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融资10亿美元,被万达“抛弃”后的传奇影业如何重新做自己?

完成融资10亿美元,被万达“抛弃”后的传奇影业如何重新做自己?

3天3.3亿,就在普遍认为7月将被国产片完全主导的时候,一部好莱坞大片突然悄悄打破了国产片保护月的传言,而且在排片上竟然开始碾压《我不是药神》。

传奇影业出品的《摩天营救》这个周末可谓势头正劲,首日上映就拿下1.12亿票房稳居榜首,上映2天累计票房突破2亿,3天后票房突破3亿,排片上升到了37%,超过《我不是药神》!网友不得不发出感叹,“巨石强森真的是一如既往的稳呀”。

完成融资10亿美元,被万达“抛弃”后的传奇影业如何重新做自己?

从《摩天营救》目前的趋势来看,虽然豆瓣评分只有6.6分,但是很有可能突破5亿,甚至达到6亿以上总票房。《动物世界》和《邪不压正》恐怕有些慌,在国产片压阵的暑期档,票房第二的位置难道要被传奇影业的这部动作灾难片反超获得吗?

完成融资10亿美元,被万达“抛弃”后的传奇影业如何重新做自己?

虽然北美票房惨淡,但是对于中国地区票房大卖,出品方的传奇影业应该是可以满足;而且就在上个月6月29日,据外媒Deadline报道,美国传奇影业完成了一笔额度10亿美元的融资,这笔新的融资取代了此前在2021年到底的5.85亿美元的信贷融资。换言之,传奇影业获得了更多的融资。

虽然明里暗里,传奇影业早就被被王健林剔除在万达电影的重组方案之外,但是自身融资的完成和影片的中国票房成功总算让传奇影业找到了一条重新做回自己的出路。

被万达“抛弃“,传奇影业回归纯正好莱坞本色?

客观分析可以发现,传奇影业虽然重新做回了自己,但是远未达到“恢复当年勇“的程度。

岩石强森主演的《摩天营救》虽然在中国地区票房打响开门红,三天三亿,有望成为暑期档仅次于《我不是药神》的第二名,但是其北美票房却一片惨淡,票房收入目前还不到3000万美元,远远落后于预期,并且这部电影在其他海外市场的表现也很一般,在57个放映市场仅拿到了4000万多万美元的票房。

换算一下,中国地区以外的票房大概不过也就4亿多人民币的水准,很有可能这部《摩天营救》又将成为一部由中国票房主导的好莱坞“中仓片“。

对于一部耗资1.25至1.29亿美元的电影而言,这样的票房可谓差强人意,但是话说回来,能够在中国重新获得票房青睐,对于传奇影业来说也算是一个“勉强合格“的成绩。

完成融资10亿美元,被万达“抛弃”后的传奇影业如何重新做自己?

“勉强合格”的情况,传奇影业早就习以为常,毕竟自身出品的许多影片包括《环太平洋2》《魔兽争霸》《长城》《金刚骷髅岛》等多部影片的中国票房都要好于北美,所以传奇影业真可谓是“中仓片“的始祖天尊。

从2016年35亿美元万达收购传奇影业,再到2018年7月万达电影再次重组,传奇影业被宣告正式剥离在重组方案之外,

不知不觉间传奇影业已经在这三年蜕变为了一家专业制作在北美不受欢迎,在中国颇受热捧影片的好莱坞电影公司。虽然和万达的结局夸张点说是“始乱终弃”,但是中国市场也确实曾经给传奇带来了极高的知名度和“勉强合格”的票房。

现在被万达正式完全“抛弃”后,传奇影业恐怕终于有机会重新做回自己。就在万达电影宣告重组4天前,传奇影业公司被deadline爆料要把融资规模从最初计划的5.85亿美元提高到10亿美元——这恐怕不是巧合。

获得新的10亿美元贷款后,传奇影业旋即表示:“结合资产负债表原有的现金余额以及获得的这笔新的贷款,公司将获得20亿美元的流动资产。”

完成融资10亿美元,被万达“抛弃”后的传奇影业如何重新做自己?

这样的资金到位保证了传奇影业可以重新上路,拍一些“不那么中仓片”的电影了。7月初传出消息,传奇影业将要拍摄新版的基于好莱坞经典影片IP改编的《沙丘》,并且请来了《银翼杀手2049》的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来负责这个项目。与此同时,传奇影业和Sunrise动画工作室联合宣布计划打造一部以“机动战士高达”题材改编的真人电影。

终于,传奇可以放开手做自己想做的影片,再也不用为了《长城》和《魔兽》而拼命讨中国观众喜爱了。

业绩的压力之下,做自己也不轻松

众所周知,电影公司最大的特点就是烧钱。传奇影业虽然获得了新的贷款,重新充了值,虽然从《沙丘》到《高达》,发布了新的项目,但是始终自身还是笼罩着提升业绩以便持续烧钱的压力。

完成融资10亿美元,被万达“抛弃”后的传奇影业如何重新做自己?

如果仔细观察传奇上个月拿到手的这笔10亿巨款可以发现,该笔融资基本是一个“借债“,是传奇影业和摩根大通及一家银行签署的“周转信贷”。

所谓的周转信贷,是指银行承诺借款一定额度给企业,若企业没有贷得足够的额度,则对剩余部分付一定的承诺费。如果企业信誉恶化,即使签订了信贷协定,企业也可能得不到借款。所以银行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必须满足企业的借款要求。

所以,这10亿美元只是一个额度,需要传奇影业一笔笔去申请获得,并非一口气就转到了传奇的公司账上。

由此看来,传奇烧钱拍新片的前景恐怕也并非一片光明灿烂。其实,一直以来,缺钱和亏钱就几乎一直是传奇影业的属性。

就在万达收购之前,传奇影业2014年和2015年净亏损高达22.4亿元和36.3亿元。当时,万达为了这样一年亏损几十亿的企业却愣是给出了估值35亿美金的巨额资金,让外界大感以外。万达给出的理由是“传奇影业最近两年亏损较大的主要原因包括被收购管理层加速行使期权导致非现金股权激励费用大幅增加,当年广告宣发成本较高以及对部分资产计提减值。而管理层期权已全部行使完毕,对未来业绩不会再产生影响,预计传奇影业 2016 年将实现盈利,2016~2018 年间将合计实现净利润约31亿元。”

现在看来,当时预计传奇影业可以盈利31亿元的公告真可谓滑天下之大稽。

完成融资10亿美元,被万达“抛弃”后的传奇影业如何重新做自己?

从2017年的情况看,传奇发布了三部大片《魔兽》《长城》和《金刚:骷髅岛》,除《金刚:骷髅岛》全球票房达到5.6亿美元,其他两部均不及预期。虽然传奇从未对外正式公布其2017年或者2018年的财务状况,但是正所谓“报喜不报忧”,外界预测传奇的亏损或许不会比前几年减少多少。

现在万达终于下定决心彻底“抛弃”了传奇,接下来传奇将要走怎样的道路呢?

作为一家重量级的电影公司,传奇影业曾经出品包括《蝙蝠侠》系列、《盗梦空间》、《侏罗纪世界》在内的多部大片,在全球票房上也曾经取得过极佳的成绩,但是这一切似乎都已经成为了过去时。

近些年从传奇出品的影片来看,动作类打怪电影成了传奇最爱的类型,从《魔兽》,《长城》,《环太平洋》系列,再到《金刚》系列,以至于现在正在筹备中的《沙丘》以及《高达》,我们看到的都是充斥着大量特效镜头和动作场景的“英雄人物打怪物”的情节。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传奇将会延续这一风格。

完成融资10亿美元,被万达“抛弃”后的传奇影业如何重新做自己?

当然,与过去有所不同的是,传奇将不再局限于将自己的精力时间一味地投入给中资主导的影片。就在融资10亿之后,传奇影业对外表示:“传奇影业始终在寻求与万达和亚洲市场上其他机构合作,以最大化其业务的扩张和在积累这一不断增长的市场中的优势。” 从中可以看出,传奇已经不再单独聚焦万达,他们希望的是能够将打怪兽式的作品推广到整个亚洲地区。

虽然今后传奇可以摆脱中国势力的完全影响,但是悬挂在头上对于业绩的压力势必还将进一步决定传奇未来的拍摄方向。《摩天营救》在北美地区大败而归,在中国却有希望冲击1亿美元的票房成绩,这对于传奇来说还是敲响了一个警钟:虽然万达“抛弃”了自己,但是中国市场却并没有,未来自己的影片无论如何变化,恐怕最牢靠的一块市场还是会在中国。

传奇影业的新决策者如何运筹?

2017年,包括创始人Thomas Tull(托马斯.图尔)和临时首席执行官高群耀以及传奇东方总裁Peter Loehr(罗异)在内的传奇影业高管纷纷离职,在当时传奇出品影片面临票房困境以及万达在国内市场开始捉襟见肘的敏感时期,外界纷纷对这样的人事变动表示担忧。毕竟图尔一手打造了传奇的版图,而高耀群更是推动万达投资传奇的关键人物。

后来人去楼空,传奇的决策层也面临动荡。今年一月爆出消息,原引力影视董事总经理以及安乐影业总经理姜伟已经悄悄接替罗异出任传奇东方总经理。

完成融资10亿美元,被万达“抛弃”后的传奇影业如何重新做自己?

资料显示,姜伟去年12月底辞去了香港邵氏兄弟控股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一职,他也曾担任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旗下引力影视的董事总经理。姜伟自1994年开始在索尼任职7年,在此期间参与制作并发行了《卧虎藏龙》,并且还曾经帮助发行了多部环球影业影片,包括《速度与激情》等。

由此看来,传奇影业不仅在资本运作层面在进行调整,在人事上也在迎接新的局面。只是从罗异下课再到姜伟被传接任,传奇东方的首脑之位空缺了将近半年,从中也可以看出传奇对于其中国业务的方向确实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

所谓人在事在,人走事砸。或许,对于传奇来说,真正的关键不在于又融了多少钱或者是否能随着万达重新打包上市,而是在于究竟是怎样的人来帮助自己进行内容和管理上的决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