥物,以免延誤診斷治療。

即日起,私信“+”關注 @內分泌高劍波醫生,就可免費領取一本向紅丁教授鉅著,這是糖尿病患者必須擁有的第一本教科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