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悔不已,工作後才發現,高考選擇一所好大學不如……

這一兩日,各省的高考分數線陸續公佈,接下來是高考考生填志願的時候。又到了幾家歡喜幾家愁的時候。相比十多年前不知道自己真實分數就直接填報志願的情況,現在填報志願的規則和機制可以說人性化了太多。

不至於一個高分學生去一個錄取分數懸殊太大的學校度過剩下的四年大學時光。

然而,如今填報高考志願仍有些世界盃賭球的感覺。畢竟一定程度上關係到自己未來幾十年的人生走向和知識儲備。

每一個高考生當知道自己的分數後,內心的一塊石頭既落了地,同時又更加忐忑不安。如何填報志願成了一門技術活。加上一些家長當年沒經歷過高考,沒上過大學,或已對如今的高考填報志願工作情況不瞭解,導致無法給自己的孩子一個合理的建議。

那麼到底要讀一個怎麼樣的大學?或者一個怎麼樣的專業?

這成了每一個考生頭痛的問題。

後悔不已,工作後才發現,高考選擇一所好大學不如……

我相信每一個學子得知高考成績的時候,都會和當地的不同批次分數線作對比,好選擇自己到底讀重點本科,還是普通本科,甚至是專科。

現實中,每一個學子都有一個重點大學夢。都夢想著能進入211,985等雙一流高校,或者進入中國的頂級名校。這不僅是對自身十多年來刻苦學習的一種認可,也能在家族中給父母臉上增光添彩,達到光宗耀祖的作用。

但填報高考志願的你,是否想過,自己填報的大學,填報的專業,在自己學業學成的四年後是否能夠如願以償獲得自己認可的工作?

我想很多人都沒想過這樣一個問題。

當然對於學霸來說,從來就不會有選擇學校和專業的困惑,因為比較高的分數能讓自己有著更多的選擇。

但事實上,往往存在著許多分數不高不低,選擇困難的尷尬境地,選擇學校和專業就成了一門技術活。

如果自己的分數超重本線不多,甚至只超過了幾分,十幾分,那麼對於絕來多數人來說,會想方設法地能夠進入一所重點大學,哪怕選擇一所排名稍為靠後的重點大學,哪怕填報志願的時候選擇可調劑,哪怕自己選擇的專業在畢業後一無用處。

後悔不已,工作後才發現,高考選擇一所好大學不如……

種種原因都是因為,讓自己的親戚朋友知道自己上了一所重點大學,至於專業?就業前景,可以暫時放一放。

現實中,沒有幾個人分數超過重本線十幾二十分,卻自願去選擇一所二本院校。或者是上了二本線,去選擇一所三本院校,更少有人上了本科線,卻選擇就讀專科或者高職。

正是中國傳承幾千年的面子觀念,導致高考填報志願時只考慮學校的好壞。卻沒有人想過報考專業的具體情況。是否是新興專業,是否是在四年後能夠相對輕鬆地找到一個如意的工作,是否有發展潛力,就業競爭情況如何等等。

我見過很多隻超過重本線十多分的人,選擇了一所一般的重點大學,調劑了一門幾乎無人報考的雞肋專業,最後進入大學後,渾渾噩噩地度過了四年光陰,畢業後求職四處碰壁,在家啃老一兩年。從此荒廢了人生。

我們作為學生時,很多時候把高考成績想得特別重要,也把自己的畢業院校看得特別重要,覺得自己非得上個重點大學,以後的人生才會一馬平川,甚至鯉躍龍門。

後悔不已,工作後才發現,高考選擇一所好大學不如……

其實等到真正從大學畢業,進入到社會後才發現,對畢業學校的要求往往更多是入職的那一刻,而你自己所掌握的技能才是決定你收入多少,地位,甚至是人生髮展深度的決定性因素。

因而,在選擇不是很多的情況下,選擇一個比較好的專業,技能性強的專業,哪怕是報考的學校排名並不是那麼靠前,往往總比報考一個好學校的雞肋專業要重要得多。

到底什麼樣的專業是雞肋專業,這沒有一個明確的劃分和界定,由於年年大學擴招,上大學的人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有機會,再加上每年大學開設各種稀奇古怪的專業也總能迷惑一部分學生,然而這也成了一些學校吸引學生的方式。

就好比一個英語專業,就能分支出商務英語專業,電子商務英語,英語翻譯,英語教育等無數個種類,然而實質卻是一致,就是學英語。

加上各個學校都能開設英語相關的課程,導致學英語的人特別多,造成“產能過剩”,就業前景也堪憂。

後悔不已,工作後才發現,高考選擇一所好大學不如……

我也看到過,一些名牌大學畢業的學生,畢業時還競爭不過一個普通大學畢業的學生,也更多的人是做著普通的工作,拿著普通的薪水,不靠父母的支持,買不起普通的房子。

工作後才發現,並不是好大學就能找到好工作,工作,只會看你的技能,你能實際帶來多少收益。

因而許多人在工作後,後悔不已,為什麼當初不選擇一個替代性小,技能強的專業。

現在正值高考志願填報階段,廣大的家長和學生也不能一味的重點大學論,更應該考慮報考專業的就業前景和發展前景。

也希望看到此文的人能改變一些報考大學沉舊的觀念。

高考只是一時的成敗,卻不是一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