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1W+文章後,我總結出這5條爆款心理學,爆文培訓班從來不教你

親愛的朋友們,能妹今天想給大家講道理,不管你們愛不愛聽,反正我是要講的。

看過1W+文章後,我總結出這5條爆款心理學,爆文培訓班從來不教你

當然,如果你不想聽,建議直接拉到文末,有終極絕招,看完你會更加絕望。

今天主要通過案例結合理論的形式,幫助大家理解那些高流量的文章在選題、內容寫作以及標題中存在的內在邏輯,正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瞭解這些底層核心的原理,至少可以讓你很好的識別出那些有效的標題及內容形式,畢竟這些東西並不是空穴來風,可是能妹日日夜夜從數以萬計的文章中費勁心思總結驗證出來的。條條正中紅心,江湖人稱能半仙。

看過1W+文章後,我總結出這5條爆款心理學,爆文培訓班從來不教你

跟我相關→相關性,我用的,我喜歡的、我想知道的

注意一下那些閱讀量比較好的文章的標題,標題中如果直接插入一個第一人稱“我”或者“你”也會覺得整個標題是毫不突兀的,因為它給消費者呈現了一個熟悉的生活場景或者心理場景,讀者很容易有代入感,併產生共鳴。

當然直白如:看看你是嗎?看看有你嗎?這一類一般都是會被讀者嫌棄的(具有一絲迷人又古怪的反派色彩)……

經典栗子看這幾個:




趨利避害→利益性,要麼恐懼訴求要麼承諾利益

一般來說恐懼訴求比承諾利益會更有效,因為恐懼是人類的本能,而承諾利益說白了也是利用人類對損失的敏感性的一種心理,所以針對用戶,要說出他們真正擔心的事情,而不是無關痛癢。但很多時候缺乏實際的體驗,痛點不好把握,此時不要強行恐懼訴求,一不小心還會變成令人討厭的標題黨,不如建議其他的手法。

經典栗子看這幾個






情緒最易被喚起→情緒性,情緒和理智不能同時存在,情緒引發行動

對比進行battle(大牌—國貨,高價—平價),爭議的觀點(顛覆認知,跟大眾對著幹)、共鳴的情緒(具有代入感、參與感的經歷)。

另外激發人們情緒的方法,一種是提供強烈的利益承諾,衝昏人們的頭腦,一種是提供顛覆性的觀點,帶著你的立場和偏見。而且很多人都會不服氣的那種。

經典栗子我們看這幾個:





多信息線索喚起感知→具體性,有名氣的、有畫面感的,有細節的

人類的記憶有情景記憶、語義記憶、情緒記憶,這些都跟大家的認知經驗有關,所謂你說的東西越有名氣,越具體,知道的人就越多,對於人們不熟悉的事物,你要提供參照和對比,所謂的一種蹭熱度的感覺。也就是說,你的標題要多用人們熟知的名詞,提供儘可能多的信息,構建一個有故事、有畫面的場景。

經典栗子看這幾個:




需求滿足具有優先級→進化的本能,不同話題不同訴求手段

經典如馬洛斯需求層次理論

看過1W+文章後,我總結出這5條爆款心理學,爆文培訓班從來不教你

所以我們不難理解健康類、社會類這些有關我們自身健康以及周圍環境安全的話題會引發我們主動的關注。中老年人對服裝的要求肯定和要求新潮的年輕人不同,人們關心房子的裝修問題多餘房間的裝飾,有些象徵地位和品位的物件很容易就會引起人們的關注比如文玩收藏、紅木傢俱。另一方面給我們的啟示是,要把產品中對消費者而言最重要的部分展示出來,產品應該有其獨具的優勢與其他產品區別開。

這個不給栗子了,大家自己感受吧。

其實吧,能妹知道,這些道理很多作者都懂,那麼問題來了。

為什麼道理知道那麼多,還是寫不好一篇文章。

不是道理沒用,是你嘗試後,發現是你沒用啊,兄dei!

看過1W+文章後,我總結出這5條爆款心理學,爆文培訓班從來不教你

好,我講完了,大家可以來誇我了,虛情假意的也可以,我們漂流瓶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