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不玩手機?

你哥闖世


回答問題之前,先請大家看一幅畫:

此刻,你是否會心一笑?童年,那遙遠的記憶閘門被徐徐打開……

我小時候生活在農村,沒有手機、沒有iPad、沒有電腦,家裡的電視是黑白的,電視節目是稀缺的,物質是匱乏的,吃頓肉都是奢侈的……

但童年也是快樂的。那些年,上山採野果,下河摸魚蝦,和小夥伴一起玩自制的陀螺……身上衣服永遠是髒的。

大概9歲開始,暑假農忙時就被大人帶著一起下田勞作,11歲就上山砍柴,自己學著生火,踮著腳尖在高高的灶臺上學著煮飯……皮膚曬得黝黑,父親說:“苦嗎?怕嗎?怕苦怕累就得努力讀書,考出去,才能改變命運。”


說回正題!我想廣大家長希望孩子少看電視少玩手機的真正意圖應該有二:

1.規避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帶來的不良影響;

2.不看電視、不玩手機,多餘的時間應該如何有效利用,對孩子的未來更有幫助?


這兩個目的,其實應該合併思考——

人性的本能是:趨樂避苦。

孩子為什麼喜歡看電視、玩手機?這和成年人刷抖音、玩網遊的原因有何不同嗎?

答案顯而易見,都是為了輕鬆、快樂、享受,即“趨樂”;同時,這些“樂”可以讓人暫時忘掉眼前的“苟且”(學業、難題、分數、工作、生活壓力……),即“避苦”。

很多成年人都曾吐槽:“抖音一時爽,抖後兩行淚”,總是情不自禁沉迷其中,刷到“天荒地老”,而後是無盡的空虛與悔恨。


解答這個問題,需要利用人性的另一個本能:趨利避害。

我那純樸的農民父母說不出太多高深的大道理,但他們讓我吃過苦,感受過粗礪的生活,然後只輕輕地說了那樣一句話,就重重地紮根進我的心裡。後來我每每心生倦怠時,都主動給自己“擰緊發條”,頭懸梁錐刺股,哪還敢想著貪玩?

努力學習,就是我趨利避害的選擇。


如果你想造一艘船,千萬不要鼓勵人們去伐木、去分配工作、去發號施令,而是要教會他們去渴望大海的無垠和高深莫測。——《小王子》


接下來,我從以下3個方面談談我的觀點:

1.電子產品對孩子成長有哪些危害?(簡要羅列,言不贅述)

2.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合理時長是多久?如何節制?

3.如何幫助孩子找到心中的那片“海”?





電子產品對孩子成長有哪些危害?

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近年來,越來越多孩子的童年陪伴,被“電子保姆”所取待,危害是顯而易見的,以下簡要羅列,言不贅述:

1.近視。


2.注意力不集中、不愛思考

電視節目或視頻內容動態變幻,可能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並養成不愛思考的習慣。

電視畫面、聲音等信息內容不斷變幻,使孩子的大腦應接不暇,來不及思考便跳到下一幀,逐漸養成被動接收的習慣。

久而久之,當讓他看到不變的內容(例如老師上課)時,容易變得注意力不集中。


3.宅家久坐,缺乏運動

當今很多家庭養出了小胖墩,除了物質水平提高後營養過剩的因素,更多是由於很多孩子被電子產品“綁架”,宅家久坐,缺乏運動。而肥胖又是兒童性早熟的一大誘因。


4.擾亂睡眠,從而影響孩子的學習狀態

美國兒科學會指出,孩子玩手機或者平板電腦時,由於暴露在光線下(尤其是藍光下),加之觀看屏幕上刺激的內容,會延遲或擾亂睡眠,從而影響其在學校的表現。


5.不利於孩子早期大腦發育,同時導致孩子現實感缺失,社交障礙

任何屏幕互動,都比不上面對面的親子互動,後者更有利於孩子早期大腦的發育,包括認知、語言、邏輯推理等各種能力的發展等。

孩子的成長過程,需要與同齡人互動,在交往中相互學習。與電子產品親密接觸而疏於和小夥伴的面對面交流,會造成孩子現實感的缺失和社會交往能力的障礙。



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合理時長是多久?如何節制?

注意!是“節制”在一個合理的時長,並非“杜絕”。

如今線上優質的視頻和教育資源很多,即使不讓孩子玩遊戲,家長也不可能完全杜絕讓孩子在智能設備上學習。

世界衛生組織(WHO)曾發表過專題文章,呼籲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應該鼓勵他們“少坐、多玩”(sit less and play more),並且建議以2歲為分水嶺:
2歲以下不建議孩子在智能媒體,包括看電視、看視頻、玩電腦遊戲時久坐;
2歲以上的孩子需要將屏幕時間限制在每天1小時內,且越少越好。


美國兒科學會曾推薦過一套“媒體計劃”的控制方法,只需輸入孩子的年齡,就會跳出來硬性規定的最低“睡眠時間”和“體育活動時間”。

在此基礎上,家長可自由選擇其他項目的時長,包括但不限於每天給孩子安排戶外活動、家庭時光、自由玩耍、親子閱讀等等,從而“擠佔”掉單純的屏幕時間。



以2-5歲的孩子為例,用“時間分配”的思路去解決“屏幕時間過多”的問題——

【推薦】睡眠時間至少11小時

【推薦】戶外活動時間至少1小時(可包含在幼兒園時間裡完成)

【假設】幼兒園時間為9小時(8:30-17:30)

【其他】接送、洗漱、早晚飯和洗澡等時間合計約2小時

【剩下】僅剩2小時


這2小時如果能這樣安排:

【閱讀】0.5小時親子閱讀

【遊戲】0.5小時孩子的自由活動(例如搭建樂高、拼圖遊戲等)

【親子】0.5小時睡前親子時光,講故事、唱兒歌、哄睡等

【剩下】僅剩0.5小時屏幕時間

——剛好達標!



如何幫助孩子找到心中的那片“海”?

1.高質量陪伴的親子時光

親子陪伴的時光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

跟孩子一起搭積木、玩樂高;

跟孩子一起玩角色扮演的遊戲;

跟孩子玩捉迷藏;

帶孩子到戶外放風箏;

還可以教孩子玩父母童年時的遊戲,跳房子、打陀螺、撿石子……

無論玩什麼,只有一個重點,父母也放下手機,遠離電子產品。全心全意、心無旁騖地高質量陪伴,才是最好的親子時光。

如果這個過程中,父母還是手機不離身、心不在焉,等於告訴孩子,手機比這些遊戲更有趣,手機比孩子更重要。此後,父母再如何訓導電子產品的危害,孩子都很難真心接受。


2.父母經常帶孩子進行戶外運動,逐步引導孩子培養一項運動興趣與專長

運動可以增強體質,令孩子更加陽光,充滿自信。

父母親自帶領孩子的運動過程,更能令孩子全情投入,通過不斷的嘗試和體驗,幫孩子培養一項運動技能,當興趣變成特長,那種掌控感和成就感可以使興趣更持久。

無論足球、籃球、羽毛球、網球、游泳、跑步……運動本身能鍛鍊人的意志力、耐力和勇氣,令孩子更積極、樂觀。


3.讓孩子從小愛上閱讀

同樣是接收信息,閱讀是靜態的,專注的,能引發思考的。

當然,閱讀相比看電視和電腦視頻,更困難,孩子容易排斥。這就需要家長的引導和長期陪伴。

我曾經這樣做,或許你可以參考——

首先,這是一個長期引導和培養的過程,其次,這需要父母的榜樣效應。

①從孩子開始用“咿咿呀呀”的嬰語跟父母互動開始,每晚的哄睡時光,我都搜腸刮肚地給孩子唱兒歌、背古詩,那便是最早的聲律啟蒙,也許他聽不懂,但可以磨耳朵;

②當孩子可以自主坐著用手指笨拙地給書翻頁時,我每天都給他讀繪本,有時他會樂此不疲地愛上同一個故事,我每重複讀一遍,他都很滿足地對我笑;

③當他學會表達,我會請他給我講繪本故事,他用自己匱乏的語言試著解讀他對圖畫的理解,有時候講得虎頭蛇尾,有時候則是不知所云,但有什麼關係呢?我依然會由衷地發出讚歎,有時和他一起補充著把故事演繹出多個版本。

④長期閱讀繪本的過程,令他比同齡的孩子更早識得一些漢字,我們一起逛超市、一起去商場,任何有漢字的地方,他都會敏感地捕捉到,並仔細辨認,遇到不認識的字便指著讓我教。

⑤當他認識的方塊字越來越多,他就越是喜歡看書,這時候他熱衷於給我讀故事,不再是不著邊際地信口胡諂,是照著書本逐字逐句的讀。而我的讚美,令他備受鼓舞,越發地熱愛閱讀。

⑥現在他五年級,他讀過的課外書已經能擺滿一個小書架,現在閱讀對他而言,就像吃飯睡覺一樣日常。我們有時候會在晚餐的時間,交流近期閱讀的心得。

我家客廳的75寸大電視,基本上只在老人來短住時,他們白天悶解看一看。我們一家三口,常常好幾個月也沒有打開過一次電視,它就像個擺設。


4.家長可以利用節假日,帶孩子離開喧囂的城市,體驗一段沒有電腦、電視的生活,讓他們體會到“原來沒有電視和遊戲,也可以過得很愉快。”

我和孩子爸爸的老家都在農村,寒暑假讓孩子回農村生活一陣子,外公帶他到菜地裡摘豆,任憑他在田野裡奔跑,夏天摘瓜,冬天採橘……

玩累了,就回家寫幾頁假期作業,外婆養的小狗跑了進來,靜靜地趴在旁邊的地上……

享受著田園時光,他絲毫不會懷念電子產品陪伴的時光,甚至有時會忘了給遠方的爸爸媽媽打電話。

總結:
讓孩子從現實的互動遊戲中、閱讀中、運動中、旅居生活中找到他心中的那片“海”,你無需再對電子產品嚴防死守,因為吸引孩子的有趣的事太多了。


如果你的孩子“戒”不掉電子產品,請想一想——

是否你高質量的陪伴太少了?

是否你本身也是重度低頭族?

你是否對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做不到堅定地拒絕?

節假日你喜歡窩在沙發葛優癱嗎?你有多久沒有帶孩子一起運動了?

你對孩子的日常作息有規劃嗎?你是堅決的監督者嗎?

如何才能讓孩子少看電視少玩手機?你找到問題的根源了嗎?你覺得怎麼做最好呢?



我是宸媽愫愫,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討論!

育兒路上,難免有困惑,抱團成長,父母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愫說育兒


首先,家長不玩。我們有些家長在這方面做的是欠缺的,為了能在孩子面前正當而又正大光明的玩手機,還真有理由:1.手機的普及已是全民之勢,想擋是擋不住孩子玩手機的;2.會玩手機的孩子聰明啊!甚至有些家長和孩子一起玩手機遊戲;3.孩子還小,等孩子大了,就不玩了。真正到手機影響到孩子學習了,你還會這樣麻木嗎?你還會這樣無動於衷嗎?你還坐的住嗎?恐怕那時候想要補救,要比現在有個清楚的認識,要難多了。


手機對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確實是影響太大了,幾乎是我們每個人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了。但為了孩子,我們可以做到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或者等孩子睡著了以後再玩。

其次,轉移興趣。讓孩子對某一個運動項目或者對看繪本聽故事感興趣。

再次,多陪陪孩子。陪孩子逛逛書店,逛逛公園、動物園等。

第四,與其堵,不如疏。對於已經形成玩手機習慣的孩子來說,這時候的堵或者強行的不讓孩子玩,都不是好辦法,恐怕也起不到什麼效果,不如順勢而為,因勢利導,循循善誘。


1規定孩子在什麼時間段可以玩,在什麼時間段絕對不可以玩,還有每次玩多長時間也要有規定。

2.只作為學習工具,不可用作遊戲工具。

3.對於下載只可下載對學習有幫助的APP。

4.不單獨購買手機,手機不帶入學校,在規定時間段使用手機,輪流用爸爸或媽媽的。
讓手機在孩子手中,就好像以前的孩子使用字典一樣,只是一個工具而已。


雨露育兒


題主的問題真是這個時間段家長們最關心的話題了,因為現在正是中小學生暑假生活的開始,家長們為了防止孩子在家看電視玩手機也是各出奇招,

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類家長是送孩子去早教機構輔導功課,一般包中餐,孩子在早教機構相當於送學校了,家長可以不用操心孩子的安全問題 ;

一類家長是送孩子去夏令營,現在的夏令營也是琳琅滿目,有以研究野外生物多樣性的研學團,有以體驗貧困地區生活的體驗團,象去年我帶孩子去雲南大空山旅遊時,就碰上一群孩子在爬大空山,有個導遊模樣的哥邊走邊帶領孩子觀察腳底的植物;

還有一類家長是土豪,有時間有金錢帶孩子整個假期在亞非歐各國長見識,瞭解各個國家的風土人情。

我非常理解家長的擔憂,似乎這些家庭中家長都認為自己的孩子不懂事,很不自覺,一旦放任,孩子就會浪費掉寶貴的時間。我想對家長說的是不要孤立的看待一件事和一種現象,孩子“不自覺”的原因有多方面,多半反映了家庭中積澱已久的教育問題。那麼,怎樣讓孩子在業餘時間少看電視和手機呢?

家長強行關電視不如積極疏導

我們經常會看到一幕,家長拖著疲憊的身軀下班回到家,看到自己的孩子沒有在寫作業而是在電視機前哈哈大笑,頓時氣不打一處來,開始數落孩子成績不好還天天在看電視,然後強行上去把電視關嘍,命令孩子回房間去寫作業。採用這種處理方式的家長應該想一想,關了電視,就關了孩子看電視的願望了嗎?讓他離開客廳回房間,他就心思就能馬上用到學習上了嗎?如果孩子不情不願,我相信不僅當天的學習談不上用心,接下來明天后天他也不想去好好學習。因為他看電視的願望在壓抑中被強化,他的內心在看與不看間充滿矛盾和痛苦,家長這樣做不是教育孩子而是一再地損傷他的自覺和自信。我家的做法是允許孩子看電視,但提前說好時間,並且要做完當天應該完成的功課才可以。大寶喜歡看《奔跑吧》真人秀節目,每個週五期期不落,但她從外補習回來,剛好節目開始,她答應作業會在第二天完成,有時節目插播廣告,她就飛速跑回房間寫兩道題,我家大寶從未對看電視的事情苦惱過,也從未發生因為看電視和孩子起衝突的事,因為孩子知道我信任她,她自己會掌控好時間。


家長要以身作則少看電視少玩手機

少看電視的行動應該從家長自身做起,我家以前有老人在家,我一般也跟老人家講清楚,新聞以及之後的今日說法可以打開看,剩下的什麼抗戰劇、古裝劇啦請回自己房間看,不要影響孩子。有時候同事談論熱播劇我很多都沒看過,我家的兩個寶貝從小都受到影響,很自然地形成了“電視不能無節制地看”這個概念,一般的節目她也不看,除非是特別喜歡的動畫片。現在元寶也養成了習慣,說好的小豬系列動畫片看四集,他都會主動喊看完了,讓我們關電視。

讓閱讀的習慣代替電視和手機

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也是防止孩子患上電視癮的好辦法。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喜歡閱讀,他的智力會發育的更好,他會主動去發現一些比看電視更有趣的事情。家長可以從小帶孩子閱讀,帶孩子去圖書館感受讀書的氛圍,鼓勵孩子去圖書館做義工,參加一些讀書研討活動,在書籍的海洋裡,孩子會看到不一樣的世界。就象上次帶大寶去看《流浪地球》電影,後來我把書買回來給她看,她一口氣讀完,告訴我,小說寫的比電影精彩,閱讀確實讓她對科幻小說產生了興趣,後來連續給她買了好幾本科幻類的小說。

結束語:孩子的成長不容等待,家長們與其讓孩子把大量的時間花在電視機前或手機刷屏上,不如在他的書桌上放幾本好書,讓他視閱讀為一件和看電視,玩手機一樣有趣的事吧。

我是元寶爸爸,教育實踐家,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育兒、教育知識!歡迎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未經本人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元寶爸爸聊育兒


讓小孩不玩手機,愛學習這個問題是很多家長老師關心的。



讓小孩不玩手機,首先我們還是要正確認識手機的功能作用。因為現在的智能手機已經不限於通話, 嚴格來說,它已經是一臺微型電腦,融合了網絡電話社交娛樂支付等資源,已經徹底走入了人的生活,成了不可或缺的基本工具。我們簡單粗暴地拒絕它是不現實的,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地讓手機為我所用,而不是為我所害。


其次,要理解小孩愛玩手機 ,核心不在於手機,而是手機裡的網絡遊戲和社交平臺。知道這些,父母老師教育小孩時,重點還是要從網絡遊戲的危害說起,還是要教育小孩有正確的玩遊戲心態和交網友的理性認識,從思想源頭上讓小孩不願意陷入虛擬世界。

再次,考慮小孩的自控能力差,父母應該和小孩有個協定,口頭協議甚至書面協議都可以。給小孩手機的時候同時也要給小孩玩手機的規則,任何事都應該有它的遊戲規則,並且要隨時監督執行。小孩如果違反規則,家長就必須立即執行協議,沒收手機,不能有半點馬虎隨意。


第三,聯合學校,共同監管 ,正確使用手機。小孩讀書時間呆在學校的時間比較多,家長應該禁止小孩帶手機進學校。學校也必須要禁止學生帶手機進校園,尤其是進課室。現在絕大部分學校都禁手機,家長應該予以支持,確實需要的,應該告知老師,約好合理使用的時段。

第四,家長必要時應採取強制措施,實施監管。小孩沒有經濟來源,手機還是家長買的,可以考慮怎麼樣的制裁,比如說流量控制、手機設置學生模式等等其他一些方法。最重要的是當使用手機偏離了軌道,必須立刻執行“死刑”,不能跟小孩子討價還價,只有他做好了,才有餘下的可能。


第五,不玩手機不代表小孩就會愛學習,相反,不玩手機後,小孩還可能逆反,不學習甚至還有其他更加激進方式表示反抗。家長老師應該理解,應該懂得,一個小孩的學習,跟他從小的受到的養成教育有非常大的關係,事實上,沒有手機,他也可能不愛學習。所以,拿禁止手機來教育小孩愛學習,效果是甚微的。核心的東西是我們平時應該教育他要認真學習 ,讓小孩懂得學習的重要,為了學習而放棄手機,才是正確的。

第六,家長應該做好表率作用,不要成天在小孩面前玩手機,不要自己成天玩手機誤事。言傳身教非常重要,你的所作所為,會給小孩帶來很大的影響,很多時候,小孩就是你的影子。


振雄雜談


這個問題,我在類似的問題中已經做了回答,今天給大家再次闡述一下。



關於玩手機,說實話,我們大人尚不能正確的使用手機,何況是一個孩子?!這幾年,手機上的功能是越來越強大,我們成年人整天是機不離身,玩的不亦樂乎。放眼看去,地鐵上、火車上、單位、家裡、大街小巷、街頭巷尾等等等等地方,都是一群群低頭族,而且大多數都是成年人。最近這幾年,因為玩手機,出了多少事了!我們是不是該反思些什麼?!



家長們要做好表率,在孩子年前儘量不要玩手機,學校裡,和老師要有一個有效的溝通,老師儘量正確使用手機或者儘量在孩子面前能免則免的玩手機,以減少手機對孩子的直接的影響。和學校裡其他孩子的家長們也要進行有效的溝通,防止孩子之間相互干擾,受到影響。家長要和孩子們多交流交流,給他們說說過度玩手機的嚴重危害,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現在有些學校,在小學的時候,就在手機上給孩子佈置作業,讓孩子在手機上完成。這是極其不負責任的做法,什麼理由都是站不住腳的。我們大人們成年人們尚且沒有那麼好的自控能力,何況一個孩子?!不要給我說什麼手機拉進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手機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之類的話。自欺就算了,千萬不要欺人!媒體上的、現實你身邊周圍的人群中,血淋淋的事實擺在我們面前,難道我們還不能及時警醒嗎?!




別讓我們的孩子過早的去接觸手機,別讓我們的孩子徹底的毀在手機上,別讓我們都成了手機的奴隸,沉迷之中,還不自知!


林妹妹的2007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成年人的世界裡離不開手機。很多人隨時隨地都是捧著手機的。

高頻率的使用手機的習慣,也深深地影響著孩子。

父母刷個小視頻,玩個小遊戲的時候最容易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

2015年的時候,在浙江,那時候懷孕,身體很差,經常跑醫院,沒辦法上班,就在家裡待產。不到3歲的兒子跟著我。我沒事玩玩消消樂,看看視頻,他比我熱情還高。每天一睜眼就要看豬豬俠,汪汪隊,經常不給看手機就會哭鬧。孩子看手機眼睛離的很近,很擔心他視力出問題。

這樣的狀況持續了一段時間,感覺孩子的世界太空虛了。就經常帶他出去玩,去河邊看魚,看水鴨子,一起玩拼圖,玩撲克牌,捏橡皮泥,玩接球遊戲。手機沒收了,買了一臺智能電視,限制看視頻的時間,每天讓看兩個小時,看大人指定的內容。孩子那時候不會使用遙控器,還是比較好控制的。

我們自己呢,我不太看手機。辦公的話,儘量使用電腦。

偶爾手機上有孩子感興趣的內容,也會在電視上找出來,和孩子一起看。孩子很喜歡恐龍和太空,我們一起看了很多優質的紀錄片。

如今孩子6歲,9月份上一年級。手機對我們孩子來說就是一個工具。要學習了,他就過來找我:媽媽,你手機給我,我要讀書。

手機上的app,比如小猿口算,納米盒,少兒趣配音之類的,教孩子算術,寫字,英語的,還是會給孩子使用。喜馬拉雅App,每天給孩子錄製讀書的音頻。

另外家長可以讓孩子參與到自己的家務中。很多家長覺得自己平常很忙沒有時間管理孩子,其實你在忙的過程中可以讓孩子和你融入其中,比如我包餃子的時候,孩子幫忙剁餡兒,我會獎勵小麵糰兒給他當玩具捏來捏去,我掃地的時候讓孩子整理玩具等,這樣既可以讓孩子變得勤快,也可以增加你和孩子的感情。

家長是領導者,我們需要引導孩子,正確對待手機,手機是我們生活中的好幫手,我們可以使用他,不能沉迷它。


晨露說


家長想糾正孩子的壞習慣,我認為最起碼要做到以下三點:

1、建立“手機=工具≠遊戲”概念

大部分家長,都會給孩子一個錯誤的認知,讓孩子覺得“手機=遊戲機”。

這是長期潛移默化給孩子建立的概念,如果想要糾正,家長有耐心的同時,也要在孩子面前做出表率。

簡單來說,就是家長就算使用手機,也是用於工作,而不是拿手機玩遊戲。

2、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未來科技在生活中的比重只會越來越大,如果讓孩子完全不接觸電子產品,這是不合理的。

因此關鍵在於如何合理的控制孩子,讓孩子適度玩手機這一點非常重要。

比如每次只能玩半個小時,如果超時間,就會有一定的懲罰。

制定規則,不僅僅是為了控制孩子,同時家長也必須遵守規則,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

3、挖掘新興趣,給孩子真實的生活體驗

現在大部分孩子的童年,基本上都是被電子產品充斥,如果問他們喜歡什麼,孩子回答都是手機、遊戲。

孩子缺乏正向的興趣愛好,家長也沒有意識到引導孩子興趣的重要性,導致孩子生活非常無趣。

尤其是當孩子找家長玩,但是家長在忙的時候,他們都會選擇給孩子一部手機,換取自己暫時的安靜。

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讓他們多去接觸大自然,體驗生物界的豐富多彩,和對著電子產品看植物,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


歡迎大家關注我,跟我一起挖掘更多數學早教方法。


何秋光學前數學


我聽到這樣的問題,腦海中就瞬間浮現出了大人看手機的模樣。

孩子才多小,自控力能有多少?

要求孩子之前,先想一想我們大人吧!

我們可以觀察一下火車上、公交車上,地鐵上,以及人們在等待音樂會/電影開始前的時間裡,大家都在做什麼?

大多數人都在刷手機吧!

難道都是在做正事嗎?

身邊有幾個成人只是用手機接打電話或者處理工作的?

有多少成人的手機上裝著抖音、火山、小遊戲、網遊、愛奇藝……?

連成人自己都無法做到“只使用手機做正事”,如何要求一個孩子用手機只做正事?

這是不可能的,這是一個奢望。

手機現在更新換代到快成為我們身體的一個部位了。

首先,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多。

  • 很多人在手機上查閱資料,進行學習;

  • 很多人用手機與遠隔千里的親人視頻聊天,緩解思念;

  • 很多人用手機買東西、訂票、收發郵件、處理工作……

同時,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漫畫或者文章在說著手機對人的吸引力超級強大!

  • 有的人刷著手機掉坑裡去了;

  • 有的父母刷著手機,孩子出現危險了;

  • 有的人刷著手機錯過了地鐵、坐過了站、上錯了車;

  • 有的人因為沉迷手機或者電腦遊戲,甚至妻離子散……

所以,讓孩子只用手機做正事兒,是非常非常難以實現的。

當孩子年齡大了,可以擁有手機的時候,我們覺得不給孩子手機好像是挺無情的,尤其是其他孩子都有,我們就更不忍心了。

既然給了孩子手機,那麼我們與其恐懼,不如正面迎接。

(一)“信任”很重要!

首先,我們應該懷著正向的信念,信任我們的孩子在用手機之初的心是積極的正向的。

我們要相信孩子也願意更好的利用手機,而不是拿著手機消磨時間,浪費生命。

我們的信任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

如果我們懷著懷疑的心,那麼我們的眼神中傳遞出來的更多的就是“監視”和“防備”。時刻警惕著孩子使用手機的方式與時間。

如果一個孩子長期在父母如此監視或者懷疑之下,自己對自己的信心也會大打折扣。

有這樣一句話:擔憂是一種詛咒。

我們越是擔憂,越是懷疑與不信任,越不利於孩子的成長,越有可能將事情推到我們擔憂的方向。

(二)“引導”更重要!

我們在信任孩子的同時,要用更多的精力來引導孩子正確使用手機。

比如:

  1. 合理調整用手機娛樂與學習的時間分配;

  2. 幫助孩子建立自律能力;

  3. 讓孩子形成時間觀念,有時間規劃能力;

  4. 引導孩子認識到什麼是重要緊急的事情,什麼是不重要不緊急的事情,在什麼時刻應該首先完成什麼事情;

  5. 提高孩子的認知,讓孩子認識到長期刷視頻、玩遊戲對視力、大腦及情緒的影響;……

如果你沒有能力引導孩子提高這些能力,那麼幹脆不要太早給孩子手機用。

因為連我們對手機都有點無法自控,如何讓一個孩子在沒有幫助和引導的情況下自己學會控制呢?

這也是近乎是一個奢望。

(三)結束語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在讓孩子用手機這件事上,無論我們制定什麼規則,如何控制孩子,都不如讓孩子自己具備自律能力、時間管理能力這些能力。

只有孩子自己有能力,才能持之以恆的堅持下去,才能把這些能力也用在其他事情當中。

當我們把這些都慢慢地教給孩子後,孩子不但學會了正確使用手機,不太會沉迷在手機當中,而且也具備了自律能力、時間管理能力等。

將來無論孩子在你身邊,還是住校,甚至工作,相信他都能積極面對,正確平衡。


皓月長歌正面管教


孩子喜歡玩手機,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看到身邊的人在玩兒;二是手機本身的吸引力。要想讓孩子不玩兒手機,就要從這兩個原因入手。

1. 父母要言傳身教,和孩子相處時,不要長時間看手機。如果是在陪孩子玩兒,就乾脆放下手機,專心陪伴孩子,孩子看到父母都可以說放就放下手機,自然也會跟著學習。最糟糕的陪伴就是一邊陪伴孩子一邊玩兒手機,孩子會形成自己在父母眼裡沒有手機重要,或者手機很有吸引力的感覺,自然就會向手機靠近。



2. 和孩子玩一些有趣的、能吸引孩子的遊戲。孩子其實更喜歡人與人,面對面的遊戲,所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尋找適合孩子的遊戲,和孩子一起玩兒,就能把孩子從手機前拉回來。比如,5、6歲的孩子,可以玩兒拼圖,10歲左右的孩子,可以玩一些科學實驗、樂高等等。但這些都需要家長做充分的引導後,孩子才願意單獨玩耍。我剛剛在頭條發了一篇文章《父母聚會,孩子只能成為手機遊戲的俘虜嗎?》,歡迎關注閱讀。

3. 從生活中的任何事上培養孩子的自控力。比如吃零食、看電視、買玩具等等,和孩子事前做約定,再監督孩子執行約定。讓孩子形成規則意識,做事不能為所欲為,而要按照一定的規則來。形成了規則意識,就有一定的自控力,在面對手機遊戲的時候也會自我控制。

長期埋頭手機,不但孩子影響健康,也會影響孩子與人交流的能力。所以,家長還是要儘量和孩子溝通,引導孩子擺脫手機的控制!


兒童寫作屋


1.家長要以身作則,做好孩子的榜樣。

表姐常向我報怨她家大Y和二Y,搶著玩手機,弄得家裡雞飛狗跳!氣死人了!我問孩子們玩手機,她在幹什麼?她說她和表姐夫聯機玩遊戲。

有什麼樣的孩子,背後就站著什麼樣的家長。要想讓孩子不玩手機,首先咱們家長做到不去玩,至少在孩子面前不玩。

2.家長要多陪陪孩子,陪他(她)看書,陪他(她)運動,陪他(她)玩動手動腦的智力小遊戲。

同事們在一起聊天時,有個同事說她侄女不到3歲,幾乎手機省離手。她還說,“有一天,她嫂正在收拾家務,侄女總在一旁搗亂,便把手機拿給她玩,她便躲在角落裡,再也不來打擾了。嚐到這種甜頭後,這樣處理亂糟糟狀況越來多,以至孩子時時刻刻抱著手機玩。現在腸子都悔青了。”

而有的家長,陪孩子看書,每晚都給孩子看睡前故事,時間充足還陪孩子做親子游戲。這樣帶出來的孩子幾乎不去玩手機。

所以讓孩子不玩手機需要家長在孩子面前不玩手機;
同時,讓孩子的生活豐富起來,多帶孩子去戶外玩,在家給孩子讀書玩親子游戲,學習一些球類等體育活動或棋類等,這樣會讓孩子不去玩手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