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村民心裡的「苗書記」——記水城礦業集團大灣煤礦選派到鐘山區大灣鎮臘寨村駐村第一書記彭正全

“三十里烏蒙,二十里千瘡。三百戶苗寨,二百戶貧窮。”

這是鐘山區大灣鎮臘寨村昔日的真實寫照……

自駐村第一書記彭正全到臘寨後,一切在靜悄悄中發生著變化。

六盤水市鐘山區大灣鎮臘寨村駐村第一書記彭正全通過“一頭兩翼”“1·3”工作法等在“貴州屋脊”駐出了一條農村治理有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群眾認可的“臘寨路徑”,激活了“鄉村振興”的“一池春水”。

如今,臘寨村村集體經濟達98.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 5360元。紅香蒜、魔芋、板栗、辣椒等立體產業逐漸形成,一棟棟新居佈滿鄉間,一條條通組串戶路四通八達,通向臘寨振興不遠未來。

“一頭兩翼” 凝聚黨心民心

“去村委打個證明找不著村幹部”、“我的戶口拖了一年才解決”、“上次種的我們都沒有收入,又要種植馬鈴薯,我不願意”。

大灣鎮臘寨村支部班子服務能力不強,產業發展舉步維艱,群眾對村支“兩委”怨聲載道,駐村工作難做,也因此在2017年初被評為軟弱渙散黨組織。

剛到臘寨村駐村的彭正全在心裡打起了“退堂鼓”,但心裡另一個聲音堅定決絕。“組織選我來臘寨駐村幫扶,是讓我來解決問題的,不是享樂的。”

村看村,戶看戶,臘寨要看黨支部,村民能否脫貧致富,也要看這個關鍵“領頭”。彭正全從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入手,先後組織黨員幹部開展培訓共8次90人,從致富能手、復轉軍人、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優秀大學生村官中幫助培養了8名村後備幹部,發展6名黨員,“領頭”的生機和活力得到加強。

“群眾積怨深的一個最大原因是村“兩委”服務能力不強,監督不到位,群眾肯定會對村‘兩委’有怨言。”彭正全說。

“領頭”有生機,“陣地”和“制度”這個騰飛的“兩翼”不能落下。

彭正全帶領駐村工作組拉贊助、整合上級補助資金,投工投勞,先後投入30餘萬元,在村辦公所改建了佔地面積400餘平方米,集辦事服務、群眾調解、黨小組活動、新時代農民講習等為一體的開放型、便捷式、綜合性服務場所。

彭正全按照黨員“定人、定時、定點”的原則推行“3定”規定,監督村黨員幹部為群眾辦事“馬上就辦”,讓群眾“最多跑一次”。

“現在為孩子開上學證明,不到十分鐘就辦好了,我為彭書記點贊。”村民楊鎮偉激動地說。

“1·3”工作法 群眾為“駐心”點贊

一週一宣講,通達上下情。

“簡單來說,就是國家堅持讓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比如,我們房子越住越大,收成越來越多,日子過得越來越好,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都是‘鄉村振興’給我們帶來的變化……”一週一宣講會上,彭正全正在給村民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

為及時掌握民情民意,準確通達上下情,當好接線員,彭正全發明了“1·3”群眾工作法,疏通了從頂層設計到基層實踐的經絡。

一週一調解,以公心贏民心。

因經濟發展乏力,臘寨村積累了許多矛盾,為此,彭正全邀請部分村民代表“一週一調解”,以公心贏民心。2016年6月,彭正全剛到任不久,瞭解到臘寨村三組村民段某和楊某從2013年起因土地權屬產生糾紛,多年來雙方屢次爭執,彭正全組織部分村民代表現場調解,公正地擺事實講道理,最終雙方達成一致,同意將產生糾紛的土地讓出來建機耕道。

一週一實事,與群眾心貼心。

在駐村工作中,彭正全一直秉持“跟老百姓面對面,不如和大家肩並肩”的理念,一週為群眾辦一件實事,臘寨一組苗族群眾張光輝到入學的年齡,卻因無出生證明不能落戶,也不能辦理入學手續。彭正全瞭解情況後,多方協調為孩子落戶,辦理入學手續,張光輝親切的稱他為貼心“苗書記”。

“這樣的幹部難找,可靠、貼心!”通過“1·3”工作法,彭正全用他的一次次“肩並肩”換來群眾發自內心的點贊,也成了村民口中親切的“苗書記”,2017年月10月,臘寨村正式從軟弱渙散黨組織出列。

黨員帶頭 “多種經營”助百姓富生態美

以前的臘寨因過度採煤,水土流失嚴重,地形地貌受到嚴重影響,村民生存環境惡劣、生活貧困,村集體經濟也極為薄弱。

“山區土地資源適宜性廣,可以利用閒置土地發展多種產業、搞多種經營。”彭正全在學習黨的十九大報告時悟出了臘寨村的產業發展之道。

彭正全和村支“兩委”反覆研究,制定了全村產業發展規劃,春天種植魔芋,同時利用閒置土地種植辣椒,秋季種植大蒜,25度以上坡耕地種植板栗、核桃,在不能發展種植的土地和25度以上的坡耕地可以發展林下養蜂,發展多種產業,多種經營,讓經濟和生態雙豐收。

藍圖繪就,然而群眾積極性並不高,要先幫助群眾甩掉思想包袱。

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彭正全帶領2名黨員致富帶頭人到各個市場選種,聘請農業專家,利用自己積蓄從村民手中流轉了10餘畝土地種植紅香蒜,幾個月後,大蒜長勢良好,群眾開始“紅眼了”。

“老彭,我決定了,如果你還願意,我要跟著你一起種大蒜,”曾經滿是牴觸情緒的王大爺撓著頭不好意思地說。

2018年“春風行動”中,彭正全帶領群眾種植優質品種魔芋1300畝,辣椒300畝,馬鈴薯570畝。在25度以上坡耕地種植板栗200畝、核桃1200畝,花椒600畝,櫻桃300畝,李子200畝,實現林下養雞1200羽、養蜂200箱,發展生豬養殖200頭,共計帶動貧困戶65戶 250 人,預計將為每戶村民增收5000元。

現在,臘寨村產業競相齊放,既有經濟又有生態,群眾獲得感越來越強。

接下來,彭正全將在“鄉風文明、村容村貌、旅遊產業鏈延伸”上發力,通過文化厚植、“4510”工程、發展關門山水庫旅遊等方式,真正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農業成為有幹頭、有說頭、有看頭、有賺頭的產業,讓臘寨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