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的三大冷门功绩,直到清朝依旧受益,黑也黑不动

中国五千年历史以来的历朝历代皇帝不计其数,然而真正在史书上被后人广为称颂的皇帝却屈指可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还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康熙乾隆等人,他们都有着造福千秋万代的功绩,而其实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虽功绩不及前几位皇帝,但是当时他开创明朝江山时,整个大明朝还只是百废待兴的状态,正是靠着朱元璋废寝忘食地亲临所有朝政,才令大明朝逐渐崛起,成为一代盛世强国。

明太祖朱元璋的三大冷门功绩,直到清朝依旧受益,黑也黑不动

明成祖朱元璋画像

当时朱元璋亲自着手发展的三大冷门产业,令明朝的出口经济迅速崛起,每次的新产品都能引起当时国外的一阵骚动,一时风靡欧亚各国,甚至超过了当初最热门的丝绸瓷器等大佬行业,不仅使明朝三百年受益,更是令后来的清朝也同样如此。

第一项就是棉纺织业。朱元璋称帝初期,就颁布了诏令,命全国所有个体农户都必须种棉花,否则就是违法,将会被抓入监狱。不仅如此,朱元璋还向各地派去了专业人员,去教农民们如何正确地种棉花。当然不仅要大量生产棉花,最重要的还是要把这些棉花织成棉布,而这项技术才是难点。

明太祖朱元璋的三大冷门功绩,直到清朝依旧受益,黑也黑不动

妇人纺织图

在大量生产棉花其下,另一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明朝初期各地依法设立织染局,规定每年8月收购棉布。因此很快只在东北一带盛行的棉纺业迅速扩展到了东南各地,人数的增加使技术也随之精进,在此期间还发展出了让效率更高的机器,并迅速火遍全国。

那时棉布产量也是说是日益增进,再加上后来“郑和下西洋”开启了海上丝绸之路,这些棉布也由大海带向世界各国,最远销至北美墨西哥,南美秘鲁。

第二大冷门产业就是铁器加工业,这个产业使“大明制造”响彻各国。明朝建立初,由于之前的常年战乱,不管是农业所用器具还是兵器制造,都极其缺乏铁。朱元璋见此状况,心急如焚,下令在各地设立了13个冶铁所,常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冶铁,年产量高达万吨。

明太祖朱元璋的三大冷门功绩,直到清朝依旧受益,黑也黑不动

明代铁器

然而此事的更大意义在于,正因为铁的急缺和大力度生产,而各地冶铁技术也随之愈发先进。而后来朱元璋又解除了民间的冶铁禁令,这更使得明朝的铁器加工业突飞猛进,而广东佛山一地最为突出,当时的佛山铁匠人数多达上千人,而佛山的铁锅更是精品,借着高端的工艺技术,更是产量剧增,并成为了郑和下西洋赠送别国的标志性礼品。

这项技术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了清朝,也使清朝时的经济有不错的成就。

第三个产业是最冷门的漆器产业,我国的漆器涂料技术在战国时就在世界遥遥领先,不过在明朝前那些漆器物品只是贵族所用。明朝初,朱元璋在南京建了官方的漆器行,而朱棣上位后,又在北京也建了同样的漆器加工厂。不仅如此,民间也在全国各地发展了不少漆器作坊,此时的漆器技术可以说是相当优秀,颜色绚丽款式众多,达到了前无仅有的规模。而在明朝这些漆器技术也运用得很广泛,不再只是贵族家的奢侈品,寻常人家的家具和建筑都能看到。

明太祖朱元璋的三大冷门功绩,直到清朝依旧受益,黑也黑不动

明代漆器

而当时漆器用的桐油涂料是世界上顶尖的涂料,很多外国人也称赞有加。而涂有这种涂料的船只的使用年限更是欧洲的双倍,因此这项技术纷纷被外国效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