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重大事件後,著名軍閥一手拿槍一手捧書,發現筆比槍重要

張勳復辟失敗,辮子軍散夥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張勳這個“帶頭大哥”跑哪兒去了呢?

他最想去的地方叫徐州,自己的老巢。張勳困守北京的一週裡(7月7日至12日),段祺瑞要他繳械投降,可保其不死。張勳可有意思了,居然以詩回覆:“我不離兵,兵不離械,我從何處來,我往何處去。”這意思,還想帶著辮子兵全身而退,回老巢徐州繼續當大帥。

這一重大事件後,著名軍閥一手拿槍一手捧書,發現筆比槍重要

張勳墓

快頂不住的時候,張勳發了個通電威脅段祺瑞等人,稱手裡有他們的“小辮子”:

“變更國體,事關重大,非勳所獨能主持……去歲徐州歷次會議,馮、段、徐、梁諸公及各督軍,無不有代表在場。即勳此次到津,徐東海(指徐世昌)、朱省長(指朱家寶)均極贊成,其餘各督軍亦無違言。芝老面未表示,亦未拒絕。勳到京後,復派代表來商,謂只須推到總統,復辟一事自可商量。勳又密電徵求各方面同意,亦皆許可,密電俱在,非可諱言。現既實行,不但馮、段通電反對,即朝夕共謀之陳光、王士珍,首先贊成之曹錕、段芝貴等,亦居然抗顏反闕,直逼京畿。翻雲覆雨,出於俄頃,人心如此,實堪浩嘆。勳孤忠耿耿,天日可表,雖為群小所賣,而此心至死不懈。但此等鬼蜮行為,不可不佈告天下,鹹使聞知,以免混淆黑白。除將歷次會議記錄並往返函電集刊印分送外,先此電達。”

從此電可以看出,張勳充滿了委屈和憤怒:你們都贊成復辟,我牽頭搞起來,你們卻一個個改口來搞我,但我手裡有你們支持復辟的證據,小心我公開……不過,張勳還不敢公開具體證據,因為那樣就真的把路走死了,對方逮住他很可能直接殺了。

有句話叫做“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張勳這隻甕中之鱉正愁,又傳來壞消息——徐州後院起火,64營辮子軍“革命”,剪掉了辮子。北京辮子軍本來就似越來越癟的氣球,聽到這消息,直接爆裂,紛紛剪掉辮子散夥。

這一重大事件後,著名軍閥一手拿槍一手捧書,發現筆比槍重要

張勳

張勳知道落在討逆軍手裡沒什麼好下場,於是躲到荷蘭使館尋求保護。即使在洋人的地盤上,張勳仍然充滿不安全感,常常一手拿著手槍,一手拿著《復辟實錄》。槍桿子本來比筆桿子重要,但張勳這時才發現筆桿子比槍桿子重要,能救自己一命的不是手槍,而是這本書。

《復辟實錄》究竟寫了啥?

一是“徐州會議”的會議記錄。徐州會議開了三次,盟主都是張勳,不少省份都派代表參加,主要是為復辟做準備。二是北洋軍閥(包括現在的總統馮國璋和總理段祺瑞)贊成復辟的密信和電報,一共82件。

次年3月,北洋政府對袁世凱稱帝和張勳復辟的主犯、從犯一律赦免,理由是“時事多艱,人才難得”。張勳不僅獲得自由,還有機會恢復長江巡閱使和安徽督軍之職,但他居然拒絕了。也許,張勳已經看透一切。但他辮子一直留著,有人問為何不剪,他表示:“吾迴天無力,尚可獨善其身。腦袋在、辮子不掉!真吾大清股肱之臣。”

這一重大事件後,著名軍閥一手拿槍一手捧書,發現筆比槍重要

張勳故居

我就想知道,如果他被討逆軍抓起來面對A.留辮;B.留頭兩個選項,他會選哪個?

1.來新夏:《北洋軍閥史稿》,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

2.近代史叢書編寫組:《北洋軍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

3.張黎輝等編:《北洋軍閥史料》,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

4.杜春和:《北洋軍閥史料選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

5.奉新縣委:《奉新文史資料第二輯 張勳史料》,1986年

6.董堯:《北洋風雲人物 張勳》,北京:言實出版社,2015年

這一重大事件後,著名軍閥一手拿槍一手捧書,發現筆比槍重要

(第185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