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率趕超歐美,喪鐘已敲響,是什麼讓我們離婚了?

據民政部門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國新婚558萬對夫婦,同時有185萬對離婚!

結婚比去年下降7.5%;離婚比去年同期上升10.3%。

為何越來越多的婚姻走向破裂?

談及中國離婚率增快的原因,人口專家專家翟振武表示,一方面與原來整體離婚率水平比較低有關,此前的離婚率一直處在低位。這解釋,果然高明,言簡意賅,不愧是專家。

離婚率趕超歐美,喪鐘已敲響,是什麼讓我們離婚了?

到底是什麼讓我們離婚了?

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專家盧生生認為,專家稱社交APP是婚姻偷情新殺手!

NO.1 專家稱社交APP是婚姻偷情新殺手

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專家盧生生認為,婚外情增多是導致離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我們從一些律師事務所瞭解到,在離婚官司中,一半以上的都涉及婚外情。當夫妻關係出現問題時,微信、陌陌等社交軟件,就更可能成為誘發婚外情的工具,變為婚姻的‘新殺手’。”

離婚率趕超歐美,喪鐘已敲響,是什麼讓我們離婚了?

層出不窮的社交APP給婚姻出軌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偷情機會,這將會導致離婚率越來越高。

最近朋友圈瘋傳的共享約會約蝦APP,更是打出了“共享約會,有約必到”的口號,據說微信內測用戶已達10萬+。

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專家盧生生認為,共享約會將推高離婚率到40%,超越歐歐州歐州所有國家,僅次於美國的50%離婚率。

離婚率趕超歐美,喪鐘已敲響,是什麼讓我們離婚了?

NO.2 中國男人還活在大清,婚姻觀念迂腐,而中國女人正在覺醒

說實話,有的男性的思想還停留在舊社會,出軌,包養小三,還在家裡不斷要求女人:

結了婚,要能入得了廚房,洗手做羹湯;

結了婚,要能賺錢,還要貌美如花;

結了婚,要能生孩子,還要男孩;

結了婚,要做好老婆的本份!

他們仍然像個長不大的“巨嬰”,讓自己的伴侶過起了喪偶式婚姻。

離婚率趕超歐美,喪鐘已敲響,是什麼讓我們離婚了?

很多在痛苦中的女人就會開始醒悟:

錢我會賺,地我會掃,飯我會做,架我會打,街我會逛,要是有個男人我還得給他洗衣做飯,料理家事,生了孩子還要和他姓。

有事需要他的時候,可是他一點用都沒有,什麼問題還得自己解決,甚至還擔心他劈腿劈出個聯合國,還要滿世界給他滅小三。

這就會導致離婚。

今年《巨嬰國》一書引發全民熱議,作為一本心理方面的書籍可以火到這個程度,算是空前絕後了。

因為證明「巨嬰國」這個概念的,除了眾多嬰兒式成人,無處不在的巨媽巨爸,還有這樣的段子——“中國女人四不幸:當媽式擇偶、保姆式妻子、喪偶式育兒、守寡式婚姻”。

離婚率趕超歐美,喪鐘已敲響,是什麼讓我們離婚了?

NO.3 無慾無求的佛系愛情

有一種愛情,叫佛繫戀愛,

已經過了憧憬童話故事的年紀,

轟轟烈烈不如平靜。

有也行,沒有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

離婚率趕超歐美,喪鐘已敲響,是什麼讓我們離婚了?

把佛祖無慾無求的概念偷換到自己身上,其實就是喪文化的一種表現。

離婚率趕超歐美,喪鐘已敲響,是什麼讓我們離婚了?

弗洛伊德說:“人類是充滿慾望並受慾望驅使的動物。”慾望是人的需求,也是人的嚮往,人沒有了慾望也就喪失了前進的動力,進而也會使社會機器無法運轉,其結果便是無盡的蕭索與絕望。

然而不幸的是,“無慾望社會”似乎已經初見端倪,這種無慾望的佛繫戀愛觀正在摧毀我們的婚姻根基。

這種場景好比“”我撩起了裙子,也沒法撩撥你慾望”

離婚率趕超歐美,喪鐘已敲響,是什麼讓我們離婚了?

離婚喪鐘為誰而鳴

2017年日本新出生人口僅為94萬,創歷年新低,而年死亡人數達到134萬,今年一年日本人口就足足少了40萬人。日本一位管理學家發出感嘆——日本已經深深陷入了“無慾望社會”的泥淖之中。

2017年年末,還未聽見新年的第一聲鐘響,就先聽到了從我們鄰國日本傳來的一聲警鐘。

對此,人民網發表評論:

“無慾望社會”距離我們或許還很遠,可是既然問題已經浮現了,我們就應該正視它,做到未雨綢繆。緩解這些年輕人社會生活的壓力,並在個性與共性的平衡之間重塑支撐我們的共同價值觀念,不要讓我們的年輕人人沒老心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