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會戰,中國軍隊殲敵11萬,軍威大振,卻留下了一個千古遺憾

抗戰時期,中國守軍由於裝備落後,兵員素質和日軍相差很大,雖然有人數上的優勢,然而還是敵不過天上有飛機、海中有軍艦、陸地有強大火炮的日軍進攻,因此雖然中國軍隊浴血奮戰,但是往往在付出巨大的傷亡之後,還是會被擊敗。

長沙會戰,中國軍隊殲敵11萬,軍威大振,卻留下了一個千古遺憾


從1937年中日全面戰爭爆發以來,國民政府已經和日軍展開了數次大型的會戰,雙方投入的兵力一共多達數百萬。淞滬會戰,國軍投入上百萬的守軍,精銳盡出,而日軍方面也出兵達20多萬,看似中國守軍有絕對優勢,但日軍卻佔據了海軍和空軍優勢,在憑藉炮火戰鬥的時期,人數的優勢已經不能決定勝利的走向。所以,中國守軍在陣亡30萬人之後還是丟失了上海。

之後的南京保衛戰、徐州會戰,雖然中國軍隊取得過一些局部的勝利,但是對於整個戰役來說,最終還是失敗了。真正體現中國軍人威風的大型會戰也就只有長沙會戰了。


長沙會戰,中國軍隊殲敵11萬,軍威大振,卻留下了一個千古遺憾

中日之間的長沙會戰,進行時間之長、傷亡人數之多都堪稱歷次戰爭之最。從1938年9月至1942年2月,長沙會戰持續了足足三年半,幾乎時全面抗戰時間的一半。

長沙會戰是中國守軍殲敵最多的大型會戰。


長沙會戰,中國軍隊殲敵11萬,軍威大振,卻留下了一個千古遺憾

長沙會戰發生在中日戰爭的相持階段,中國守軍在薛嶽的指揮下,取得了首次重大的勝利。

第一次長沙保衛戰1939年9月,日軍在岡村寧次的指揮下,企圖佔領長沙,中國守軍按照戰前部署,在長沙城下重挫日軍,取得了第一次長沙保衛戰的勝利。

1941年9月7日,日軍展開了第二次長沙會戰,中國守軍在長沙外圍的瀏陽河和撈刀河地區與之激戰,日軍由於戰線太長導致補給不足,加上中國守軍第六戰區配合作戰,猛攻宜昌,日軍迫於無奈只得撤退。

1941年12月23日,日軍發動第三次長沙會戰,中國將領薛嶽自創“天爐戰法”,將日軍打的撤換指揮官,殲敵無數,再次挫敗了日軍的戰略目的。


長沙會戰,中國軍隊殲敵11萬,軍威大振,卻留下了一個千古遺憾

三次長沙保衛戰,中國軍隊傷亡9萬多人,而日軍傷亡11萬人左右,而且還未達成戰略目標。可以說這三次長沙保衛戰中國軍隊取得了巨大的勝利。

長沙會戰打出了中國軍民的精氣神,讓中國在在世界上揚威吐氣,但是在勝利的背後,卻留下了千古遺憾。

那就是長沙會戰期間,蔣介石曾下達過所謂的“焦土抗戰”命令,長沙城毀於一旦,這就是中國抗戰史的三大慘案之一的“文夕大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