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有其表的「日本民主」

空有其表的“日本民主”

(圖為擁有多位政治世家出身的安倍內閣。新華社記者 馬平攝)

一些西方人士將日本看作“完美”改造成西式民主制度的亞洲國家,並期望亞洲的其他國家向其“學習”。實際上,日本的民主制度可謂是帶有部分“封建色彩”的門閥政治,連其民眾都對它頗有微詞。

當前,日本的政壇多受到具有歷史沉澱的政治家族、經濟家族等門閥勢力的影響、控制,而民意卻不是其中決定性的政治力量。如,2017年11月1日,再次當選日本首相的安倍晉三便來自於安倍家族,他的父親安倍晉太郎曾為日本外相,而安倍晉太郎的岳父家也曾出了2位首相。再如安倍晉三第一任期之後接棒的福田康夫,他在71歲出任日本首相,其父親當選首相時也是71歲。還有也當過首相的小泉純一郎,他出身於明治維新時期崛起的小泉家族。他們家佔據國會席位的歷史長達94年,而日本國會的歷史也只有114年。這樣的血緣關係在日本議會中比比皆是,如近期日本議會大選中,佔據席位最多的自民黨中有一半以上的成員是“子繼父業”的世襲議員,有些世襲了三代甚至五代,而國會的全部議員中這種身份的也達到了三分之一。因此, “政治家的兒子長大依然是政治家”這句話形象地描述了日本政壇的“官二代”繁多,而平民的政治機會則相對匱乏.。

日本民主制度之所以有這樣畸形的發展,源於它只接納了西方民主的形式而在操作上卻並未給予民眾更多參與競選的空間。如,日本的選區幾十年都沒有改變過,這為當地政治家族的長期經營創造了條件,在固定地區可以形成別人無法抗衡的勢力範圍,間接實現操縱選舉。當一任家主退休,後繼者就自然地交接了這筆無形的政治遺產。而且,日本社會對權威盲從式地崇拜,社會各行各業的權威人士都能夠得到極度尊敬和認同,故而出生於政治世家的候選人利用強者可以吸引選民依賴盲從的心理,比普通候選人更容易得到選票。另外,為了防止政治繼承出現意外,政客們又通過聯姻、過繼、認乾兒子等各種方式來保持“血統的純潔性”。如,鳩山家族就被稱為日本的肯尼迪家族;麻生太郎外公吉田茂是前首相,妻子則是前首相鈴木善信之女。因此,在號稱民主的日本,100年間平民出身的日本首相只有1位,也就不足為奇了。

日本的門閥政治扭曲了真正民主政治中的公平參與原則,已經激起了社會民眾的普遍不滿,如,安倍晉三在連任首相的當選儀式上仍遇民眾抗議、77位世襲議員在競選環節敗北等。總之,日本究竟是不是西方民主的“示範村”,美國等西方國家說了不算,民意自有公斷。

(參見:《日本“民主制度”的真相,實在驚人》《日本門閥政治遭遇雪崩》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