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步之遙還是邪不壓正?華帝「羅生門」背後的金融焦慮

是一步之遙還是邪不壓正?華帝“羅生門”背後的金融焦慮

任何一屆世界盃都是以足球的名義開始,以經濟的計算結束。

這屆“除了中國足球隊沒去,其他全去的世界盃”裡,萬達、蒙牛、海信、vivo、雅迪等國貨大廠在全部贊助商佔了將近三分之一。

你以為在世界盃球場邊的廣告牌上刷臉熟大家就可以記住你?SORRY…你們花了平均7.7個億的大價錢打廣告卻意外被一個做熱水器的搶去了風頭,它就是華帝股份。

是一步之遙還是邪不壓正?華帝“羅生門”背後的金融焦慮

以前的預言家是章魚保羅、“毒奶”劉語熙、和“烏鴉嘴”貝利。

但今年的大預言家是華帝。

世界盃期間,這家熱水器大廠在廣大人民群眾面前出盡了風頭,在廣告圈、體育圈、媒體圈賺足了面子,也賺足了裡子。

是一步之遙還是邪不壓正?華帝“羅生門”背後的金融焦慮

電影《一步之遙》劇照

這波營銷助力讓本來只承包你家廚房電器的華帝,這次承包了世界盃上80%的聚光燈,可是到最後一步,卻因退款標準問題破壞了這種完美。

是一步之遙還是邪不壓正?華帝“羅生門”背後的金融焦慮

一步之遙,差之千里

消費者口碑從來就不是講講道理就可以實現的,就像世界盃上的蹭熱點走紅,也不是因為你華帝願意花多少錢可以買來的。

“法國隊奪冠,華帝退全款”,本來華帝可能只想寫著玩玩。

但是沒想到姆巴佩跑的太快,也沒想到曼朱基奇送了一個烏龍,更沒想到這是一個墨菲定律,你越不想讓它發生的事情最後越會發生。

是一步之遙還是邪不壓正?華帝“羅生門”背後的金融焦慮

行吧,好男兒敢作敢當,華帝同志不負眾望,非常配合大眾的情緒,董事長不僅兩次親筆簽名確認退全款的承諾,而且為了慶祝法國隊進入八強,把退全款套餐的生效截止時間從6月30日延長三天到7月3日。看看這火爆的百度指數,奪冠後,華帝比冠軍法國隊的熱度還高。

是一步之遙還是邪不壓正?華帝“羅生門”背後的金融焦慮

是一步之遙還是邪不壓正?華帝“羅生門”背後的金融焦慮

法國隊7月8日-7月22日的百度指數

當然,也有不少熱心網民開始操心,華帝有沒有經濟實力應付此次款項兌付問題。親愛的朋友們你們真的多慮了,來看看華帝股份的公告:

是一步之遙還是邪不壓正?華帝“羅生門”背後的金融焦慮

也就是說加起來華帝的法國隊奪冠套餐不到7900萬元。聽起來很多,但是2017年全年,華帝的銷售收入為近60億元。

一般企業在制定預算時,將營銷費用率設定為佔比銷售收入的2%~3%,有的可能更多。也就是說,2018年,華帝全年的營銷預算至少在1.2億元到1.8元之間,7900萬元的銷售額再加上最多1000萬的廣告費與渠道費,華帝花了不到一個億。另外,審計上對銷售費用重要性的界定是佔比銷售額的5%。對於華帝來說,此次營銷活動更是連重要性的邊都沒碰著,所以華帝真的沒有太大壓力(至少不如你每個月還螞蟻花唄的壓力大,所以別擔心了)。

是一步之遙還是邪不壓正?華帝“羅生門”背後的金融焦慮

另外,這次營銷活動,還獲得了極大的品牌效應。國內在世界盃期間打廣告的企業有很多,BOSS直聘、馬蜂窩等轟炸式廣告讓觀眾感到“反胃”的情況下,華帝以一股清流的營銷方式為自己帶來了巨大流量。

所以,華帝人在國內坐,銷量天上來。高!實在是高啊!

是一步之遙還是邪不壓正?華帝“羅生門”背後的金融焦慮

不退全款?對不起,這個社會邪不壓正

當法國隊還沒踢完決賽時,華帝的退款公告就已經出爐了。

當段子手、記者、自媒體們準備紛至沓來開始“花式尬吹”的時候,卻傳出來:“華帝退的不是款,是卡”、“退款標準不清晰”、“有些經銷商拒絕退款”等消息。一時間,“華帝套路”、“退款變味”的言論甚囂塵上!

這麼看來,華帝想“賴賬”這一邪惡的小火苗確實在暗中滋長呢!

是一步之遙還是邪不壓正?華帝“羅生門”背後的金融焦慮

瞧給咱們消費者氣的

緊接著,中消協公開發聲,準備約談華帝!

當大路“尬吹人馬”在思考“現在罵華帝還來得及不?”之時,華帝改口可以退現金了!

故事講到這該結束了,估計華帝心中也有點小委屈。

可是,消費者似乎並不買賬,即便拿到現金的消費者也認為“那是受制於中消協的壓力,你才退現金的,不是你主動退現金的”,何況還有不少有點擦邊球嫌疑的消費者繼續情緒激動,質疑退款標準的不公。

華帝啊,華帝,公關界有句經典名言:“道德的法庭永遠不是真正的法庭!”即便你有100個理由,大眾的情緒,也不是你講幾個道理就可以反轉的!

委屈不?委屈!真委屈嗎?不委屈!

為什麼?想一想,華帝你是如何藉助世界盃意外走紅的,難道在邏輯上非常成立嗎?難道不是公眾情緒在你的體育精神、豁然大度以及預言成真的過程中被點燃的嗎?水可載舟,也可覆舟!這點道理,你這個熱水器大廠玩了這麼多年水,你不懂嗎?

是一步之遙還是邪不壓正?華帝“羅生門”背後的金融焦慮

華帝的金融焦慮

華帝反覆強調退款標準,這無可厚非,因為除了線上渠道可以溯源以外,線下退款工作由華帝經銷商負責,而經銷商並非華帝的子公司,因此不排除個別經銷商在退款工作中有瑕疵,而華帝並不知情、也並不支持經銷商不合規的單獨行為。

華帝這麼做,無非是想控制此次營銷的成本。

不過我們來算個賬,容易產生用戶質疑的標準有兩類:活動期間享受贈品的用戶、延期發貨或者延期開票用戶。就算他們都退全款,華帝最多也就花7900萬元,最受傷的是誰?是線下經銷商!

有華帝經銷商反饋,此次活動他的門店共計銷售80套左右奪冠套餐,4999元的煙灶組合提貨價在3500左右(估算),還未包含安裝費用,如果全額退款此次活動支出就要超20萬元,真可謂是下血本了。

是一步之遙還是邪不壓正?華帝“羅生門”背後的金融焦慮

雖然華帝總公司應該也會給予經銷商一定補償,但對經銷商來說還是賣一套虧一套 。比如售價是 5000 元,進價是 3500元,安裝過程中的費用也要自己承擔。即便總公司補足成本,經銷商還是至少要虧 1500 元。經測算,如果華帝再“大氣一點”,給線下經銷商30%-60%(高端廚衛家電的利率普遍在30%-60%之間)的利潤補貼,就是再多支出5000*30%-5000*60%,即1500-3000萬元,不讓經銷商自己“賣一套虧一套”,或許也就不會出現大經銷商跑路的問題了。

所以再怎麼算,華帝最終的銷售費用最多不會超過1.1億元,然而。6月華帝累計銷售10億,其中屬於奪冠套餐的只有7900萬。

這就好像一群人去飯店吃飯,一頓吃500元,只有一個50元的菜免單。對商家來說,打了個九折而已~灑灑水啦~

但是華帝“摳”啊,不想打這個九折。

是一步之遙還是邪不壓正?華帝“羅生門”背後的金融焦慮

如果能用金融學的方法解決,也許消費者的疑問沒了,華帝也不焦慮了,經銷商也不跑路了。收穫的何止是多付出的1.1個億?而是華帝未來的“大格局”。畢竟現在商界都講究排面,格局決定一切嘛!

怎麼操作呢?

第一,若華帝經濟可承受,完全自己承擔,打掉牙往肚子裡咽。

第二,若華帝經濟承壓,我們來幫華帝設計相關金融產品來承擔。

1.發債

比如以公司未來三年收入作保,發債募集1.1億元,固定年化收益6%-8%。你怕公司債兌付風險?不怕,乾脆發行可轉債,結合了股票的長期增長潛力和債券安全和收入優勢,就不信你不買。

2.定向私募

以公司銷售收入為標的物,定向私募基金1.1億元,並且與華帝產品掛鉤,僅向華帝客戶發售,以每年的銷售增量為綁定,銷售增量部分為此1.1億元私募基金的回報。既鞏固了用戶,又衝了銷量,說不定還能創新出另一種形式的私募產品呢。

3.眾籌

把1.1億元分成550萬份,每份20元,在合規眾籌平臺進行公開眾籌,權益就是鎖定未來三年銷售增量。大家你五份,我十份,怕收益不好核算不透明?沒事,再引入區塊鏈技術在整個眾籌過程中無間斷記賬,不僅讓區塊鏈技術提前在家電業落了地(這種“高級技術”對於企業價值的影響將不可估量),也許還能帶來數百萬家庭的潛在用戶……

另外,筆者還發現一則趣聞,6月9日,華帝發佈了一則公告:關於財務總監辭職暨聘任財務總監的公告。

是一步之遙還是邪不壓正?華帝“羅生門”背後的金融焦慮

雖然沒有足夠多的細節證明CFO辭職和這次營銷活動有直接關係,但是如果CFO不辭職,這讓華帝如何“不虧本”的金融佈局也讓這位CFO可有得好受。

看來華帝對自己在金融上的佈局,著實感到焦慮。

當然,有人會提出疑問:“如果所有的金融產品最終都募資失敗了呢?”別急呀,華帝不是上市公司嗎?

有如此大愛的上市公司,如此大動作的多次傳播,知名度、美譽度急速上升,我就問你,華帝有了這一波“大格局”的概念,業績向好、股價上漲應該是大概率事件吧?多賺的錢以及市值增加的部分應該遠遠大於相關的退款額度吧?此雖為昏招,但也是招!

時間不可倒流,經典不可複製!

華帝若有此金融思維,也許今天就不僅僅是營銷界的經典、廣告圈的經典,也許還能成就一個金融圈的經典!

只可惜!華帝不懂金融,還在暗自焦慮。

是一步之遙還是邪不壓正?華帝“羅生門”背後的金融焦慮

所以啊,在退款分岔路口“跑偏”的華帝是:馬走日,象飛田,一步之遙,天壤之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