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自製火鍋底料,你喜歡哪一種?

第一種 牛油火鍋

三種自制火鍋底料,你喜歡哪一種?​牛油火鍋,是四川火鍋的傳統,尤其在山城重慶街頭巷尾,非牛油類火鍋幾乎無跡可尋。其火鍋底料以牛油為主要材質,特徵是帶有一種動物類脂肪特有的濃香。

香料:

牛油、靈草、茴香20g-25g

香葉、丁香2g

三奈、排草、草果3-5顆

香果5-6顆

老扣

白扣

砂仁

桂皮

冰糖

八角

草果

幹海椒

乾花椒

大蒜

芹菜

小蔥

洋蔥

醪糟

雞精

味精

熬製方法:

1.熬製牛油。

2.將靈草、茴香20g-25g、香葉、丁香2g、三奈、排草、草果3-5顆(去籽留殼)、香果5-6顆(去籽留殼)、老扣、白扣、桂皮、八角、草果用清水泡十分鐘,讓香料泡軟。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去除沙子,二是讓香料的味道更容易散發出來。

3.牛油熬至油麵沒有泡沫後,放入薑片、洋蔥炸幹水分出香味後撈出,放入大蔥、小蔥、芹菜、香葉炸幹水分出香味撈出,蒜炸至虎皮狀撈出備用。

4.倒入豆瓣醬炒至蜂窩狀,倒入辣椒醬炒5分鐘,加用溫水泡軟的花椒,然後放入泡軟的香料和炸過的大蒜,在炒制的過程中要不停地攪拌,將油分離出來成火鍋底料。

5.在高湯(用老鴨、老母雞熬製的湯)中,加入冰糖、醪糟、雞精、味精,倒入熬好的火鍋底料(高湯和火鍋底料為4:6),放入姜、海椒、花椒、大蔥。

小貼士:

1.一定要少用,對人體有副作用。

2.草果、香果要去籽留殼,這樣熬製的牛油才沒有苦味;骨頭濃湯底料、魚湯底料、仔雞湯底料。

第二種 清油火鍋底料

三種自制火鍋底料,你喜歡哪一種?​清油火鍋底料,擺脫了重要的傳統火鍋原料—牛油的束縛,採用了純綠色植物油脂-清油(菜籽油),形成了它的賣點:健康飲食,為現代人綠色健康的飲食觀念所受青睞,是新派火鍋的代表。

原料:

二金條餈粑辣椒500 - 1500克

青花椒100 - 150克

菜籽油3千克

大蔥100克

薑片、大蒜各50克

郫縣豆瓣100克

香料粉35克

雞精30克

味精10克

鹽5克

高湯1.25千克

熬製方法:

1.先將青花椒用少量料酒泡約6小時,以便將青花椒的麻味更好的揮發出來,料酒與花椒的比例為1:1。

2.將菜籽油入鍋,小火燒熟,去菜油腥味,冷卻到七成熱時下大蔥節、薑片、蒜瓣小火炸香,撈出,然後下豆瓣醬、餈粑辣椒,先用中火把油熬開,再用小火慢慢炸半小時左右至香味溢出、幹香時撈出,注意炸的時候要用手勺或鍋鏟不停地翻動,以使原料受熱均勻並避免粘鍋,接著下青花椒、包有30克香料的香料包小火熬10分鐘左右至香,去渣,成老油,入盆冷卻。

3.取冷卻的老油2.5千克入鍋,下高湯攪勻,下雞精、味精、鹽、50克青花椒及香料粉5克(這些香料不用撈出,需磨成粉狀),小火熬開,即成鍋底,上桌後可以涮食各種原料。

小貼士:

1.餈粑辣椒要用二金條辣椒製成。

2.香料主要作用是提香,不能放太多,否則不香,反而發苦。八角、茴香、白蔻量要多一些,香葉、桂皮、丁香量要少。

第三種 清湯火鍋底料

三種自制火鍋底料,你喜歡哪一種?​清湯火鍋底料是以清湯為湯滷,由於清湯湯底的熬製原料選擇相當豐富,清湯火鍋的口味也是多樣的,比較常見的有三鮮火鍋底料、牛骨湯火鍋底料、羊雜湯火鍋底料等等,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味道鮮美,非常適合老人、兒童和怕辣者食用。

原料:

鯽魚1條

姜兩個

大蔥一根

大棗三個

枸杞10粒

高湯(大骨湯)一鍋

火腿腸1根

平菇適量

胡椒三粒

西紅柿1個

豬油15g

色拉油 50ml

熬製方法:

1.準備豬油,50ml左右色拉油,煎熱,喜歡火鍋油多一次的也可以多放一些色拉油。

2.放入鯽魚煎到焦黃,撈起,油留鍋中。

3.鍋裡放入大蔥,姜炒香。(最好多放一些薑片,既能去吃魚腥,又能讓湯汁更鮮美)

4.加入大骨湯(水)煮開,放入鯽魚,胡椒,熬到鯽魚軟爛,湯變奶白。

5.鯽魚不要,把湯汁倒入一個乾淨的鍋中,加入平菇,大棗,枸杞,雞精,火腿腸,熬開。

6.放入西紅柿煮一下,就可以燙入自己喜好的菜了,配上自己喜歡的蘸水碟。

小貼士:

1.勤打泡沫,才能保證湯汁乳白.大火燒開 ,用小火燉湯。

2.鯽魚要用紗布包好,避免熬爛了刺掉湯裡。 儘量用大骨湯,雞湯之類。實在沒有再用水代替。

3.大骨湯多熬一些,這樣燙菜之後水分即使煮幹了,也可以不斷的加入大骨湯,大骨湯最好不加鹽,加些姜蔥和香料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