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世界500強排名第65,東風上半年還有高質量成績單

世界500強公司是大家孜孜追求的目標。7月19日,2018年最新《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出爐。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932.94億美元的營業收入再次躋身排行榜前100名,居65位,較上年上升3位,位居中國上榜企業第16位,全球汽車企業排名第10位,國內汽車企業排名第2位。至此,東風公司已連續9年躋身《財富》世界500強榜單。

除了世界500強排名第65,東風上半年還有高質量成績單

東風公司在世界500強的位置穩步提升,2018年排名65位。

《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一直是衡量全球大型公司的最著名、最權威的榜單,由《財富》雜誌每年發佈一次,收入是企業排名的主要依據。

東風公司看似簡單地提升了3位,但在競爭激烈的世界500強中,每提升1名那就意味著規模的增加數以億計,自然值得稱讚。更讓東風高興的是,公司上半年經營效益的提升。

今年上半年,在十分嚴峻的市場環境下,東風公司累計銷售汽車191.1萬輛,同比增長3.6%。其中:乘用車實現160.2萬輛,增長3.4%,商用車實現30.9萬輛,增長4.3%。

最值得稱道的是,東風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利潤、上繳稅費分別增長8.5%、20.4%、16.7%,增幅均高於銷量增幅。

在筆者看來,東風公司增速平穩,效益持續提升,真的是難得可貴。

因為今年上半年整體車市增幅放緩,市場已經從“增量競爭”轉化到了“存量競爭”,有的車企舉步維艱,有的車企卻高歌猛進,這也說明了當下的汽車市場並非是分蛋糕的普漲行情,而是進入了“強者淘汰弱者”的下半場。

作為國內第二大汽車集團,東風公司銷量相繼跨過200萬輛、300萬輛和400萬輛的臺階,對一個400萬輛級的車企集團來說,在如今這樣的大環境下,要保持持續的增長,就必須有新的增長亮點。

東風公司將目光瞄向了海外市場,作為中國首家在全球範圍內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汽車企業,今年上半年,東風公司整車出口達3.6萬輛,同比增長17.6%。

目前,東風公司累計向全球80餘個國家和地區出口汽車產品30餘種,達80多萬輛。在伊朗建成東風首個海外KD組裝陣地;在俄羅斯,建立東風首家海外銷售公司,構建東風銷售及服務網絡,2016年成功收購當地汽車4S店,打造成東風首家汽車旗艦店;在越南等東盟國家,東風中重輕微卡分別以整車、KD的方式展開銷售運營,2016年開始推進乘用車出口,組建4S店;在印尼,通過合資與當地合作伙伴建立印尼工廠,並以此為基地覆蓋東南亞各國,首臺微卡今年已下線。2017年,東風公司海外銷售汽車6.5萬輛,同比增長55.3%。

除了世界500強排名第65,東風上半年還有高質量成績單

東風天龍在南非

據東風公司的海外中期事業計劃,未來三年將加速海外資源投放,構建3+3+N事業佈局,即著力打造3個深度KD製造基地、建立3家海外銷售公司、N個海外機遇性儲備項目。到2020年,海外銷量實現15萬輛,並進入歐美主流汽車市場。

另一個亮點是新能源業務發展順利,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車銷售同比增長44.8%。

毫無疑問,新能源代表著這個行業的未來。各車企未來的行業地位,某種程度上取決於今天在新能源領域的投入和佈局。也正是基於這一考慮,2017年,東風公司構建新能源汽車模塊化平臺,規劃建設東風新能源汽車產業園,推動“三電”產業化,目前東風新能源汽車產業園一期項目已竣工投產。

在2017年,東風與雷諾—日產聯盟合作設立易捷特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聯合開發電動汽車。而在今年6月,東風航盛(武漢)汽車控制系統有限公司掛牌成立並正式投產,東風新能源汽車控制系統進入產業化加速階段。7月4日,東風與寧德時代達成合作,雙方合資組建東風時代(武漢)電池系統有限公司,致力於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這些舉措,都標誌著東風新能源汽車進入產業化加速期,據瞭解,東風公司2018年新能源汽車銷量要挑戰8.1萬輛。

除了世界500強排名第65,東風上半年還有高質量成績單

如果我們再仔細分析一下東風公司旗下的子公司,就會發現東風公司不僅增長穩,而且質量也高。

商用車一直是東風公司的傳統優勢項目,上半年累計銷售中重卡9.6萬輛,同比增長5%,完成年度目標的50%,順利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

合資業務方面,東風日產上半年銷售53.6萬輛,同比增長13.1%;東風雷諾上半年銷量小幅增長,銷量達3.79萬輛;東風本田銷量穩步回升,消費者信心恢復,銷量達27.01萬輛;而此前曾遭遇寒冬的東風悅達起亞上半年累積銷量17.23萬輛,同比增長33%。

銷量只是結果,我們更應該看得到未來

當然了,一個企業的成就,不應該簡單數據化為銷量、盈利等一串串數字,這好比衡量一個企業家的成就,不能以“身價”多少來作為評判標準。東風公司這半年更值得總結的,是一系列數字背後的一系列創新。

比如,東風、一汽和長安戰略攜手

2017年12月1日,一汽、東風、長安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戰略合作協議,三方將在前瞻共性技術、汽車全價值鏈運營、拓展海外市場以及探索新商業模式四個領域展開合作。

除了世界500強排名第65,東風上半年還有高質量成績單

一汽東風長安簽署T3物流戰略合作協議

今年上半年,三方合作再深入,先是簽署T3物流戰略合作協議,建立“1+1+3”物流企業,各方將互相開放內部市場,開放現有物流資源,共同研發行業核心關鍵技術,實現資源共用。然後是三方在共同注資一個共享出行公司,聯手進入共享出行行業。這意味著三大央企此前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開始逐漸落地。

再比如,東風公司正在深化的“三項制度”改革,這是企業經營管理的一場深刻變革,其目的是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為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打造一支一流的幹部隊伍。用東風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的話說,推進“能上能下、能進能出、能增能減”的“三項制度”改革,讓競爭和市場化理念貫穿於改革發展全過程。通過推行高管人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改革,就是要建立健全以能力和績效為導向的高管人員選拔任用機制,讓幹部“上”之有憑、“下”之有據。

短短半年時間,改革已向縱深發展,並完成了減少管理層級、壓縮法人戶數第一階段任務,“三供一業”、實業公司等歷史遺留問題已基本解決、殭屍特困企業治理完成任務,運營效率不斷提高,體制機制改革初見成效。

不止於此,東風公司還十分注重科技創新。

在今年上半年,東風公司憑藉其卓越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無人駕駛技術於重慶成功頒獲自動駕駛路測牌照,成為國內首批獲頒自動駕駛路測牌照的企業之一,也成為了湖北省範圍內首家獲得自動駕駛路測牌照的整車廠商。

在4月份舉辦的“正值東風來臨時”2018年東風品牌戰略發佈會上,正式發佈了東風風神WindLink3.0人工智能車機系統,並首次亮相了東風eπ概念車。展現出汽車在智能網聯潮流下的未來科技與智慧生活圖景,以及在新能源領域的全面佈局與關鍵突破。

除了世界500強排名第65,東風上半年還有高質量成績單

2018北京車展上,參觀者爭相體驗東風風神WindLink3.0智能系統

新能源汽車方面,東風風神E70在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發佈的2018年EV-TEST首批新能源車型測評結果中,斬獲五星評價,且在2018環青海湖國際電動汽車挑戰賽中獲五項大獎。

這一系列創新舉措,讓人對東風公司的未來充滿期待。相比之下,銷量本身已不那麼重要,我們更應該看得到未來。

未來五年銷量跨越600萬輛目標

走過49週年,面向未來,東風公司確定了新階段的使命和發展目標:

東風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說,今後五年,圍繞建設卓越汽車企業,東風公司要努力實現“三個領先、一個率先”。

“三個領先”是:經營質量行業領先,經營保持高質量,增速跑贏大市,銷量跨越600萬輛,向更高目標挑戰;自主事業行業領先,核心能力大幅提升,商用車形成領先新優勢,乘用車規模效益達到領先水平,軍車鞏固拓展領先優勢;新興業務行業領先,新能源汽車研發及資源掌控能力、產業化規模居於行業領先位置,智能網聯汽車、出行服務及水平事業形成領先優勢。

“一個率先”是:東風員工高質量跨越小康,率先享有新時代美好生活。員工收入達到所在地較高水平,物質生活更加殷實,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富足,全體員工才盡其用、各得其所,使東風成為員工引以為豪的企業。

除了世界500強排名第65,東風上半年還有高質量成績單

自2009年以來,汽車銷量相繼跨過200萬輛、300萬輛、400萬輛臺階,2017年為412萬輛,是2009年的近2.2倍。經營效益大幅提升,營業收入、利潤和上繳稅費年均增長11.9%、11%和14.3%。行業地位更加穩固,世界500強排名提升至68位。經營業績連年被國務院國資委評價為A級。東風集團信用評級被國際三大機構評為A,為國內汽車企業最好水平。

車市進入淘汰賽的今天,東風公司重新煥發出新的活力與生機,各項業務都在穩步前行,效益更是大幅增長。同時,我們也看到了東風公司除了正在積極解決“大國企病”等相關問題外,還在以自信、開放的心態與國內外的小夥伴一起實現深度合作。東風公司的例子再次驗證,市場是變化多端的,時間不等人,唯有堅持發展、創新才是硬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