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病,你治的起嗎?


窮病,你治的起嗎?


文丨子木

幕前,數百人默聲啜泣。

這一幕如果回憶,或許只能在很多年前的「泰坦尼克號」首映場裡面找到。但不同的是,那次的觸動是愛情和災難,而這次在「我不是藥神」裡,卻是貧窮與災難

貧窮這個詞,經歷過的人都知道它的厲害,那便是一不小心花幾代人心血奮鬥的戰場。

當熒幕裡,老大媽含著淚顫抖著抓住警察的手說:“誰家能不遇上個病人,你就能保證你這一輩子不生病嗎?你把他抓走了,我們都得等死。我不想死,我想活著,行嗎?”

窮病,你治的起嗎?

眼淚便愈加擒不住,只能和身邊早已哭得梨花帶雨的200多斤的壯漢老友互抽紙巾。這也是戳中觀眾最重要的一點。

誰都可能遇到病魔,而是否能承受住精神肉體的折磨或者貧窮帶來的絕望,是每個人都要去思考的問題。

但是一部電影真正的藝術造就絕非是感性的情緒,而是背後藏得那份理性的思考。這也是本文的主題,就是張長林那句。

窮病,你治的起嗎?

“這世上只有一種病,就是窮病!”


1

「窮病」是什麼?

如果你說是山溝子裡世代以放羊為生的羊倌貧窮,那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因為在他們的世界裡只有羊,女人,兒子。娶媳婦兒,生小孩,然後教小孩兒繼續放羊,代代輪迴。

因為這是由於資源匱乏環境下的無奈選擇。

而我今天要說的是絕大多數人身上都帶有的窮病,這個和物質沒有任何關係,它叫做「認知貧困」。

在「我不是藥神」的主角原型陸勇接受採訪時,他講到過一個故事。

陸勇有兩部手機,每天都會收到將近十位病友託他買藥的請求。

這些人從網上找到了他的聯繫方式,說自己不懂匯款、不懂英文,網上寫的流程也太複雜了。

陸勇頗有些怒其不爭:

“這些患者實際上也是對自己不負責任,因為你這個病是長期服用的,你絕對不能依賴人家,你買個手機都要花半天的時間看看它是不是好的,對你人生非常重要的事情,你怎麼能夠隨便看了十分鐘以後,馬上就說我搞不懂什麼東西?”

「看了幾分鐘後,馬上就說搞不懂,然後去求別人搞」,這就是認知貧困最重要的一種表現形式,叫做嚴重依賴他人,並活在他人的世界中。


2

活在別人的世界

活在他人的世界中,會逐漸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無論物質多寡,都註定是一座掙脫不開的牢籠。

這讓我想到了小王的經歷。

小王是子木一位很年輕的粉絲,在兩年前曾諮詢過我關於在杭州買房的事情,結果兩年後的前幾天又在問我是否能買長沙,讓我很詫異。

小王家住北方十八線小縣城,家裡父母均為初中教師。小王學習一向很好,大學考試考到了長沙大學。畢業以後自己去了杭州工作,工作能力突出,還有大學裡比翼雙飛的對象。

但是當孩子在外闖蕩的時候,父母開始焦慮了。因為在三四線城市,所有人都說國企好,公務員好,有編制有鐵飯碗,私企是什麼東西?

當小王與他父母爭論說,為什麼淘寶是私企?為什麼微信是私企?為什麼滴滴是私企?成功的人士大部分都是私企出來的時,父母對他說了一句話。

賺多賺少沒關係,鐵飯碗才是最穩定的!而且兒子就應該留在身邊,萬一有什麼病亂,也有個人照應。

於是小王父母為了讓兒子回來工作,日夜千方百計催促,最後竟然以病相逼,甚至把病歷寄到了小王的公司。

最後本來馬上要晉升的小王迫於壓力,離了職。大學交的女朋友因為不能和他回北方,哭著和他分了手。

就這樣,一個人踉踉蹌蹌的回來了。聽父母去參加公務員考試,去參加鐵路考試,去參加醫院後勤考試。凡是能參加考試的都參加了。

在三四線,這些所謂的鐵飯碗的考試競爭是異常激烈的,小王在沒有任何基礎的情況下和當地的考生硬挺著拼了兩年。

沒考上。

自己的職業在當地也沒有好的去處,他只能再次選擇回到杭州。

然而等他再一次選擇踏上杭州的土地上時已經被高房價攔在了門外,大學的戀人已是他人之妻。於是他只能折到長沙,投奔大學同學,重新開始另一段人生旅途。

那麼如果當初家裡給予支持,在房價大漲之前的杭州眾人湊湊買套房,加上工作的晉升,現在就是另一翻光景。

他最後跟我說了一句話:

到頭來還是因為窮,是真窮。

窮到大家都活在同一個認知圈子裡,設定了同樣的成功標準。如果出現異類,大家就會用嬉笑諷談群而攻之,「認知貧困」像沼澤一樣把每個人困住動彈不得。


3

嚴重依賴他人

當窮人認識到財富放在銀行是一種貶值行為時,都敢於把錢掏出來學著別人投資。不得不說,這就是一次認知的提升。

但縱使認知提升了,又有什麼用?窮病還是控制著窮人,讓99%的窮人淪為了韭菜。

前幾天,號稱比特幣首富的李笑來被曝內部語音洩漏。

李笑來被業界譽為「比特幣之神」,萬人敬仰。但是李笑來卻在語音中說。

窮病,你治的起嗎?

玩比特幣的都是韭菜,他們就杵在那裡等著你去割。你不割自然有其他人割,你割地慢還不行,比你快的選手還罵你傻X!

我知道這是有違道德的,但這就是現實,在商言商,人們既想要追求財富,又總是依賴“神的預測”,有人願意被宰,能怎麼辦?

語音一洩漏,韭菜圈沸騰了。

原來我們把你奉如神靈,你不但不庇佑我們,還把我們當韭菜來割?天理難容!

那麼比特幣是什麼?區塊鏈是什麼?空氣幣又是什麼?炒幣的又幾個能真正參透其中的「奧義」?

即使是有「神仙」給韭菜們講課,會告訴你這東西是革命的新生物,很暴利,分分鐘幾十萬進賬,但唯獨沒告訴你,何時你會踩在雷區,成為接最後一棒的韭菜。

炒幣的本質就是互聯網式傳銷。

所以連這些概念都沒弄懂,就敢把半輩子積累下來的財富全放進去炒幣,心心念以此逆襲完成階層的跨越,哪有這麼好的事情?

由此還能想到前段時間,區塊鏈峰會上耀武揚威的大媽,戴著五彩斑斕的絲巾跑進世界區塊鏈大會現場擺著熟悉的旅遊拍照手勢時,不禁感慨中國韭菜的儲備量。

窮病,你治的起嗎?

所以我一直在對所有人說,有大媽的市場千萬別碰,因為她們是

埋藏在淺表的富礦,也是末日狂歡的前兆。


4

迷信一夜暴富

既然炒幣這個玩意太深奧,涉及到什麼區塊鏈技術什麼的搞不懂,那我們就投理財吧,這個簡單。

然而理財又是安全的嗎?

最近杭州理財P2P暴雷了。僅在7月6日和7號兩天,杭州出事的P2P涉及累計交易規模就達到了500億之巨,金融市場一片哀嚎,100萬用戶幾近血本無歸。

理財暴雷已經是常有的事情了。因為大家都迷戀一個理財認知共性,就是「低風險,高收益」。

那麼「低風險,高收益」存在嗎?

還記得16年的時候去杭州開會。

那個時候杭州流行各種線下理財,利息動輒給到十幾個點二十幾個點,很多人把在銀行到期的理財,取出去購買線下理財,後來跑路潮來臨,無數人一輩子的本錢都被捲走了。

我當時給一個朋友算過一筆賬,按15個點的年化收益來算,還要給投資顧問2到3個點的提成,再加上門店以及豪華寫字樓的租金,再加上項目運營成本,這筆錢放出去起碼要年化30個點才能賺錢,還要考慮到壞賬風險,所以起碼放出去年化要35到40個點。

在當今中國,房地產都沒這麼暴利,哪個行業的盈利能借的起這個錢,恐怕只有販毒了。

而且盈利能力高、借的起這個錢的企業(例如壟斷企業),銀行都是跪著求他們貸款的,他們沒有理由拿散戶的錢;所以向散戶“貸款”的企業,都是已經從正規渠道拿不到錢,等著散戶續命的垃圾企業了,甚至企業本身存不存在都說不好。

這個朋友聽完我一通分析之後,笑了笑,說,你以為我不懂嗎?我知道他們的套路,就是擊鼓傳花,後面的人給前面的人買單,所以我只要做到第一批買,然後到期取出換另一個新開的理財公司就好了。

我笑了笑,說祝你好運發財。

他後來栽在了一家開業3天就跑路的公司身上。

我想說,「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很多人都在神話投資理財,動輒就賺了多少多少,但風險和收益從來都是對等的。

總有一些韭菜有錯覺以為自己是投資者,但這個市場只有最早期的那波人賺到了一點點錢,而且就連他們當初也是誤打誤撞的,他們的經歷沒有可複製性。

談到這裡可能很多人就很氣憤了,大家炒幣也不是,做理財也不是,錢也不讓存銀行,子木老師是又要忽悠我們買房嗎?

如果你這樣想,那想必還是處於「認知貧困」中,這個叫做情緒主導決策。


5

情緒主導決策

感性是一個動物的本能屬性,人也不例外,人們太容易被情緒調動,比如看到一篇合乎心意的文章,就會習慣性地產生認同感和共鳴感,並在激動之餘順手做了分享。

例如這次在看完「我不是藥神」後,很多人對警察和藥品製藥方都是恨之入骨,憑什麼警察一定要抓藥販子不保護窮人?憑什麼製藥方一定要把藥價定價那麼高?

窮病,你治的起嗎?

我們在情緒感染下變得愛打抱不平,變得言詞厲色。但平復心情後,是否會想清楚。

「縱使萬難,法不可破」,警察是不得已站在法制一方。

而製藥方是站在市場一方,企業幾十年的研發時間,數億的研發資金,是必須要在10年的專利保護期內回本盈利的。

如果沒有利潤,誰還去研發這種救命的藥?如果被盜製造成企業虧損,哪家企業還會有繼續研發的動力?

一方是人命關天的情,一方是不可違背的理。

情和理這東西,自古也說不出個誰對誰錯。但是如果你能保持中立的心態,不被情緒感染,既能為病人打抱不平,又能理解法理和市場運作規律的事實,那麼你就是逃脫了「認知貧困」的智者。

窮病,你治的起嗎?

被情緒綁架,被貪婪綁架,依賴別人且活在別人的世界中,都是窮病的根源。

或許你能從文中找到答案,或許只能用羅曼·羅蘭的一句話去做解釋。

即使通過自己的努力知道一半真理,也比人云亦云地知道全部真理還要好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