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沈括

沈括(1031—1095),字存中,號夢溪丈人,漢族,浙江杭州錢塘縣人,北宋政治家、科學家。


中國科學史上的座標——沈括

沈括出身於仕宦之家,幼年隨父宦遊各地。嘉祐八年(1063年),進士及第,授揚州司理參軍。宋神宗時參與熙寧變法,受王安石器重,歷任太子中允、檢正中書刑房、提舉司天監、史館檢討、三司使等職。元豐三年(1080年),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經略安撫使,駐守邊境,抵禦西夏,後因永樂城之戰牽連被貶。
中國科學史上的座標——沈括


中國科學史上的座標——沈括

晚年移居潤州(今江蘇鎮江),隱居夢溪園。紹聖二年(1095年),因病辭世,享年六十五歲。
中國科學史上的座標——沈括


沈括一生致志於科學研究,在眾多學科領域都有很深的造詣和卓越的成就,被譽為“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代表作《夢溪筆談》,內容豐富,集前代科學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被稱為“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
中國科學史上的座標——沈括

沈括是個全才,天文、數學、地理、生物、醫學、物理……每一門都有成就,與西方的達芬奇一樣。

中國科學史上的座標——沈括

沈括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成就,《夢溪筆談》是沈括寫作生涯中非常具有意義的一筆。《夢溪筆談》是沈括在晚年所著,囊括了沈括一生的所見所聞。《夢溪筆談》被英國科學大師稱之為“中國科學史上的座標”,而沈括本人則被大師指是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中國科學史上的座標——沈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