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線城市有沒有投資價值?

很多大V、樓市專家,都曾分析過三四線城市的房子含金量這個問題,包括大嘴也不止一次的發文建議大家切勿盲目跟風投資三四線城市的房子,似乎這個結論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同。但是很奇怪,三四線城市的房子庫存也去的差不多,也沒有出現掉價這些問題,有在老家生活的同學告訴大嘴最近WZ哪哪的房子可火,從他描述的語氣看來,和生活在二線生活城市的小編對當地的樓市感受沒什麼兩樣,一樣的對自己腳下那片土地的未來充滿了憧憬和想象。既然三四線城市的房子沒有投資價值,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買?貨幣貶值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中國老太太和外國老太太買房的故事打開了這兩代人的思維模式,並衍生出其他的投資模式。錢不一定死存銀行,也可以存支付寶。大筆錢不一定非要用來炒股和買黃金。從北上廣深無數個流傳下來買房致富的故事已經潤物細無聲影響到這些尋常老百姓。買房就是對抗人民幣含金量下降的一個簡單又粗暴方法。我們說三四線城市以及再往下的城市沒有人口和產業的支撐,購置房產投資從中賺取一筆大差價從此走向人生巔峰有點痴人說夢。但是並非人人都選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遠方,他們更願意相信眼前的事實,這個小城市日新月異,房價也是隻漲不跌的,別人都說房價要跌了,其實還在漲,於是搶購商品房。他們才不會管二手房市場有沒有去買?成交量活躍不活躍?這其實是一種變相的控制人民幣含金量變化的情緒失控。輪動的城鎮化正在上演不知道這次春節回鄉的你,有沒有發現老家的城市和前些年相比房子像韭菜一樣蹭蹭蹭的冒,但是空置率又超高。小到村裡,又發現大大小小的地方都開始拆遷,農村的鄉鎮要大規模拆遷,鼓勵農民進城買房。大政策引導下,不知不覺城鎮化就在進行著。在小城市給父母輩買一套房子,或者寒門子弟讀了大學之後,確實在大城市工作,奈何大城市的房子傷不起,結婚的對象又要求市裡有婚房,只能就當地的城市買,對於未來是回來還是再置換,走走看吧,農村的貧窮和黃土讓人只想進階。而目前的三四線城市城鎮化仍有很大的空間,於是用購房補貼去搶人,但一二線城市資源和就業機會更豐富。有人如果明白城鎮化的輪動邏輯,或許在哪裡買房也不至於太為難,也或許就不會在當地買房。有些三四線城市確實有利可圖同樣是三四線城市,挨著省會城市,挨著國家中心城市,挨著北上廣深,前途就不一樣,所以大家都有一個共識,環一線的三四線城市也存在投資價值。以大嘴所在的鄭州為例,中牟、滎陽、新鄭在全國來看,排不上名次,但是總有些嗅覺敏銳的投資商看到了其中紅利,從開發商搶地王,到鄭州市區到郊區房價的輪動上漲,每一次事件都讓這些不入眼的小區域得到一次加固,直到現在真的撤縣(市)改區。針對一二線樓市的調控政策導致資金溢向三四線,三四線房價上漲,這是這些三四線仍有人搶購房產的邏輯。恐慌心理蔓延過去的一年,領導出面,恐慌性購房得到了有效的抑制,但仍然存在,不然三四線城市也調控吧。一二線被限購,在這群城市打拼的中產階級無房人群,有裡有錢,怕貶值怕漲價,加之本身老家就在三四線城市,只好回去買,一傳十十傳百。本身三四線生活的人挺安樂的,也沒有購房計劃,結果一群一二線消費能力的人湧過來,毫無防備的也恐慌了。雖然我家小孩才上初中,但是你們這樣搞,我小孩以後該買不上房了,趕緊存一套。包括那些剛入行,準備大幹一場的投資者,追漲不追跌。最後,大嘴說說自己的看法:三四線城市,漲多漲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否把這些漲價變現,進而改善自己的生活。如果給你個金磚,一輩子不能花,你也只是心理上得到了滿足,身體卻很疲憊。如果你有一些非買不可的理由,無論三四線還是縣城,請你儘量選擇地段好,有學校,交通好的房子,即使將來的房價回落,這些房子依然最保值。在這個時代中,買總比不買好,好的買不起也不知道退而求其次,那麼當初你看不起的地方,或許未來有一天你會高攀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