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用上智能電錶,農民這時卻遇到了這些難題

最美農村:請您在閱讀本文之前,點擊右上的“關注”,以後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最美農村》每天推送的最新農村特色信息、農村動態、農村野味、農村文化、最美生態農村等內容。如有疑問可私信小編,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

在以前,農村交電費都是很費事的。每每到交電費時,就會有專門的人挨家挨戶去抄表,然後算出電費。最近幾年,國家花重金對農村進行改革,實行了農村電網改造工程。這項工程主要是把農村的電線換成帶絕緣體的電線,把以前的普通電錶換成了智能電錶。這項工程獲得了網友的認可,可是農民們卻回應,每月的電費漲了不少。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農民交了更高的電費呢?

農村用上智能電錶,農民這時卻遇到了這些難題

1、分時電錶不適應農村用電規律

眾所周知,城市裡都是用的分時電錶,不一樣的時間用的電費是不同的。在城市,大多數的人都是上著早九晚五的班。所以,一般晚上11點到早上7點的電費最便宜,早上7點到晚上11點最貴。但是在農村用分時電錶就不一樣了,它不適應農村的用電規律。農民朋友們用電本身就沒有規律,沒有指定的時間用電,所以分時電錶在農村不起作用,農民朋友也就多數享受不到優惠。

農村用上智能電錶,農民這時卻遇到了這些難題

2、電網改造需要收費

農村的電網改造是一筆大工程,自然需要不小的費用。電能表以下入戶線是需要村民一起集資購買,還有部分資金不足的地方電能表也是需要農民集資購買的。一般情況下,每個農戶大約要出200元左右。

農村用上智能電錶,農民這時卻遇到了這些難題

3、智能電錶敏感度更高,更費電

一開始,農民們都以為換成新的線電就會消耗的更少,電價也會隨著變得少。 而且村民們反應,現在每個月交的電費都比以前高,以前每個月只需要70元左右的電費,現在卻要將近100元的電費。其實,智能電錶的敏感度會比以前的機械錶更高,也就更費電。

農村用上智能電錶,農民這時卻遇到了這些難題

智能電錶進村本來是個好事情,可是農民朋友們卻要交高額的電費,這讓農民朋友們很是不理解。

不知道朋友們有什麼意見或者是建議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