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正面臨五大潛在風險,你還要買嗎?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已然成為人們日常的話題之一。

房地產這兩年的火熱程度,讓很多朋友都在討論,這個城市升值空間大,那個城市房價已經翻倍了等等之類的,我們也可以看到,經過一年多的調控後,與過去相比,可以說階段性成效明顯。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潛在風險還是存在的,一起看看吧!

樓市正面臨五大潛在風險,你還要買嗎?

首先,不動產佔家庭資產比例過高。

從有關數據來看,我國家庭資產配比中,房產仍排在第一位,平均佔比超70%。要知道按照知名財經評論員葉檀的觀點,房產佔家庭資產的比例最高不能超過50%,可見當前的實際情況遠遠高於這一水平。

樓市正面臨五大潛在風險,你還要買嗎?

其次,個人持有房產套數差距大。

每年當官方發佈半年或年度人均住房面積的數據是總是能引起廣泛討論,爭論的焦點在於為何人均住房面積不低,甚至可以說是相當的高,可現實卻並非如此。

拿去年來說,2016年全國人均住房面積超過40平方米,按照其他國家的情況來看,或許當這一數據超過35平方米就要表明該區域內庫存過大。也就是說就數據而言,我國的住房面積不能說少,但是個人持有房產套數差距大。

樓市正面臨五大潛在風險,你還要買嗎?

再者,投機炒房。

經過本輪調控以後,要說人人炒房時代成為過去式,這個不會否認,但我們應該認識到現在還抱有通過炒房來致富的人不算少。對於這個問題,更希望“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早日實現。

樓市正面臨五大潛在風險,你還要買嗎?

四是經濟增速對於樓市繁榮的依賴。

這是長期存在的現象,即便是近幾年,依賴程度越來越低,官方也反覆強調,經濟應由重“速”向重“質”轉變。中立地說,一切都在向好發展,但仍舊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樓市正面臨五大潛在風險,你還要買嗎?

最後一點是老生常談的問題,可以說是住房的投資屬性被無限放大,也可以說是金融槓桿過度使用。所以,本輪調控中堅定的遏制投機炒房行為是明智之舉。

目前的種種跡象表明,未來的房地產調控將以這5點來展開。也就是說在“住房不炒”定位不會改變,要想住房迴歸居住屬性,只有不斷打擊炒房,那麼,你還要買房嗎?可以預計,租賃住房、共有產權房等各類房源將佔據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

樓市正面臨五大潛在風險,你還要買嗎?

不管你是通過哪種方式買房,你都應該清楚,買房暴富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理性買房才是王道。或許,未來買房將不再是實現住有所居的唯一途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