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品·德州市王杲铺镇,一根黄瓜直通天下

“农业知识科普”了解到,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关于公布前六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监测合格和第八批示范村镇名单的通知》,公布了一系列的优质农产品名录。从本期开始,农业知识科普将会从农业大省山东省入手,将各区县乡镇村落的优质农产品推荐给各位头条读者。

“一村一品”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村为基本单位,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村(或几个村)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本期和各位读者朋友来到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王杲铺镇,看看这里的“杲牌黄瓜”。

一村一品·德州市王杲铺镇,一根黄瓜直通天下

一村一品·德州市王杲铺镇,一根黄瓜直通天下

王杲铺镇位于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西北。据传北宋初,有个名王杲的人建村,取名王杲屯,并在驿道设铺接待迁移乡民,为念其恩德,故更名为王杲铺全镇35000人,54000亩耕地,105国道纵横南北,特产丰富,交通便利。王杲铺镇文化底蕴深厚,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京津蔬菜园区成为鲁西北最大的瓜菜集散基地一。

当你来到王杲铺镇黄瓜大市场时,就会发现来自北京、天津的大车排队装黄瓜,当地菜农在市场负责人的安排下陆续验货、过秤。据来自天津的采购员介绍:“北京、天津的老百姓就是认‘杲’牌黄瓜,样子好、口感好,特有黄瓜味!”。“王杲铺镇的黄瓜到底好在哪里?为什么上万亩黄瓜每天都源源不断地运到了北京和天津?”当地农艺师很形象的介绍说:“就像我们买衣服、买家电一样,谁不愿意买个‘牌子货’?这里的黄瓜在合作社的监督管理下科学种植,施有机肥、用物理法杀菌,‘杲’牌黄瓜的品质在京津地区有10多年的市场了。不光黄瓜,眼下,全县许多农副产品都抢注了商标、有的还申报了绿色认证。政府有力引导,农民积极响应,尝到甜头儿啦!”

一村一品·德州市王杲铺镇,一根黄瓜直通天下

王杲铺镇的大棚黄瓜产业始于1994年。随着时间的推移,该镇在黄瓜品种、种植技术、管理方法等方面有了质的飞跃。镇里成立了蔬菜协会,带动发展会员数万人,推广呱呱美、鲁抗9、津优35等抗低温、商品性好的新品种500多个,推广韩国吊袋式二氧化碳技术、大棚防尘条、滴水灌溉等先进技术30多项。 经探访了解到,王杲铺镇在蔬菜生产过程中实行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并按排专职技术员对每个蔬菜大棚进行指导和监督。严格按照绿色食品蔬菜生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对使用的农药、化肥进行严格的筛选,确保农产品的化肥、农药不超标,达到绿色食品标准生产的无公害、绿色食品“杲牌”黄瓜。陆续通过山东省农业厅对“杲牌”黄瓜以及生产基地的水源、大气状况、和土壤条件进行了严格的检验,批准“杲牌”黄瓜为“无公害农产品”。后又通过了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定。还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为“绿色食品”。

历史文化

夏家坟位于今王杲铺镇杨诗庄村南。据当地史料记载记载:“三国夏侯惇墓,在县西北杨诗庄南,俗呼为夏家坟,形似土阜。民国二年(1913年),有周全庄耕田者陷入地内,见有棺石,载云:夏侯惇墓”。

一村一品·德州市王杲铺镇,一根黄瓜直通天下

据今杨诗庄年长者回忆,少时庄南有一土阜,俗称“夏家坟”。土阜周围曾有石人、石马。祖辈相传,汉末曹操大将夏侯惇葬于此处。因多年耕作及村民取土,今土阜已被削平,石人、石马及原墓已无踪影,仅有零星石块、青砖散见于地表。1999年,夏侯惇墓遗址被列为全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而在游戏中,夏侯惇则被描绘成一名肌肉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