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鎮北台


長城第一臺

明長城現存的最大烽火臺,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據今有400多年的歷史。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鎮北臺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鎮北臺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鎮北臺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鎮北臺

明朝初年,帝國在榆林城以北設立市場與蒙古人進行貿易,稱為“互市”。

但自互市以來,蒙古人經常伺機南下,越過邊境掠奪財物。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鎮北臺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鎮北臺

為了邊城的安全,明成化十年(1474年),延綏巡撫餘子俊,在秦、隋長城的基礎上,歷時4個月修築起“延綏鎮長城”,以及供蒙古人納貢的“款貢城”。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鎮北臺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鎮北臺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鎮北臺

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又在長城南北顯要處,紅山之上款貢城西南角築鎮北臺,居高臨下,以便觀察敵情和互市情況。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鎮北臺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鎮北臺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鎮北臺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鎮北臺

如今

烽火不在,硝煙散去

耳邊除了呼嘯的風聲

再也聽不到戰馬的嘶鳴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鎮北臺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鎮北臺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鎮北臺

曾經,戰時

蒙古騎兵南下

高臺上便狼煙升起

守城將領登上頂層,指揮戰事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鎮北臺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鎮北臺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鎮北臺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鎮北臺

和平時期

臺下的貢城內

蒙古使者穿梭往來

朝廷款待,接收納貢與洽談邊貿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鎮北臺

牧民趕著牛羊,馱著各類皮毛,從草原的深處來到這裡。漢族商人帶著布匹、綢緞、鹽茶,從內地趕來。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鎮北臺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鎮北臺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鎮北臺

登上鎮北臺,遙望四方

據說天氣晴好時

向東,隱約看到幾十公里外的黃河

向北,則是塞外的鄂爾多斯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鎮北臺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鎮北臺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鎮北臺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鎮北臺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鎮北臺

遺留下來的夯土城牆。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鎮北臺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鎮北臺

現在的鎮北臺,是近年來修繕的。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鎮北臺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鎮北臺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鎮北臺

鎮北臺西南大約800米處,是明代易馬城遺址,當年蒙漢民間自由貿易的城池 ☟ ☟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鎮北臺

在易馬城,遙望鎮北臺 ☟ ☟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鎮北臺


鎮北臺,如何到達...

在長城南路口坐公交車,半個多小時,到達終點站。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鎮北臺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鎮北臺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鎮北臺

右手方向是鎮北臺,左手方向通往紅石峽。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鎮北臺

下車後順著右手的小路,前行。沒幾分鐘,鎮北臺依稀可見。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鎮北臺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鎮北臺


逐草四方,沙漠蒼茫

榆林系列的背景音樂,選用了吉他版的,83版《射鵰》的主題曲之一。

的詞曲作者,分別是鄧偉雄與顧嘉輝。兩人都沒有去過草原大漠,但無論是歌詞還是作曲,都讓人有種置身於塞外的感覺。

作曲者顧嘉輝,可以說是香港流行音樂的教父級人物,在內地流傳甚廣的,曲作者也是這位顧嘉輝。

顧嘉輝與香港另一位音樂鬼才:黃霑,組成了香港流行樂壇的“輝黃二聖”黃金組合。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鎮北臺

圖/來自網絡

得益於“仙劍奇俠”類遊戲、“古裝仙俠玄幻”影視劇和網絡歌曲的流行,近年來逐漸壯大,最初的代表作來自周杰倫與方文山組合的東風破、發如雪、青花瓷、菊花臺等。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鎮北臺

圖/來自網絡

但說起,周杰倫與方文山組合,恐怕還得拜倒在“輝黃二聖”之下,在他們面前談,分秒之間就被虐的滿地找牙。


上海灘、笑傲江湖...,影視劇被翻拍過N次,但“二聖”創作的主題曲,都被保留了下來,畢竟那時是香港樂壇花正紅、香正濃的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