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爲何成了騙子的溫牀?

微信作為社交軟件。活躍用戶第一。據不完全統計,微信用戶超過6億!這其中有70後和80後這些當前社會經濟消費的中流砥柱,又有90後和00後這些正在日漸成為社交軟件上最為活躍的群體,甚至還有50後和60後這樣的大爺大媽們,微信用戶現有的購買力相當強大,潛在的購買力無限大,據筆者街訪過,一些微信用戶均表示使用微信電商買東西非常方便,便方便的同時卻也是犧牲了安全性,微信也成了騙子活躍最大的溫床。

“卡商”就是手上掌握大量手機卡的犯罪嫌疑人,一般是通過非法渠道獲取的電話卡,他們通過“網絡接碼平臺”,將大量黑卡信息賣給“號商”,“號商”利用這些電話號碼在各類網絡平臺專門註冊賬號,然後再將賬號賣給下游的犯罪分子使用。

微信為何成了騙子的溫床?

無需實名的藍貓移動4G卡。不管資費多少。最主要的是不需實名就能使用。犯罪分子使用提供的便利。近期警方在深圳、珠海、惠州、湛江、潮州以及北京、重慶、蘇州、常州等地同步發起集群收網行動,一舉摧毀上述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黑產團伙。打擊黑卡卡商違法犯罪專案收網行動,就共計打掉團伙30餘個,搗毀窩點50餘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90餘人,打掉一批“卡商”“號商”“接碼平臺”,繳獲黑卡290餘萬張、貓池2520餘套、公民個人信息6000萬餘條。

“可以說,以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為上游,以買賣公民個人信息為中游,以利用公民個人信息實施網絡詐騙等為下游,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黑灰產業犯罪鏈條,嚴重危害社會穩定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黑卡卡商違法犯罪作為一種網絡源頭性犯罪活動,形成了一個以“網絡接碼平臺”為中間媒介,“手機黑卡卡商”和“網絡平臺黑賬號註冊號商”為交易雙方的網絡“黑灰色產業”,造成大量非實名註冊手機卡和網絡帳號的出現,為網絡詐騙、網絡黃賭毒等犯罪提供了“掩護馬甲”。

2018年初,深圳市公安局網警支隊與潮州市公安局網警支隊聯合偵查發現,有犯罪團伙成員在深圳市龍崗區南灣街道一帶通過互聯網聯繫,並且藉助物流快遞渠道,長期從事銀行卡套卡非法販賣交易。而此前在2017年底,網警就接到報案,有人冒充廣州某證券公司人員打電話或發微信推薦股票,讓客戶跟單操作,懷疑客戶個人信息被洩露。同時,潮州市公安局網警支隊接到移動通信運營商舉報,稱潮州某地有大量境外卡接入移動公司網絡,數量較多、消費行為較異常,可能從事某種違法犯罪活動。

近年來,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十分猖獗,犯罪分子利用非法獲取的公民個人信息,除了直接對公民本人實施詐騙、盜竊、騷擾、勒索等犯罪外,還用來大量註冊電話卡、銀行卡、網絡賬號、支付賬號等,然後再賣給下游的犯罪分子實施網絡詐騙、暴力追債等犯罪。

黑卡卡商更是通過手機號註冊微信號。黑卡卡商更是分工明確。內部分為“卡商部”“微信部”“銷售部”進行運作,通過購買大量移動、聯通、虛擬運營商、境外運營商的手機卡,從事各類黑卡違法犯罪活動。

黑卡卡商註冊微信號後販賣獲利。該團伙“微信部”通過手機群控軟件,控制貓池中的手機卡接發短信註冊微信號後,由“銷售部”在網絡上發佈銷售廣告,根據市場的供給情況以每個微信號10-40元不等的價格販賣牟利。

“微信部”日常還要對已註冊的微信號進行“養號”,防止長期不用被微信公司註銷。此外,還利用持有的手機卡接收驗證碼獲利。該團伙“卡商部”日常大量收購移動、聯通、虛擬運營商、境外運營商的手機卡,然後以“接碼平臺”為中介,尋找需要註冊各類賬號的下游違法犯罪分子,為其提供註冊所需要的手機號碼和接收到的“驗證碼”,以此來收取一定報酬。

用微信號利用虛擬定位大量添加虛擬定位附近的好友,總有人會通過,通過後犯罪嫌疑人便可以開展涉黃、網絡詐騙等犯罪。

而黑卡“卡商”在整個產業鏈中,處於非常核心和關鍵的環節,其掌握的大量非實名註冊手機卡和網絡賬號,對公安機關打擊各類網絡違法犯罪造成極大困難,已然成為滋生網絡詐騙、網絡黃賭毒等違法犯罪的溫床。

此外還在朋友圈回收別人平時不用的微信號。價格不等。

微信為何成了騙子的溫床?

現如今微信上和各類投票種類繁多。各種萌寶大賽、未來之星、音樂小天使……目前投票刷票已成燒錢遊戲,潛藏黑色產業鏈。

微信朋友圈拉票成了一種常態。從才藝比拼到作品評選,各種商業和非商業的在微信中氾濫,各種免費的投票點贊。發朋友圈。通常一種免費的小禮物,要動用參與的一大半朋友社交關係。個人信息在對方面前一覽無餘。

平時玩微信比較多,圈裡的朋友多,加的微信群也多。隔三差五就有朋友發來投票鏈接,言辭懇切,有的還直接發紅包求投票。

有時候微信群裡的兒童“萌寶大賽”,投票活動持續7天,每個微信號每天可投一票。有時候真的想選擇視而不見,但卻因人情關係逃脫不了。而有些投票並不是單純的打勾就好,需要先關注官方微信號,有的還需要獲取頭像,甚至輸入手機號碼等個人信息。

而有些投票。除了單純的每天一票外,還可以“送禮物”增加投票數量。禮物不同,對應的票數也不同。任何人都可以花錢購買禮物送給參賽選手,花的錢越多、購買的禮物越貴,票數上升得越快。據業內人士透露,投票中的送禮物就是公開刷票,該功能可以在投票程序中添加,可以設置收款方是開發公司或者投票發起方。製作投票頁面費用一般不會超過1000元。

除了送禮物這種刷票方式外,投票者還可以直接花錢買票。在某電商平臺搜索“朋友圈投票”,出現多家網店。不但有朋友圈投票,還有YY主播投票等等。業內一般稱為某寶票。一網店老闆稱自己擁有萬人的投票團隊,每小時可投3萬票。每票0.1元至0.3元,若數量多的話,每票最低5分錢。

微信為何成了騙子的溫床?

除了網購,還有公司專門設計了手機APP下單投票。“虛假勝利”暗藏安全隱患

變味的拉票刷票,而靠網絡投票數進行比賽評選並不公平,在投票“生意化”的背後,是盲目的攀比之風。一名家長質疑說,一些投票頁面把投票人的頭像和購買的禮物全羅列出來,這到底是在拼人氣,還是拼財力?即使得了第一不也是假的嗎?孩子看到這些會怎麼想?

不僅如此,“父母把孩子的身份證、姓名、就讀的學校甚至照片都提供給後臺,後臺將這些個人信息非法出售,不法分子拿到後編造重病、車禍的消息,對父母進行詐騙。而授權公眾號關注自己的個人信息。“一旦授權,就不屬於個人隱私了。”

利用QQ群、微信群進行榮譽評選,由此引發拉票刷票大戰也已氾濫成災,對此,我們幾乎都屬礙於親友情面不得已而被動為之。有的基於專業知識限制,對投票作品質量水準優劣根本無評判發言權;有的雖對投票對象熟悉,但對競爭對手間水平落差全無所知;有的對參投對象一概不熟悉,投票時從來不看公佈成果優劣,而是全憑感情用事,只投親友或受託之人。

這種評選結果如何並沒有人真正的關注,誰朋友圈體量大,誰的得票數就能算術級增長;誰的刷票能耐大,誰的得票數就能幾何級增長。

究其本質,微信評選拉票刷票是赤裸裸的形式主義新變種和弄虛作假新歪風。無論如何,不能再讓微信評選拉票刷票之類怪胎瘋狂繁殖了。而且投票人還要揹負個人信息漏的風險。

事實上,朋友圈投票早就已經成為電信詐騙高發區,無論報名者、刷票者還是投票者,都有可能成為受害者!

微信為何成了騙子的溫床?

微商所售的產品真偽難辨,如果出現糾紛如何有效監管,是更棘手的難題。有的微商更是在收款後不知所蹤。而最近在網上傳遍的“賣茶葉”更是經過精心編制的一場騙局。

“整個營銷騙局一般週期為60天,每天都有具體步驟:15天閒聊,失戀5天,辭職回鄉20天,期間做義工、學炒茶、照顧外公等,最終以每斤580元、880元、1280元等價格,將進貨價僅為每斤50元左右的劣質茶葉,推銷給事主。”

第一步是一個美女的來加微信,然後這邊顯示對方是通過手機通訊錄添加的,一般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人,比較好通過。然後她就回我說這個號不用了,我就加了她另一個號,問‘你是誰啊?’她回答說‘可能是我的手機通訊錄錯了,就希望沒打擾到您,加錯人了。抱歉!’我就沒當回事。”

添加微信只是第一步。添加之後,即便不理會對方,她也會經常主動發來微信,自說自話。而看照片是一個看著蠻漂亮的女孩子,朋友圈也會發一些她的生活近照,各種各樣的工作跟生活的近況。喜歡運動、喜歡小動物、熱衷公益、對生活積極向上而且充滿正能量的良好形象。”隨後幾天,對方又會主動聯繫,從私事談起——自己跟異地戀男友發生了一些矛盾,分手後十分傷心辭職回老家休息一段時間,這只是推銷產品前長長的鋪墊。

“然後她又說她爺爺在福建這邊有個茶園,現在在鄉下幫爺爺去採茶啊,然後她也會發一些她爺爺的照片,講她爺爺生活怎麼怎麼艱苦,今年的茶好像又滯銷又怎麼樣。然後就詢問說這邊需不需要幫你帶一份福建的武夷山紅茶回去。“

如果買了。你就上當了。茶葉通常是普通茶葉。卻要賣到上千塊一斤。而茶葉目前國內是沒有統一的標準的。就算你覺得上當。也投訴無門。

原廠代理“面膜、精油、電子煙、乳膠枕、塑形內衣……”等各類產品,銷售額喜人,加入三個月,就可以喜提“豪車、房產、五百萬”,這是人們對微商的調侃,這種利用互聯網空間,藉助於社交軟件來推銷產品的模式,已經滲透到很多人的生活中。

“其中就是這個工作室的負責人,自己美容過、微整形過,在做這個微整形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可以通過網上購買、轉售這種行為有錢賺,然後從網上進貨,特別是肉毒素、含有(利多卡因)的玻尿酸,進貨後就在網上的朋友圈發這種廣告。”

微信為何成了騙子的溫床?

這些售賣虛假美容產品的微商,橫向和縱向都建有銷售網絡。橫向就是通過微信群,買賣雙方進行交易。微信群內交易涉及人群廣泛,在自己的朋友圈發佈假冒偽劣產品信息,“一對多”進行銷售的模式,比較常見。除此之外,還有“一對一”服務的新模式。

“銷售韓國肉毒素,含有利多卡因未經批准的玻尿酸,是違法犯罪,這點是共識,所以他們在群裡會溝通,我們在抓到犯罪嫌疑人的第一時間對犯罪嫌疑人的初審是很重要的,(因為)他們在群裡從方方面面接到信息後,會否認事實。對自己規避法律責任非常清楚。”

製假售假的微商十分謹慎,會定期更換微信。其實,層級微商和“一對一”售假團伙,會定期從別人手中購買微信號。一個微信號,根據是否實名、交易記錄、使用時間等,價格從十元到幾百元不等。

微信為何成了騙子的溫床?

2016年7月開始實施的《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規定,只有實名制之後的賬戶才能具備收款、轉賬等功能,同時實名制之後的賬戶,抗平臺封號能力較強,因此實名制、有交易記錄、使用時間長的賬號,價格更高。

這部分賬戶,有些是盜取的、更大一部分是商家通過收購閒置手機號碼註冊獲得,甚至還有商家利用公民洩漏的身份證號與姓名圖片,表示可以協助微信賬號實名。

微信朋友圈是社交媒體,但是現在騰訊大力推廣微商對抗某寶,所以微信、朋友圈的虛假廣告、售賣行為,平臺方首先應該承擔起責任。但是騰迅在這一方面顯然是缺失的。

6,小程序泛亂成災,砍價鏈接暗藏木馬病毒。

小程序上線至今已經有2億的用戶量了,短短几個月時間,用戶量就達到這麼多,可見微信小程序是受到了重視,自身發展速度也快,小程序經過將近一年的時間發展,變現能力已經凸顯,其中零售電商和餐飲行業兩大領域的小程序月流水環比增長在8月時均已超時60%。此外從報告中還可以看出,小程序已經基本滲透到微信活躍用戶人群中,用戶使用習慣逐漸形成,小程序用戶數量已增長至2億。

但在各種群內推的小程序。去不勝其擾。特別是什麼遊戲推廣的。智力答題嬴紅包。集齊多少人就免費拆紅包等。答幾道題、集幾個人就能得到數量不等的紅包,其中暗藏的貓膩不用想也知道,無非是套取你個人信息,為下一步的廣告推廣做準備。這還是好的,也有可以賣給有心的騙子。但是一些人去樂此不倦。

更有甚者。為了一款商品能便宜幾毛錢。大發砍價鏈接。但是卻有人為此付出了幾十萬的代價。網傳90後女子參與朋友圈砍價。8萬元嫁妝全沒了。

微信為何成了騙子的溫床?

而網上更有一女子因砍價。卡里的50萬元不翼而飛,急的上吊的視頻。雖然消息不知真假,但也充分說明了朋友圈砍價的危險性。你盯著人家的那幾毛錢。人家去盯著你卡上了幾千甚至幾十萬。

總結語:微信朋友圈是社交媒體,但是現在騰訊大力推廣微商,所以微信、朋友圈的虛假廣告、售賣行為,平臺方首先應該承擔起責任。但是騰迅在這一方面顯然是缺失的。

希望騰訊能在這一塊負起責任來。一款好的產品,必然要人們使有的方便放心,才能長久的流行下去。如果大家都在上面上當受騙,人心已失,必然有很多人要遠離而去。當離去的人多時。在新的熱點乘勢而起時。想要再挽回人心可能以為時已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