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加工资做考核,为何员工不满意,反倒人才流失、业绩下降?

点击右上角关注,每天和你分享薪酬绩效知识,企业经营经验

导言:

绩效是企业最终追求的结果,没有绩效管理就谈不上管理。很多老板都知道,如何搞定绩效,成为企业最头痛的一件事。

高绩效是员工创造的,低绩效也是员工创造的,为了让员工创造更高的绩效,很多企业就做了绩效考核,想让员工更努力去创造绩效。

企业加工资做考核,为何员工不满意,反倒人才流失、业绩下降?

案例:一家企业失败的绩效考核!老板大力奉行考核,员工加了工资,为何反倒人才流失、业绩降落?

有一家外贸型企业,这几年业绩一直不太理想,老板非常着急,想快点改变这种局面。一次偶尔的机缘接触到绩效管理的一些学习,感觉这可能是一个好机会。于是找来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来操作绩效考核。这位HR经理理虽然科班身世,但年青力薄缺乏这方面的经历。于是,他们就从其他公司挖了一名副总过来。准备在公司大力推行绩效考核。

这家企业的管理层,除了业务经理是底薪加提成的薪酬模式,其他岗位都是“月度固定工资+季度奖+年终双薪”,有少数高管则是“月度固定工资+季度奖+年终分红(即年薪制)”。老板决定采用公司贴一点、从原固定工资中拿出一点出来组合成一项“绩效工资”,然后通过每个月的考核与绩效工资挂勾。

比如,仓库经理的月薪是6000元,从中拿出1000元,公司贴进去1000元,其绩效工资就是2000元的标准。公司宣布这个做法时,管理层还是认可的,因为工资都加了,如仓库经理从月薪6000元增至7000元。

企业加工资做考核,为何员工不满意,反倒人才流失、业绩下降?

既然加了工资,要求那肯定是不样的。在指定考核指标时主要是以经营结果为导向的,所以在员工工作过程中,老板提出同过去完全不一样的要求和标准。比如,财务部有一个指标“费用率”,去年是30%,老板要求下降10%,因此考核目标变成了27%。还有,人力资源部有一个指标“员工主动离职率”,去年是67%,老板要求下降20%,因此考核目标变成了53.6%。这些目标都根据预算分解到每个月、每个相关岗位,然后与各自的绩效工资挂勾计算。

该公司上年的销售额是7000万,今年定的目标是9000万,实际前年就做了8000万,公司这几年的业绩都是下降的。

刚开始的时候,因为管理层都加了一块工资,大家对考核也很期待,无论怎样,至少是先加了薪然后再做考核要求的。新来的副总主导考核设计和落地,也是信心满满的。

考核实施的第一个月:销售目标达成率70%多,财务部的费用率指标实际达成率只有90%(实际上与去年持平),人力资源部的“员工主动离职率”指标达成率有95%,算是完成的比较好的,也不是他们做了什么,只是在分解目标的时候刻章把前几个月的调低了一些,这样达成率数据好看了很多。

这个月,没有一个管理层的考核分数拿到标准的100分。比如仓库经理现在的工资标准是7000元,他当月实际拿到手的是6300元。好在管理层都拿到了比过去的工资标准稍多一点的工资。

到了第两个月,情况也差不多。这个时候,管理层拿到工资后开始坐不住了,认为老板和副总有意设定过高的目标,目的是为了扣减自己的工资。过了第三个月,就有管理层人员明确反对考核,找出各种考核的问题、毛病,试图阻止考核的进行。

企业加工资做考核,为何员工不满意,反倒人才流失、业绩下降?

但是,老板的态度很坚定,他认为一项变革在初始阶段受到员工抵触、不理解很正常,只要公司坚持一段时间之后,大家就会开始习惯和接受。

转眼到了年底,公司开始盘点这一年的经营状况。老板看到了全年的数据:

  • 销售额6500万,比上年下降了7.14%,目标达成度只有72.22%;
  • 工资费用率由23.55%上升到了25.69%,管理层平均工资增幅为5.45%。
  • 公司经营利润首次出现了轻微亏损。
  • 有7个管理骨干离开了公司,其中有5个在公司工作了8年以上。
  • 不少管理层人员透露,如果公司不取消这样的考核模式,准备拿了年终奖另谋高就。

在年关时刻,老板最终辞退了副总,停止了绩效考核,重新回到过去的薪酬模式。但是,老板对新的一年更加迷茫,因为市场竞争愈加剧烈、公司产品更新动力不足、质量交货时好时坏、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每况愈下,企业盈之路何其艰难,出路、生机在何方?

企业加工资做考核,为何员工不满意,反倒人才流失、业绩下降?

考核只是管理工具,考核本身当然不会错,错在思维认知和操作方式。

我们要知道,从老板和员工的角度考虑,他们对传统绩效考核的看法是完全不同的,结合多年绩效研究管理经验,在服务和采访了近千家企业发现原因总结了以下几点:

那些不满传统绩效考核的员工是怎么说的呢?

“做什么绩效,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增加了工作量不说,结果却做的不好!”

“做绩效,老板在给我们画大饼,收入和激励没有明显的增加,并不像当初描述的那么美好!”

“定目标就是拍脑袋,把标准定的那么高,经常达不到,压力太大了!”

“定的指标,规则经常修改,一点都不顾及我们感受!”

“不公平!人情味太重!”

......

那老板又是如何说的呢?

“做了那么久,增加了人手与资源的投入,效果却不明显。”

“听到的大多数都是员工在抱怨和抵触。”

“有一些核心人员离开,将责任退给绩效考核。”

“考核引起其他负面效应,如员工计较工资、相互计较等现象。”

“老板觉得很复杂,自己掌握不到位。”

......

其实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我认为轻松做考核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1.抓住一个点:为员工增加收入。

2.把握两个方向:企业没有增加成本,员工增创了价值。

3、搞明白三件事:

  • 员工为谁而做
  • 如何将工作量化,价值化。
  • 采用什么绩效模型更有效。

借此机会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对企业薪酬绩效改革有很大的帮助。全国最实用、快效、前沿独创“PPV薪酬全绩效模式 ”如何系统操作设计?我将发这个模式设计【内部学习视频】与你分享学习!!

购买此书,您可以获得特别的馈赠:

1、朋友圈每天的干活知识分享;

2、KSF薪酬全绩效和OP合伙人学习视频;

3、免费解答薪酬绩效考核的困惑。

关注我的头条号,更多的工具、方法带给你!

分享是一种美德,如果您认为本文对您有帮助,欢迎您转发让更多人受益,感谢您的一路陪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