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生工作第一天,原來什麼都不會?

文/董曉偉

6月,一直是一年中的畢業高潮,從來風頭無兩。當這批應屆生在為自己的畢業旅行而選擇困難的時候,那批3月份畢業的研究生們,有的已經早早結束了在娛樂上的戰鬥,投入到經歷了漫長求職後最終選擇的工作中。

原來你什麼也不會呀

當俺來也追問周夢夢,你的同事真的直接說“原來你什麼也不會呀,那招你來幹什麼”時,她否認,說:“沒有,但是眼神說明一切。”

3月從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畢業,原本7月回家——武漢工作的周夢夢,4月18日突然被通知,要求她4月23日去另一分公司所在地長沙的入職。18日到22日,她用5天的時間在兩湖間完成了打包、租房、辦手續等一系列程序。

入職第3天,她在公司食堂摔了一跤,造成尾椎骨骨折,回武漢休養。“人生的巧合,啼笑皆非”,7月2日回長沙繼續工作的她,這樣形容中間波折導致的最初結果。

應屆生工作第一天,原來什麼都不會?

入職時間和摔傷並不是周夢夢眼中的bug,同事才是。

“你不是新聞傳播的嗎?幫我想個標題吧。你不是新聞傳播的嗎?去拍照吧。你不是新聞傳播的嗎?寫個中期報告吧。”周夢夢給出了3種對話,卻是同一個語氣,同一個誤解。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雖然是新聞傳播學門類下,但是並沒有對採訪寫作這些事務進行系統教學和實踐,4年的經濟學學習,1年的經濟相關工作經歷,和1次錄製綜藝節目的實習過程,幾乎與採寫無交集。總之難以避免的是,不擅長的部分成為了她的工作。

“拍照,寫標題,寫通訊,寫報告”這些工作,要長久地繼續下去。同事對自己專業的想當然的甚至有些高估的誤解,才是bug的根源,“事實是他們覺得他們會的,我得會;他們不會的,比如做視頻特效什麼的,我也得會。”

同時每天例行的為新人解惑的時間,有的同事也不願意拿出這幾分鐘。“老同事帶新同事,提高工作效率,減少誤會,何樂而不為呢?”

請教是出選擇題,不是簡答題

“你不要問他怎麼做,而要做好之後問他這樣對不對。”對於作為新員工,向同事詢問請教的問題,姚遠遠試錯後總結出規律,同事與老師不同。

機械專業的她在畢業前,撕毀了一份三方協議,繳了7000元的違約金,來到現在這家汽車企業的物流部。

就像閱讀理解裡的英語單詞,行業內部不為外人道的術語量也需要一個個拓展。對於再次請教引起的同事的反感,她用一個成語和成語釋義,來描述行業術語和術語釋義的關係,——同事第一次講了一個人為了眼前的路去挪動山石的故事,第二次說了“愚公移山”這個詞,但是他並沒有說這兩個是同一件事情。

於是,當姚遠遠問“愚公移山”是什麼意思時,得到的回應就是“這個我不是跟你說過嗎?這個問題以後你不要再問我!”同事的吼聲響徹了整間辦公室;“你之前沒跟我說過”的解釋又得到了“以前也沒有人跟我說”的話題終結性答覆。

或許像周夢夢說的,“他們已經忘了自己初入職場摸爬滾打的階段,很少有同事會考慮到我們新人也需要這個階段”,奢望別人考慮自己可能會失望,所以埋單隻能靠自己。

應屆生工作第一天,原來什麼都不會?

與人的交往即是工作內容。一入職,就有向下分配工作的內容,要求下屬員工反饋,其間下屬對姚遠遠這個新人上司的敷衍讓她氣憤,但是這種氣氛正是學生氣的“每個人都在認真工作”的理想狀態在作祟,需要削減它,取之以變換的姿態,和周旋的技巧。

而這些都是在實習時不需要在意的問題,因為“實習不用負責任”。

已經在這家遊戲傳媒公司待滿一年,經歷了由實習生向正式員工轉變的何田田卻說:“實習生遇到想懟人的時候先告狀,轉正了以後直接開罵。”

工作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bug

何田田想懟的,都是其他部門的同級同事,她不止一次地提到,對方在文案上出的紕漏,公關稿寫作沒有基本的邏輯,主辦方公司名字,遊戲戰隊名字,遊戲戰隊成員名字,甚至包括自己公司名字都會寫錯。同時,她也不明白,這些錯誤同事是怎麼做到的。

2017年7月開始,在這家公司,從實習到轉正,已經有1年的時間。1年中,經歷了比同班同學多出的一個步驟——被抽中盲審,然後3月份一起畢業。至此,在上海交通大學7年的本碩生活告終。

應屆生工作第一天,原來什麼都不會?

和許多應屆生一樣,初出茅廬,既容忍不了不喜歡的工作,又容忍不了低薪生活。無疑,她選擇了容忍後者。“有錢有用有心有趣,總要成為其中一種人。”但當被問及正式員工比實習生的工資具體高多少時,何田田這樣回答俺來也,“你可以寫,何田田聽了這個問題,眼淚掉下來,哽咽得無法繼續回答問題。”

傳媒行業中作息高波動與工資低穩定的常態,也曾是她實習時抱怨的重點。 “踏入新興行業本來就是個bug”,在承認這個事實的同時,何田田又解釋了自己的這個選擇,“能在求職過程中任性愛憎或主動選擇一個行業,是很不容易且很寶貴的機遇,既然能有南牆就一定得撞一下,不然後悔終身。”

總有一個人會成功,也“總得有和我一樣的傻逼沒事去’卡一卡bug’”。

經歷了工資與工時,勞心與勞力,跨行與本行的權衡之後,他們選擇了現在的工作,邊走邊在散落著bug的路上。既然遇到,被bug坑到,我們能夠想到的最好結果,爬出來,填平它,踩實它,讓它成為閃耀的墊腳石。

不然,就像《未生》中所說,你只要考慮那些你覺得應該做的事就好了。剩下的,也不是你能左右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