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P2P平台爆雷了,餘額寶和網商銀行能獨善其身嗎?

近期,P2P平臺接連倒下,大多都跑路了,小部分清算。新聞媒體輪番播放,把這一風波扯得極為火熱。那些投資者呢?只能乾瞪眼,看著自己的錢無故蒸發了。

不過,也有一些不甘心的投資者,他們試圖維權,想把蒸發的錢給整回來。於是,就有了領頭人,讓各位投資者出一些錢,好去請律師之類的,通過打官司,把錢給弄回來。結果呢?領頭羊建了群,收了錢之後,就把群給解散了。 投資者再次被套路,雪上加霜。這不禁又讓人感慨:一切都是套路。誠然,套路還真的無處不在。

一些P2P平臺爆雷了,餘額寶和網商銀行能獨善其身嗎?

都說,P2P的危機來了。危,是平臺倒閉,投資人的血汗錢打水漂。機,是平臺正規化,行業健康發展,投資人可放心投資。投資有風險,這誰都知道,即便是把錢存在銀行裡,銀行也不能確保你資金的安全。畢竟,銀行也會倒閉啊!何況還是尚不成熟的P2P平臺。

P2P理論上的運營原理

P2P也就是點對點借貸,本意是好的,減少中間環節,節約了成本。比如,以往社會上的借貸主要通過銀行進行,出借人把款項存入銀行,銀行在把資金貸給借款人,主要利潤被銀行拿走。而通過P2P,出借人與借款人可以直接交易,減少銀行環節,雙方獲益。

舉個例子:小明把10萬元以2%的存款利率存入A銀行,A銀再以8%的利率貸款給小張。這樣銀行賺取了中中6%的差價(當然同時承擔了小張不還款的風險);而通過P2P小明與小張可以直接對接,比如小明以6%的利率借款給小張,這樣小明較以往增加了4個點的利潤,而小張節約了2個點的支出,雙方都獲利,虧的是以往的銀行。那麼為什麼平臺會頻頻爆雷。

一些P2P平臺爆雷了,餘額寶和網商銀行能獨善其身嗎?

暴雷的外部因素

(1)金融去槓桿

國家在金融領域持續去杆槓,宏觀經濟環境越來越收緊。通俗一點講,就是市場上流動的錢變少了,借錢變難了!

企業融資成本增加,資金鍊緊張,生意也就變得難做了,直接結果是企業盈利能力下降,向P2P平臺借的錢逾期或者還不上,從而導致P2P平臺逾期率和壞賬率飆升。當P2P平臺的兜底能力達到極限時,就很容易出現兌付困難的情況。

(2)監管政策擠壓

“備案之劍”遲遲不落地,備案的延遲造成企業合規化成本不斷增加,在資金實力不足、自身存在各種問題的情況下,維持平臺正常運營的難度加大。

同時,監管部門不斷釋放出對P2P市場增強監管力度的信號,比如前文說到的郭的發言,讓P2P市場的未來充滿變數。

(3)媒體推波助瀾

各類媒體對P2P暴雷平臺的輪番炒作、有意渲染各種緊張氣氛,再加上老賴的各種方式的“助攻”,從側面增加了投資者的緊張程度,導致投資人擠兌和觀望,同時也造成P2P平臺獲客成本上升、資金鍊緊張,合規運營的平臺更加也難以經受這樣的折騰。

(4)催收行業不規範

財翁對監管部門嚴禁“暴力催收”的政策是舉雙手歡迎的。但是,靠“擼口子”度日的老哥們卻把這一政策當做賴賬的“尚方寶劍”,這無疑大大增加了P2P平臺收回本息的難度和成本,甚至直接成為導致平臺倒閉的重要因素。

儘管國家正在出手整治老賴,但催收行業的不規範始終是制約P2P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暴力催收要明文嚴禁,文明催收也希望能有律法保障。

一些P2P平臺爆雷了,餘額寶和網商銀行能獨善其身嗎?

餘額寶和網商銀行能獨善其身麼?

餘額寶與網商銀行跟P2P完全不是一個性質的產品,不存在爆不爆雷的情況。

1、餘額寶

餘額寶屬於貨幣基金,其投資的都是銀行存款、票據等產品,風險度極低,號稱準存款,而且其本身不像P2P一樣承諾具體的收益,餘額寶所有的收益都是按照實際投資的收益來進行分配,因此有起起伏伏,它沒有P2P到期的兌付壓力。另外餘額寶所有資金投資蹤跡均可查,資金明確,不存在龐氏騙局或私自挪用的可能。

一些P2P平臺爆雷了,餘額寶和網商銀行能獨善其身嗎?

2、網商銀行

網商銀行和我們平時看到工行、建行這類性質一樣,是正規成立的銀行,只是它主要是網絡銀行,沒有設立實體網點,你在網商銀行上的存款也是受《存款保險條例》保障的,即使網商經營不善倒閉,你也可以獲得50萬元的賠償。

因此餘額寶與網商雖然也是在互聯網上開展業務,但兩者與P2P完全不是一個性質的產品,不存在對比性,可以明確告訴你,餘額寶及網商不存在爆不爆雷的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