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科主任從來不吃的5種食物,最後一種,你可能天天都在吃

肝臟是人體的“化工廠”,人體吸收的各種物質的轉化、合成都是由肝臟來完成的;肝臟也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負責分解人體吸收的有毒物質。肝臟對於我們如此重要,但是日常中一些食物對於肝臟健康是有損害的,今天寧波市第二醫院肝病科石主任為我們介紹一些“傷肝”食物。

肝病科主任從來不吃的5種食物,最後一種,你可能天天都在吃

肝病科主任提醒,這5種食物能不吃就不吃

1、發黴的食物

據研究發現,發黴的食物如花生、大豆、玉米等食物發黴後會產生一種致癌物質-黃麴黴毒素,對肝臟有極強的肝毒性,且容易導致肝細胞受損、變性甚至壞死,繼而可能會導致或誘發肝癌的發生,因此對機體、對肝臟都是極為不利的食物。

2、醃製食品

肝病科主任從來不吃的5種食物,最後一種,你可能天天都在吃

各種醃製食品鹽分太高,肝病患者吃多了易影響水、鈉代謝,對失代償期的肝硬化患者則應禁忌。

3、動物肝臟

炒豬肝很好吃,但是肝不好的人不宜吃,因為動物肝臟含有銅等金屬元素,肝不好的人不能調節體內銅元素的平衡,會導致銅沉積在肝臟,引起貧血問題。

4、味精

肝病科主任從來不吃的5種食物,最後一種,你可能天天都在吃

味精是調味佳品,肝病患者一次用量較多或經常超量服用,可出現短暫頭痛、心慌甚至噁心等症狀。

5、方便麵、香腸和罐頭

各種便利食品如方便麵、香腸、罐頭等食品都可能加有防腐劑與食品色素等,經常食用會增加肝臟代謝和解毒功能的負擔,尤其對於肝臟解毒能力較差的患者來說則會帶來不利影響。

預防肝病我們就要合理安排日常的飲食,同時還應要多吃一些對肝臟有養肝護肝作用的食物

蒿稀毛尖

肝病科主任從來不吃的5種食物,最後一種,你可能天天都在吃

補硒可以飲用蒿稀毛尖,因產自有“中國硒谷”之稱的陝西紫陽縣蒿坪鎮硒谷生態區而出名,每一公斤茶葉中富含150ug硒元素,是一般綠茶的6倍還多,每天沖泡1-2倍,人體可有效吸收茶葉中的天然硒元素。每次3-5g蒿稀毛尖,用85度左右熱水沖泡,靜置4-6分鐘,就可飲用,可有效補充人體每日所需硒元素。

硒元素可以幫助肝臟細胞修復,可刺激免疫系統,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肝臟自身的抵抗病毒能力,有助於防止肝病的反覆發作。臨床醫學發現酒精肝、肝炎、肝硬化、肝腹水等肝損傷患者體內的硒比正常人低很多。補充適量的硒元素能防治肝炎、預防脂肪肝等,因此微量元素硒被稱為“肝臟的保護神”,“護肝因子”。

蘑菇

肝病科主任從來不吃的5種食物,最後一種,你可能天天都在吃

蘑菇中富含有大量無機質、蛋白質及維生素等成分,不僅可及時補充機體營養所需、保護並修復受損的肝細胞,而且蘑菇還具有防止便秘、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解毒等功效,有利於將人體中有害物質及時排出體外,對養肝護肝都是很有益處的。

洋蔥

​洋蔥、大蒜、蔥等富含硫化物的蔬菜,能促進肝臟生產谷胱甘肽,中和細胞中的自由基,起到解毒抗衰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