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寒冬」只是一種假象

人工智能“寒冬”只是一種假象

人工智能“寒冬”只是一種假象

新京報漫畫/陳冬

彬彬有理

所謂的“人工智能寒冬”,其顯著特徵就是投入的研發資金快速下降,而這恰恰反映著人類自身對技術的認知變化,而非人工智能技術真實的發展情況。

2016年人工智能(AI)的爆發,讓公眾對其的關注,更多集中於人工智能時代是否降臨,即人類是否會因為人工智能技術而失去工作,甚至是為AI所統治。但三年後的今天,“人工智能寒冬”的聲音悄然而至。

自1956年AI“誕生”以來,其發展經歷了兩次“寒冬”,分別處於上世紀的70年代和80年代。雖然技術上的缺陷或障礙,似乎是直接導致這兩次“寒冬”出現的原因,但更為深層的原因恐怕還是人類自身的認知所引發的。

換句話說,所謂的“人工智能寒冬”,更像是一種人類心理現象的反映,而非人工智能技術真實的發展情況。

為什麼這麼說呢?就技術而言,任何技術的發展路徑必然是螺旋式的,不可能一帆風順。

就像促成這次人工智能浪潮的深度學習一樣,雖然目前已在很多領域應用,但機器智能並不會隨著其深度(層次)越多,而呈現出指數級的發展。它同樣存在極限,並非大家所預期的那樣,可以無限延展下去。

因此,即使是深度學習之父的Geoffrey Hinton也在轉而尋找其他方法。比如,他提出的膠囊網絡技術,就被視為用於補充,甚至挑戰深度學習地位的算法實現方式。而用深度學習創造出AlphaGo的DeepMind公司,則轉向強化學習。

所以,從技術發展的角度,我們可以認為AI並不存在所謂的“寒冬”。但從投入的研發資金上看,AI確實又經歷著過山車似的曲線。

如今所謂的“人工智能寒冬”,其顯著特徵就是投入的研發資金快速下降。而這恰恰反映著人類自身對技術的認知變化:當人類對AI的發展過度樂觀,便會產生過度承諾,引發眾多資金爭相湧入。而一旦這種承諾無法兌現,產生悲觀的預期,又導致投入資金急劇減少。第一次“人工智能寒冬”正是這種過程的真實體現。

有著“人工智能之父”之稱的麻省理工學院數學家馬文·明斯基在1970年對媒體表示,“在三到八年內,我們將擁有一臺具有普通人類智能的機器”。現在看來,這顯然是一個非常大膽的預言。因此,當這種說法被證偽之時,也就導致了後面隨之而來的“寒冬”。

1973年,受英國科學研究委員會的委託,詹姆斯·萊特希爾爵士對AI的情況進行評估。在報告中,他批評AI未能實現其“宏偉目標”。正是這份報告,導致英美學術機構對AI失去信心,進而導致資金大量減少。第一次“人工智能寒冬”降臨。

換句話說,存在技術障礙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資金投入來克服這些困難。就此而言,無論是樂觀的預言,還是“寒冬”的聲音,背後所反映的只是人類本身對AI技術的不確定性,進而導致在評估效益時產生了波動,從而影響了公眾對其整體性的認知,也才有了所謂的“春天”和“寒冬”。

對比過去,當前AI已經有很多改善。比如,現在投入AI的研發資金不再像以往那樣,主要依賴政府投入;並且,現在人工智能的不少領域都出現了直接的應用產品,實用性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不斷產生,如此可以保證其不斷從市場上獲得資金。就此而言,或許我們可以認為,人工智能的“寒冬”不會到來,至少不會很快到來。

□鄭偉彬(互聯網從業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