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喝酒」正式進入「第二季」全國推廣階段

近期,隨著天津市即將全面推廣使用“乙醇汽油”,燃料乙醇產業再次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但天津推廣使用乙醇汽油並非是一枝獨秀。目前,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南、安徽、廣西、河北等11省早在多年前就已經在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了。但乙醇汽油的使用一直不溫不火。2017年9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15個部委聯合下發的《關於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到2020年,要在全國範圍內全面推行乙醇汽油,基本實現全覆蓋。可以說,此時乙醇汽油正式進入”第二季”-----全面推廣階段。

汽車“喝酒”正式進入“第二季”全國推廣階段

一、解難答疑

汽車“喝酒”進入“第二季”全國推廣階段將拉開能源結構重組的大幕,對石化產業與生物能源產業產生重大影響,也涉及到大氣環保、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糧食安全、農業秸杆變廢為寶等重大命題。是涉及到社會發展與自然環境保護的大課題,關係到億萬農民、數億有車一族的切身利益。

汽車“喝酒”正式進入“第二季”全國推廣階段

汽車“喝酒”正式進入“第二季”全國推廣階段

什麼是乙醇汽油?

乙醇汽油就是用90%的普通汽油摻入10%的乙醇形成的混合燃料。可以減少汽車尾氣中的顆粒物和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可防治大氣汙染,改善環境。在全世界關注環境保護,全中國提倡綠水青山的今天,乙醇汽油的出現令人有清風撲面之感。

汽車“喝酒”正式進入“第二季”全國推廣階段

什麼是乙醇?

乙醇就是人們平常所說的酒精,可溶於水,無色透明,易揮發易燃,燃燒後無煙無異味。以水和二氧化碳的方式排放。在成品油中摻入10%的乙醇,等於是減少了10%的汽油燃後的尾氣排放。有效減輕對大氣的汙染。

乙醇從哪裡來?

目前,用於燃料的乙醇,主要從大自然中產生的糧食、秸杆中來。其方法主要分為生物酶發酵、聯合生物加工兩種方式。聯合生物加工也是採用了生物酶的原理,但應用了現代的科學技術,節約大量的生產成本。

生產乙醇的原料哪裡來?

生產乙醇的原料分兩種,一種是糧食,一種是秸杆類物質。

生產乙醇的糧食一般是指存於國庫已經過期的糧食。國庫每年都收購大量的糧食,目的是平穩糧食價格,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吃不完、用不掉而過期的糧食,會產生黃麴黴素等有害健康的致癌物質,既不可以用於加工飼料,更不可以用於加工食品,久存不化又會佔用糧倉,影響新糧收儲。一年年累積下來,就成為“食而不化”的老大難。面對這樣的難題,解決辦法就是把糧食燒掉——不是簡單地燒掉,而是經過科學加工,變成清潔的新能源——乙醇,加入汽車,像高效益的汽油一樣燒掉。既解決了過期糧問題,又解決了國內能源緊張的問題,同時也減輕了環境的汙染。還穩定了糧食價格,就鼓勵了農民生產糧食的積極性。

汽車“喝酒”正式進入“第二季”全國推廣階段

秸杆類物質:主要是指玉米芯、玉米秸杆在提取高價值的“糖類”之後,剩下的粗纖維。用這類粗纖維加工乙醇,就是變廢為寶、點石成金。將乙醇汽油在全國推廣使用之後,乙醇的需求量將會大大提高,單純地依靠國儲過期糧食作為原料,是遠遠不夠的。秸杆纖維就成了最有效的補充替代品。在糧食欠收,或者國庫倉儲壓力不大的情況下,秸杆粗纖維就是最重要的乙醇原料來源。有了消化玉米芯、玉米秸杆的科學方法,農民就不會再用就地焚燒、取暖燒飯等方式製造滾滾的濃煙,既提高了農民的收入,又保護了環境。

二、深度分析

乙醇汽油的使用,不僅是助農環保,還將深刻地影響世界能源市場,涉及到能源進出口、國際關係。

隨著中國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經濟的飛速發展,汽車的產銷量正在飛速增長,對成品油的需求越來越大,而我國目前是石油進口大國。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能源,採一點兒就少一點兒,持續採下去,總有一天會採光。對於有十幾億人口的中國,對能源的保護與使用就需格外慎重。既加大力度勘測儲量,又要進行保護性開採,不夠用的就從國外進口。俄羅斯、沙特、伊朗、安哥拉、阿曼,是中國石油的五大進口國。2017年,中國進口原油花掉9000億元人民幣,而且沒有定價權,多花了20億美元。乙醇汽油的生產與使用,可大大減少石油的進口量,減少資本的流失,減輕對境外石油的依賴。

汽車“喝酒”正式進入“第二季”全國推廣階段

當中國用土生土長的糧食和秸杆造出汽油的替代品,在全國推廣使用的時候,中國在能源問題上就有了更多的自主權,在世貿與外交上更有底氣。這是關係到國際地位與民族尊嚴的大事。

乙醇汽油的生產與使用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勢所趨,作為新興的能源產業,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 2017年中國汽油表觀消費量達到1.2億噸,若按照10%的燃料乙醇添加比例,預計2020年燃料乙醇消費量將至少達到1200萬噸。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都處於供不應求的局面。加大投資擴產,既可從供給的角度解決市場需求,又可解決產能過剩企業破產之後的工人再就業,使產業結構更加合理。

生產是為消費服務的。各地加油站是否積極響應乙醇汽油的使用,成為生產是否能順利發展的關鍵問題。面對乙醇汽油這樣一個有利於國計民生的產品,讓普通消費者理解和接受需要過程。我國的部分城市和地區,已經有過多年的嘗試,在小範圍內進行了乙醇汽油的使用。在實踐中證明,在不進行發動機改造的前提下,使用乙醇汽油動力性能基本不變。

汽車“喝酒”正式進入“第二季”全國推廣階段

黨中央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我國的經濟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上起決定性作用,政府要發揮宏觀調控的作用,要兩條腿走路。政府的宏觀控調作用要尊重市場的決定性作用,按照經濟發展的規律進行調控。推廣乙醇汽油,正是政府在尊重市場規律的前提下進行的宏觀調控。

國家十五個部委能集體決定,推行乙醇汽油的擴產與使用,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下中央部委的積極作為與英明決策。

天津市政府的有關部門,能夠審時度勢,在乙醇汽油推廣第二季全面推廣階段率先而為,表現出了足夠的責任擔當。

汽車“喝酒”正式進入“第二季”全國推廣階段

國家能源局科技司有關負責人說,我國生物燃料乙醇產業經過十多年發展,以玉米、木薯等為原料的1代和1.5代生產技術工藝成熟穩定,以秸稈等農林廢棄物為原料的2代先進生物燃料技術已具備產業化示範條件。行業整體技術裝備水平居於世界先進國家行列,為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奠定了基礎。

山東省是農業大省,主產玉米和小麥,有豐富的糧食資源與秸杆資源用於生產乙醇。位於山東的山東龍力生物乙醇有限公司是德州禹城市地方龍頭企業,具有生產乙醇的先進技術和雄厚實力。其利用生產木糖醇、低聚木糖等功能糖後的玉米芯廢渣生產2代燃料乙醇,具有不與人畜爭糧、不與糧林爭地,有效減少秸稈焚燒帶來的汙染,同時為農民增收,促進綠色、環保、節能、可持續發展。

汽車“喝酒”正式進入“第二季”全國推廣階段

龍力乙醇運輸車輛

龍力生物從2005年開始研發纖維素乙醇的生產技術,公司的“玉米芯廢渣製造乙醇”項目,被國家發改委列入“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並獲得2011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公司於2012年5月,成為國內第一家獲得國家定點資格的非糧生產燃料乙醇的企業。近期,龍力生物年產10萬噸燃料乙醇,已經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被列入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

汽車“喝酒”正式進入“第二季”全國推廣階段

龍力纖維乙醇生產車間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吳燁曾做過燃料乙醇對環境影響的多項實驗,他表示,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消費國,其基於生命週期的多項科學研究結果表明,以玉米為原料的乙醇替代汽油可減排約20%—40%的溫室氣體,而以纖維素等為原料的乙醇替代汽油可產生高達約70%—80%的溫室氣體減排量。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超過40個國家和地區推廣生物燃料乙醇和車用乙醇汽油,年消費乙醇汽油約6億噸,佔世界汽油總消費的60%左右。目前我國燃料乙醇產能在300萬噸/年。

可以說,目前乙醇汽油推廣已經正式進入第二季攻堅階段,使用乙醇汽油在環境保護、能源戰略、農業發展、農民增收、企業轉型等方面都起著積極作用,發展乙醇汽油利國利民,勢在必行!

汽車“喝酒”正式進入“第二季”全國推廣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