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重於泰山」——灌口街道開展地質災害避險應急演練

「安全重于泰山」——灌口街道开展地质灾害避险应急演练

即將進入雨季汛期,為了檢驗和提高灌口街道在極端氣象條件下,實施提前避險轉移和應急處置能力,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防災避災意識,4月26日,灌口街道在靈巖社區進行地災提前轉移和臨災避險演練。灌口街道負責人,各社區、機關各室所相關工作人員、居民群眾等參加此次演練。

「安全重于泰山」——灌口街道开展地质灾害避险应急演练
「安全重于泰山」——灌口街道开展地质灾害避险应急演练

此次演練設定灌口街道靈巖社區因受到滑坡威脅,在即將遭受強降雨情況下,灌口街道辦收到市國土資源局、市氣象局聯合發佈的地質災害氣象二級預警後,及時啟動《都江堰市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和《灌口街道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在都江堰市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組織、指揮有關部門各負其責,用最短的時間組織滑坡危險區內安置點居民安全撤離,並實施防災減災有效措施。

「安全重于泰山」——灌口街道开展地质灾害避险应急演练

現場,由灌口街道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地質災害應急防治工作的指揮和部署。綜合協調、搶險救災、救災安置、治安維護、醫療疾控、交通保障等6個小組在領導小組的指揮下開展演練。

「安全重于泰山」——灌口街道开展地质灾害避险应急演练「安全重于泰山」——灌口街道开展地质灾害避险应急演练
「安全重于泰山」——灌口街道开展地质灾害避险应急演练「安全重于泰山」——灌口街道开展地质灾害避险应急演练
「安全重于泰山」——灌口街道开展地质灾害避险应急演练「安全重于泰山」——灌口街道开展地质灾害避险应急演练
「安全重于泰山」——灌口街道开展地质灾害避险应急演练「安全重于泰山」——灌口街道开展地质灾害避险应急演练

地質災害預防知識不僅對於居住在災害點位周圍的人們有很大用處,在我們平時出行、旅遊的時候也有很大幫助,所以讓我們再來複習一下這些知識吧~~~

1地質災害會滯後 群眾回遷要留意

地質災害的發生有比較明顯的滯後效應,暴雨或強降水過後3天內是地質災害高發期。因此,轉移出來的群眾回遷時,一定要確認居住房屋周邊安全才能回遷。

2注意觀察異常現象 不要存僥倖心理

地質災害的發生通常具有一定的前兆,在災害性氣候(颱風、暴雨、強降雨)來臨之前,居住在地質災害點或潛在地質安全隱患點(房前屋後高陡邊坡)附近的住戶、單位有關人員要加強巡查,主要看房前屋後的排水溝是否暢通,邊坡是否出現裂縫等發生地質災害的前兆跡象。

3牢記三件事 先逃再報後施救

首先是逃。發生地質災害的部位很可能不會立即穩定,再次成災的風險往往較大,受威脅人員要在第一時間遠離受威脅範圍。

滑坡發生後,應向滑坡兩側跑,而迎著滑坡向上跑或者順著滑坡前進的方向跑都是很危險的。地面塌陷發生後,立即遠離塌陷坑,遠離出現變形、裂縫的房屋。如果碰到泥石流,要立即向溝谷兩側的山坡上跑,離開低窪的溝谷地帶,當然也不要停留在土質鬆軟不穩定的地方;千萬不要爬到樹上躲避,因為泥石流不同於洪水,在泥石流流動過程中樹木可能被撞斷捲入泥石流。

其次要報告情況。山區地質災害發生後,道路、通訊毀壞,無法與外界溝通,應該派人將災情向就近的鄉鎮(街道)政府、村(社區)報告,以便儘快開展救援。地質災害施救是一項專業性、風險性均較強的工作,發生後不要盲目施救,而應立即通過電話、手機向就近政府報告災情,在電話裡獲得施救指導。

同時,群眾還應學會簡單的自救。地質災害發生後1小時是緊急救援的黃金時間,在此期間救出的受傷人員,其生還幾率將大大提高。初級自救應遵循以下原則:在不會對被埋人員造成二次傷害的前提下,儘可能標記好具體位置;在自救時,自救人員分兩撥,一撥觀察坡體變形,一撥現場挖土;如果有人力難以搬動的石塊,應呼叫專業救援。

「安全重于泰山」——灌口街道开展地质灾害避险应急演练

主 管:中共都江堰市灌口街道工作委員會

都江堰市人民政府灌口街道辦事處

主 辦:都江堰市灌口街道綜合科

主 編:李立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