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戰場,士兵們帶多少子彈才是最合適的?


戰場上的士兵攜帶的數量要根據 槍械的口徑、不同種類而定,一般來說戰士上戰場不單單隻帶槍和子彈,這裡有一個單兵作戰可負重量的問題,現代步兵戰士由於現代化水平的提高,給單兵裝備的東西也多了,比如 頭盔、防彈衣、軍鏟、急救包、水壺(水袋,通常情況下壺袋要兩個)、四份的野戰口糧…還有攜帶非子彈的彈藥,比如 手雷、槍榴彈…、還有單兵通訊器材、觀察器材…總之零碎太多了,這些林林總總的東西加一起非常重,根據歐美和亞洲士兵的體質來看,我軍和日韓軍隊在一般性作戰條件下通常負重在20-25公斤(極限),歐美士兵普遍人高馬大,他們負重多一些25-35公斤(極限),當然還有更惡劣的作戰環境,後勤保障跟不上,那就只能自己負重超過40公斤的東西了。



圖片上是我軍演習和美軍在阿富汗戰場上的情景,在這樣不算激烈的場景中,根據我軍95系列步槍5.8毫米口徑,一般攜彈量在250發左右;而美軍M4.16系列5.56口徑,攜彈量也在250發左右。那就這麼一點子彈,幾梭子(彈匣)不就打完了?怎麼不多帶點?這個想法是好的,但是很難做到,一般來說根據生產廠家的不同和子彈性能的不同5.8毫米全彈重量12.45-12.7克;5.56彈12.3-12.44克,再加上彈匣已經很重了!戰士不是金剛,體能是有限的。這還是槍的口徑減小了才多帶一點,要是以前 我軍使用56系列和81系列7.62×39彈攜彈量只有180-200發(全彈重量在19-21克),而北約的7.62×51彈目前做為狙擊步槍的彈種,全彈重量在24克,一個狙擊手才攜帶150發。

圖片上的這個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的我軍戰士正在用56-1型班用輕機槍,這個機槍也使用與56式半自動步槍和56衝鋒槍一樣的7.62×39彈,實際上56輕機槍是一個槍組,有正副射手,為了提高火力的持續時間,副射手除了彈藥以外什麼其他武器都沒有,一個56輕機槍組攜彈量最多500發(56輕機100發槍彈鼓供彈)!因為,野戰條件下正副射手要相互輪換背機槍(當然還有其他零碎的東西),這種情況任何人急行軍5公里都會累癱的!

這個圖片上我軍85式重機槍訓練的場景,85機槍使用12.7×108重機槍彈,彈重124(銅殼)-131克(鋼殼),60發彈箱供彈,它的極限槍組是三人,一個扛槍、一個扛架、一個扛彈,扛彈那個戰士最多攜帶3箱180發彈,他也是不拿其他東西,扛架那個攜帶一隻步槍(警戒用)和一箱彈,加一起4個彈箱240發彈(機槍如果裝在車輛等載具上則另說)。就這麼一點子彈要分配使用,一分鐘射速僅60-80發,這還得要經過 連幹部 批准進行精確射擊,所以我們看電影的時候看見重機槍像颳風潑雨一樣的射擊進行火力支援或者火力壓制,這隻存在電影院裡面!

單兵攜帶的子彈量,現在也是根據作戰樣式的變化而變化了,現在單兵以外的武器品種繁多,一個連隊裡不單單是隻有槍,還有戰時配給的迫擊炮、自動榴彈發射器、單兵火箭…等等,機械化連隊甚至出現了 自行迫擊炮82-120毫米、自行突擊炮(100-105毫米),在這樣的陸上火力支援體系下,戰士們使用手裡單兵裝備的射擊次數也在減少了,就是治安戰這樣條件下 班排級別的也會有 高機動履帶式、輪式戰車甚至 還有坦克進行火力支援,所以目前單兵攜彈量是夠用的!


皇家橡樹1972


250發也基本夠用了,打完了,一般都會有後勤補充上來,如果孤軍深入被敵人包圍,那就危險了,再多子彈也白搭。現代戰爭殺敵主要是炮,佔90%殺敵是炮火,槍只是近距離火力補充和自衛,要按網絡上說的20萬發子彈才能打死一人,得800人的攜彈量,這不是開玩笑嗎?所以我猜想是將炮彈,炸藥折算成子彈火藥量才有此說。大多情況都是不見敵人影,有動靜或可疑處就來一梭子。


高速旁觀者


戰場上沒有絕對優勢把握誰敢成梭子摟,露頭一槍就死,點射,移動,老兵打機槍都是短點,槍火煙塵是暴露自己的元兇。以我七八年的經驗而言,數子彈是很重要的,有經驗的老兵都是打短點射,這樣很容易計算子彈。戰場形式瞬息萬變,必須保證槍裡有五發以上的子彈才能有足夠的應變能力。。。不過說來慚愧,我點射打不好,算子彈更是難,所有我一般打幾槍就按R


syjmhlaojiao


上戰場,單兵作戰本來負重前行就費力,如果帶多了子彈會行動遲緩,後果可想而知。

一般的作戰,配置四~六個彈夾就足夠了。因為你的火力點會暴露目標,必須移動位置進行點射。如果你呆在原地,進行大火力的狂射,那就成為敵人攻擊的目標,犧牲的可能性大。

如果不是孤軍作戰,那就不用擔心子彈的問題,馬上就有後備支援隊的。


南湖燒窯匠


視敵情而定和兵種而定。軍團作戰當然是越多越好,如單獨打擊一般情況是按需攜帶,例如:敵方為裝甲部隊,我方則需攜帶穿甲燃燒彈和氮彈。敵方為發射陣地我方則需攜帶遠程便攜無人轟炸機,對敵方彈藥庫進行摧毀。以此類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