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孔子不問馬,楊翥不問碑

說到儒家,激進者會痛恨到骨子裡去。

彷彿,中國社會中,古往今來的一切錯、一切惡,都是儒家造成的一般。

其實,大可不必。

有人一邊咒罵著儒家的維護禮教,一邊又龜縮在陰暗的角落中、無恥地向邪惡奴顏婢膝、俯首稱臣。

這種行為,不但有見識的今人會對其嗤之以鼻;而且,想來這種行為,被目為酸腐的昔時儒士也會對其輕視鄙棄。

古人有古人的生存環境,今人有今人的生活現實。

在苛責古人的時候,如果不能自省當下、不能檢視自我,那就完全是一種動物性的退化。

說古人的行事,目的很簡單,就是希望今人有一面照見自我的鏡子。

儒家講禮,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維護社會的秩序。

為什麼要維護社會秩序呢?

不必深究,簡單地想,就可以知道其中的緣由。

儒家的維護秩序,或許有其可以詬病的地方。但是,這其中,無論如何,都不能忽略的因素之一,就是“愛人”。

所謂“愛人”,並不是男女感情的那種,而是《孟子·離婁下》第二十八章中所謂的:

“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維護秩序而外,儒家哲學的重點,還在修身。

修身,是對自我的要求,並不會拿去苛責於人。

通過修身,從自我而起,達成社會秩序井然的目的。

如果說,儒家有錯。在我看來,其最大的錯,就是為了維護秩序,在蓄意或無心之中,丟棄了選賢與能的準則,把天下為公的理想做成了天下為私的工具。

這才是中國社會一直在泥淖中打轉,一直被專制的陰魂纏繞的癥結所在。

關於儒家,需要檢討的東西,當然很多;同時,關於儒家,需要審視的東西,也並不少。

這裡,就從孔子講起,說一說輕鬆的話題。

這裡只負責講,笑罵由人,全不在考慮範疇之內。

《論語·鄉黨》雲:

“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就文本來看,其實,這本是一個簡單的記錄,在簡單中含有一定的思想與深意。

馬廄著了火。

夫子退朝,有人告知其事。

夫子問:傷人沒有?

就這麼簡單而已。

後面的“不問馬”,其實,是一條尾巴。

要說這條尾巴多餘,也無可厚非。

要說這條尾巴必要,似乎也能理解。

就一般情況而言,馬廄被焚燒之後,作為普通人,反應必然是不統一的:

宅心仁厚、以人為本心者,必然和夫子一樣,會先問人;

愛好財物者,或許會先問損失幾何?

與馬匹情感深厚者,或許會先問馬傷怎樣?

儒家的傳承者們,為了貫徹自家“仁”、“愛人”的理念,將夫子當時或許只是出於自然的反應,程式化、規範化。也就是說,從此而往、自今以後,凡是遇到“廄焚”的情況,大家需要記住的是,人是第一位的,必須首先關注人。這也是人本思想最素樸的例證與教案。

或許,動物保護主義者會抗議。

抗議夫子不愛護動物。

其實,抗議大可不必,抗議也大錯特錯。

即便是真正的動物保護主義者,在面對同類和異類時,猜想,他們還是多少會有所區分的。

再者,夫子聽到“廄焚”之後,當時立即問到,傷人否?這是第一現場的第一反應。事後,猜想,夫子作為有血有肉、需要衣食住行的活生生的人,他必然也會問到馬、問到財產的損失;即使他口上不問,心中大約也會去想。

這麼一說,一切也就基本清楚。

夫子以後的人,在問沒有問馬、在馬廄是公家的還是私人的問題上打轉、糾結,其實,是有些可笑的。

不過,必須注意,那些為聖門立法的後來者們,對“馬”、“馬廄”等所作的種種辯解,多是為了理念的宣傳,看似酸腐,就目前人類發展的現狀來衡量,其行為也全在情理之中。

夫子不問馬的事情,讀完之後,一直記得。

後來讀書,發現,有一件事情,與此如出一轍。雖然,事件的發生,已經近至明代,但是,仍然被記載,還是被傳為佳話。

這一事件的主人公,名叫楊翥[zhù]。

楊翥(公元1369~公元1453年),明代官員,字仲舉,南直隸蘇州府吳縣(今江蘇蘇州)人。

關於其人,《明史》卷一百五十二 ·列傳第四十《楊翥傳》所載,大體如下:

楊翥少孤,家貧,跟隨兄長駐戍武昌,開館授徒以自給。

當年,楊士奇(後在內閣為輔臣四十餘年,首輔二十一年。)寒微,流寓在外,困窘貧乏。楊翥就辭去自己所任的館職,將授徒之事讓給了楊士奇,自己往別處另尋新席。這件事情之後,楊士奇在內心對楊翥很是敬重。等到楊士奇顯達之後,他就推薦楊翥“經明行修”。明宣宗朱瞻基下詔,讓禮部對楊翥進行考核,稱旨,被授予翰林院檢討,後又成為翰林院修撰。

明英宗(朱祁鎮)正統時期(公元1436年~公元1449年),下詔簡選郕王【明代宗朱祁鈺。明英宗即位後封朱祁鈺為郕王。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明英宗在“土木堡之變”被瓦剌所俘後,郕王被于謙等大臣擁立為帝,年號景泰,尊英宗為太上皇,英宗子朱見深為太子。】府的僚屬,當時的翰林,都不願意去。最後,朝廷決定,讓侍講儀銘與楊翥出任郕王府的左右長史。在郕王府任職很久之後,楊翥以年老為由,辭歸故里。郕王登基之後,楊翥入朝,官拜禮部右侍郎。明代宗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楊翥被晉升為禮部尚書,後給祿致仕。次年(公元1453年),楊翥卒,年八十五。

楊翥淳厚純正,超出尋常。當時,他的高德厚行,可謂一時之最。

介紹完楊翥其人之後,來看看楊翥的事情。

據明人祝允明《前聞記》中《楊尚書》一節記載:

楊翥(祝允明稱其為“晞顏先生”)在鄉時,其家祖先墓前有一石碑傾斜不穩。

有一天,鄉村的田家兒童在石碑前戲耍。

這些孩子玩著玩著,看見這傾斜的石碑,突發奇想,打算試試各自的力氣。

於是,大家一合計,就一起上前,用力去推那石碑。

一群孩子的力氣加起來,還是蠻大的。

大概是幾番共同用力齊推之後,那石碑竟讓然被這些孩子們給推倒了。

孩子們原本是鬧著玩的,誰想,竟然真把人家的墓前的石碑給推到了。

石碑倒地,孩子們驚慌四散。

守墓的人聽到倒塌之聲,馬上跑出來觀看。

守墓者出來之後,發現楊翥祖先的石碑已經仆倒在地。

守墓者見事端非小,立即跑去向楊翥報告。

守墓者怕楊翥會因此而發怒而責怪那些小朋友,所以,他還想著替孩子們說幾句好話。

楊翥聽說說兒童將祖先墓前的石碑推到,他立刻問道:

“傷到孩子沒有?”

守墓者回答說:

“沒有。”

然後,楊翥舒了一口氣說到:

“真是萬幸啊!您可去告訴孩子的家人,好好善護孩子,不要驚嚇孩子才是!”

楊翥不問碑,與夫子不問馬,有同工之妙。

關於楊翥,明清筆記中,還有記載他的厚德,那就是“楊翥賣驢”一事:

話說,楊翥當年在京為官時,每每上朝,他都是騎著一頭驢。後來,鄰居有一個老人,晚年得子。嬰兒聽到楊翥的驢叫,就會受到驚嚇。知道這一情況之後,楊翥他就把驢子賣掉,徒步出行。

此事見明人祝允明《野記》中《野記三》、明人劉仕義《新知錄摘抄》中《楊公翥》、清人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中《明倫彙編交誼典鄉里部》、清人覺羅烏爾通阿《居官日省錄》卷之六《忍·事蹟》等。

(全文結束)

「原創」孔子不問馬,楊翥不問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