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博士种地年销售额逾亿,农村新实体经济大有可为

当前中国社会的就业市场情况是大学生过剩,技术工人紧缺。今年大学毕业生高达820万,再创历史新高,可以想见,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有多惨烈。很多毕业生想着能进入如腾讯、华为之类的大公司,但能进去的毕竟是极少数;也有一些想着能自己创业,在互联网时代,开个网络公司似乎很流行,但经历市场大浪过后,能活下来的少之又少。

在招聘会上,一些稍微过得去的单位摊位上都是人山人海,无数大学生怀揣着理想,希望能找一份体面一点的工作。至于是那些好单位,那就是水泄不通了。可惜僧多粥少,估计他们当中大多数很难一下子找到理想的工作,只能继续回家啃老。

面对就业难题,各种媒体正积极引导大学生端正就业观,从容就业。因此,也有一些大学毕业生甚至硕士、博士生,将目光转向农村,却获得丰厚的回报。来看以下这些在农村“淘金”的高学历人才:

医科大女生养猪

辽宁的王敬在锦州医科大学毕业后,原本打算考公务员的她,不顾家人反对办起养猪场,经历数次波折,她咬咬牙坚持过来:能咋办?硬着头皮上啊!如今她的养殖场年产值达350万,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养猪大户,她说自己就喜欢养猪!

海归女博士种地

江宇虹18岁成为上海市的高考状元,26岁在英国获得管理学博士头衔。回国后,曾担任某知名电脑品牌的大中华区高管,2008年,她还成立了自己的云计算公司,专门为跨国集团提供数据分析。然而,2010年,江宇虹把家搬到了农村,她驾着拖拉机开荒、种地,体验劳动,也亲手画图、盖房子, 在一片废墟上建起了自己的家。2016年她又把农场开到了上海、杭州,实现了企业年销售额上亿元。

女博士种地年销售额逾亿,农村新实体经济大有可为

女生回乡养鸡修路

青海互助县25岁的孙晓燕大学毕业后,决定回家乡创业。她在大山深处建起一家养鸡场。她自称如今月收入4万元左右。因为大山里交通不方便,孙晓燕和父亲还自己掏出90万元修建了一条公路。

青年创业卖羊粪

河南驻马店正阳县兰青乡,小伙郭俊俊大学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科研单位的工作机会,返回家乡扎根基层当起“羊倌”,生产各种成分的羊屎蛋,被朋友戏称“粪先生”。

其实,类似例子还有很多。这些大学生没有像大部分同学一样,一窝蜂地涌向互联网行业创业,而是选择了年轻人都不愿意从事的农业。可见,在虚拟经济大行其道的今天,如果选对了途径和方法,实体经济还是大有可为。就拿以上大学生选择的农村创业项目来说,大学生因为知识与眼界,想法和做法都与以往老一辈大为不同。他们通过科技创新、市场化运作,种地、养殖不再是低产出低收益的项目,而是形成规模、打造品牌,创造更高的收益。

女博士种地年销售额逾亿,农村新实体经济大有可为

大学生农村创业也不一定限定在种地与养殖,在互联网时代,农业也可以拥抱互联网,形成农村的新型实体经济。

比如打造农村生鲜电商项目。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食物平时要求越来越高,新鲜的农产品、水产品等需求量急剧增加,再加上如今线上购物的便捷打开了农产品的销路,生鲜电商的项目发展潜力较大,并且为了确保产品的品质以及减少在运送途中的损耗,接通冷链物流服务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比如以休闲农业结合有机农业。乡村旅游业的开发带动了我国休闲农业的迅速发展,虽说发展潜力较大,但是如果可以结合有机农业的话,就可以收获两份的收入,大大提高农村土地的使用效率。上文中提到的种地女博士,在农场形成规模效应之后,又开始打造自己的乡村民宿,希望有更多城市人群能到乡村感受自然。当然,通过互联网进行宣传和揽客,是目前必不可少的途径。

女博士种地年销售额逾亿,农村新实体经济大有可为

再比如投身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环境以及土地的破坏问题较为严重,发展生态农业可以很好的保护自然资源,属于发展前景好的项目。当下,就连在基金、股票市场上,环保以及新能源行业都是潜力股。目前市场上流行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虽然价格较一般农产品高出很多,而且行业还不规范,但仍有不少消费者会选择购买。因此,生态农业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农村发展项目,例如特色种植、养殖等等。创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能盲目,更要谨慎。大学生如果想去农村创业,还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调研项目的可行性,相信只要通过努力,很有可能从泥土中挖出“金子”。(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